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在第5個字的詩句
跨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盤桓已喜跨高寒,更借扶搖薦鵰鶚。 -- 出自宋·華岳·上趙漕
- 儼驂太白跨坤立,雄雄空半危瑚撐。 -- 出自宋·張埴·題鐘氏深秀樓
- 廣寒仙子跨清鸞。 -- 出自宋·胡于·鷓鴣天·裊裊薰風響珮環
- 老來無力跨蹇驢,少日青鞋只徒步。 -- 出自宋·王炎·覓李尉白犬
- 東訪麻姑跨鳳,西邀金母乘鸞。 -- 出自元·沈禧·風入松 題石壇道士焚香
- 來來往往跨云霞。 -- 出自元·王哲·西江月·王哲心懷好道
- 乘鳳攜鸞跨霧歸。 -- 出自元·王哲·得道陽
- 云路堪同跨。 -- 出自元·王哲·黃鶴洞中仙 真人訓先生,法名通一,全道道
- 西江月里跨祥鸞。 -- 出自元·王哲·西江月 重陽全真集卷九
- 玉嬰神變跨鸞鳳。 -- 出自元·侯善淵·西江月·小隱不容沙芥
- 剪除魍魎跨鷦螟,希夷俯嘯空山陡。 -- 出自元·長筌子·踏云行·無相形容
- 更中州雄跨,奇貨堪居。 -- 出自元·王惲·望月婆羅門引 昨者觀唐津舟車之盛,通湊南
- 行滿功成,跨鸞鶴上太 -- 出自元·牛真人·宣靜三臺 嗚鶴余音卷一
- 壇場壇坫跨東南,綿綿神理余叢槁上人傳衣恢未法,能截嚙流資再造。 -- 出自近代·陳三立·寄題湖心寺示慧之上人
- 突兀樓觀跨溪水,新髹朱紫光葳蕤。 -- 出自近代·陳三立·七月十三日偕寬仲宗武登倉園新樓憑眺至月上
- 直欲填橋跨滄海,先聲萬里走波臣。 -- 出自明·唐順之·贈都督萬鹿園二首次思節韻
- 樓閣高低跨碧空,鱗鱗群樹亞山風。 -- 出自宋·張嵲·從劉待制游中梁山寺
- 紛紛馳谷跨深坑,敬祿貪榮顙流泚。 -- 出自宋·張镃·簡虞子建
- 門外青山跨伏龍,山頭未曉日生東。 -- 出自宋·劉宰·次姜君玉韻且駕北固新居
- 紫蘭絳節跨彩鳳,殷勤傳命邀同盟。 -- 出自宋·趙汝鐩·迎仙引
- 浮丘老翁跨白鶴,魏壇元君攜青童。 -- 出自宋·趙汝鐩·瀛洲行
- 寶殿崢嶸跨碧霄,圓容麗服微西顧。 -- 出自宋·陳舜俞·圓通行
- 寶塔崚嶒跨紫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出自明·張時徹·陳都閫宅看煙火
- 孤軍匹馬跨河北,手扶紅日照萬方。 -- 出自明·方孝孺·李白觀瀑圖
- 欲乘西風跨獨鶴,直渡南斗騎牽牛。 -- 出自宋·蔡肇·送蔡骃守天臺
- 土囊行盡跨山脊,云濤萬頃江掀天。 -- 出自宋·蔡肇·得奇石於峴山
- 后來應有跨灶者,百花頭上文正公。 -- 出自宋·陳鑒之·寄題長溪楊恥齋梅樓樓乃其先世讀書之所
- 壯兮滄溟跨螮蝀。 -- 出自宋·陳騤·臨川橋歌
- 屹立虛亭跨野塘,蕭蕭爽爽似瀟湘。 -- 出自宋·陳宓·春日到小園
- 紫馬仙人跨白犀,繙經臺映釣魚磯。 -- 出自宋·陳容·題靈豐廟壁
- 竹樹誰家跨小橋,清溪一逞抱山腰。 -- 出自宋·陳文蔚·登山卻立府視一村風物殊可人意二絕
- 明星玉女跨神云,斗剪輕羅縷殘碧。 -- 出自宋·陳襄·古靈山試茶歌
- 雙鸞翩翩跨元島,月白香魂翠山杳。 -- 出自宋·陳宗道·題謝氏西谷
- 不如沈家跨灶郎,恍兮惚兮行怪詭。 -- 出自宋·方回·贈沈雷陽
- 有子有子跨灶郎,半夜衣傳肘后方。 -- 出自宋·方回·贈醫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 仙人輕舉跨飛鶴,游子歸思隨征鴻。 -- 出自宋·方回·俞鑒山月歌
- 輕捷矜乘跨,張皇侈殿呵。 -- 出自宋·方回·寒早
- 一道長虹跨北河,往來憑此涉清波。 -- 出自宋·高仁邱·題鳳林橋
- 雙鸞知可跨,擬把石碑鐫。 -- 出自宋·蔣允中·靈巖禪寺
- 未要學仙跨威鳳,況有作詩嘲訓狐。 -- 出自宋·李若水·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
- 要須濯足跨玉淵,枕石漱流滌塵務。 -- 出自宋·毛方平·游淡巖陽華
- 雨過畫橋跨蝃蝀,月明玉塔臥晴瀾。 -- 出自宋·彭德遠·雙溪亭
- 只應驂鸞跨鶴蓬萊去,猶使鄉人指點庵前路。 -- 出自宋·史功舉·題東老庵
- 大笑呵呵跨白牛,碧云繚繞無尋處。 -- 出自宋·釋梵言·頌古九首·有句無句
- 有時喜,未跨門欄先撒{尸下加叁去三}。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兒時翰墨跨諸父,投老為郎方齒敘。 -- 出自宋·釋善珍·送傅左司赴袁州
- 無車每每跨黃犢,有暇時時盟白鷗。 -- 出自宋·釋文珦·放吟
- 瘦脊棱棱跨弊鞍,無騎北將服南官。 -- 出自宋·釋行海·次徐相公韻十首·老馬
- 外闔不閉,跨天下而無蘄。 -- 出自宋·釋智遇·偈頌二十四首
- 擒得盧陂跨鐵牛,三玄戈甲未輕酬。 -- 出自宋·釋重顯·頌一百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