踏在第8個字的詩句
踏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手手把驚魄,腳腳踏墜魂。 -- 出自唐·孟郊·上昭成閣不得,于從侄僧悟空院嘆嗟
- 嚴城動寒角,晚騎踏霜橋。 -- 出自唐·韋應物·廣陵行
- 白扇揮殘暑,青鞋踏嫩晴。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和韻
- 嚼冰進糜餐,沖雪踏層巘。 -- 出自宋·黃庭堅·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
- 呼船凌大河,驅馬踏平沙。 -- 出自宋·黃庭堅·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乃幾父舊治之地
- 青燈進豆粥,落月踏冰水。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孔四著作北行滹沱
- 謝公游意未能厭,踏盡登山屐齒尖。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延生觀后山上小堂
- 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 出自宋·蘇轍·茶花二首
- 香廚饌巖蔌,野徑踏藤屨。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再游徑山
- 摩挲雙腳底,無復踏紅塵。 -- 出自宋·戴復古·歸來二首兒子創小樓以安老首
- 可憐垂白叟,卻羨踏青人。 -- 出自宋·戴復古·聞嚴坦叔入朝再用前韻
- 總有高人愛高潔,踏雪誰肯來山家? -- 出自元·王冕·梅花 其一
- 平生愛梅頗成癖,踏雪行穿一雙屐。 -- 出自元·王冕·題月下梅花
- 濯足行尚側,心憂踏天文。 -- 出自宋·曾鞏·上翁嶺
- 自憐垂白首,猶伴踏青人。 -- 出自唐·司空圖·漫題三首
- 茅齋舉白飲,沙溆踏青歸。 -- 出自宋·司馬光·游瀍上劉氏園
- 得意莫忘京國友,踏塵沖雪奉朝趨。 -- 出自宋·司馬光·送楊秘丞通判揚州
- 殘紅正滿地,不忍踏芳蹊。 -- 出自宋·司馬光·數日不至后圃今晚偶來芳物都盡率然成詩
- 曾記小時明月夜,踏歌連臂竹鄰街。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一
- 掀翻四大驚魚龍,踏破碧潭深處天。 -- 出自宋·白玉蟾·題劉心月
- 拍手僛僛舞,忘形踏踏歌。 -- 出自宋·白玉蟾·旴江舟中聯句
- 莫教突出籠絡外,踏折地軸傾天維。 -- 出自明·劉基·二鬼
-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 出自近代·蘇曼殊·本事詩
- 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 -- 出自唐·杜荀鶴·冬末同友人泛瀟湘
- 有時赤腳弄明月,踏破五湖光底天。 -- 出自唐·陸龜蒙·奉酬襲美苦雨見寄
- 竹傘遮云徑,藤鞋踏蘚矼。 -- 出自唐·陸龜蒙·憶襲美洞庭觀步奉和次韻
- 應笑穆王拋萬乘,踏風鞭露向瑤池。 -- 出自唐·陸龜蒙·開元雜題七首·照夜白
- 野坐臨黃菊,溪行踏綠錢。 -- 出自唐·李端·酬丘拱外甥覽余舊文見寄
- 夜靜臨江哭,天寒踏雪歸。 -- 出自唐·李端·代村中老人答
- 煉就水云情性,腳踏到處為家。 -- 出自宋·無名氏·柳梢青·布袍草履歷天涯
- 江南遠,隴使趁程,踏盡冰痕。 -- 出自宋·無名氏·綠頭鴨/多麗
- 若離方寸這些兒,踏 -- 出自宋·無名氏·踏雪行 此下原有柳梢青依稀曉星明滅一首示
- 古今不是不經歷,踏破青山重復重。 -- 出自宋·梅堯臣·路詠
- 岸痕生舊水,馬跡踏春泥。 -- 出自宋·梅堯臣·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與見過
- 山川辭國遠,車騎踏沙行。 -- 出自宋·梅堯臣·送謝舍人奉使北朝
- 還批五色詔,池上踏瓊瑤。 -- 出自宋·梅堯臣·聞王景彝雪中禖祀還
- 著鞭辭宿雨,渡水踏春沙。 -- 出自宋·梅堯臣·雷秘校入闕擬官時將登舟過輦下
- 漢驛凌云去,胡人踏雪牽。 -- 出自宋·梅堯臣·橐馳
- 公於是時已觀禮,踏雪再拜辭可汗。 -- 出自宋·梅堯臣·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 獸躍緣橦地,旗開踏鞠場。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集英殿秋晏
- 短籬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 出自宋·梅堯臣·登采石山上廣濟寺
- 萬國諸侯振玉珂,踏云朝會雪初過。 -- 出自宋·梅堯臣·元日朝
- 應笑排衙早,寒靴踏曉冰。 -- 出自宋·王禹偁·除夜寄羅評事同年
- 明時四郊靜,凌亂踏青人。 -- 出自宋·王禹偁·春晚綠野秀詩
- 勞多未有收功處,踏盡人間閑路岐。 -- 出自宋·邵雍·閑行吟
- 坐甑遭炊無可避,踏冰赤腳謾多云。 -- 出自宋·朱翌·煩人置葛
- 誰憐塵沙底,疲馬踏朝陽。 -- 出自宋·陳師道·次韻蘇公竹間亭小飲
- 果下翩翩跨紫騮,踏花濺水見風流。 -- 出自宋·陳師道·觸目
- 祝君此去,飛黃騰踏,日侍凝旒邃冕和羹調味早歸來,坐看取、蓬萊清淺。 -- 出自宋·趙長卿·鵲橋仙·云峰初斂
- 棲棲又入西峰下,踏破山鞋幾兩麻。 -- 出自宋·陳著·次韻帥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