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在第12個字的詩句
跨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乍聞弄玉騎青鳳,又見琴高跨赤魚。 -- 出自明·徐渭·琴高圖為李勛衛賦
- 中郎知我有碑癖,封寄數本跨數驛。 -- 出自宋·強至·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
- 散稱少陵吟白發,更逢太白跨鯨腰。 -- 出自宋·強至·依韻和吳七丈詠雪二首
- 前日枯槎接斷溪,今朝白石跨完堤。 -- 出自宋·強至·資國山口石橋
- 破夢有來驚剝啄,沖泥徑欲跨連錢。 -- 出自宋·陳造·次陳夢錫韻二首
- 林花岸柳草芊芊,山下長橋跨碧川。 -- 出自宋·阮閱·郴江百詠并序·迷橋
- 行行雪霜寒凝野,侵星據鞍跨羸馬。 -- 出自宋·李新·送時仲西歸
-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 出自宋·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
- 聽簫聲,記秦樓夜約,彩鸞齊跨。 -- 出自宋·潘汾·倦尋芳·獸環半掩
- 仙翁曾下遼在鶴,詩老猶傳跨海鯨。 -- 出自宋·李彌遜·和似表弟次吳江
- 蒼苔白石兩清幽,縹緲虹橋跨碧流。 -- 出自宋·鄧肅·偶成三首
- 飄然忽作遷喬興,卓爾難追跨海游。 -- 出自宋·鄧肅·和陳少卿
- 玉帝侍臣紫云翁,帝嗔謫居跨鰲峰。 -- 出自宋·馮時行·李彥澤紫云洞
- 洞庭涵浸八百里,岳陽樓高跨湖尾。 -- 出自宋·馮時行·題岳陽樓
- 低頭自覺形儀穢,安得飄然跨上天。 -- 出自宋·吳芾·和梅花前見鶴
- 卑枝早厭鳴岡鳳,尺水難留跨海鵬。 -- 出自宋·李流謙·遣興
- 才薄將奈此景何,喚起吾家跨鯨白。 -- 出自宋·李流謙·錢元質飲客月巖前小亭酒半月上移席坐巖下四
- 虹抱子城增面勢,暈飛杰棟跨風煙。 -- 出自宋·姜特立·八詠樓
- 水心臺榭超塵表,樓上乾坤跨域中。 -- 出自宋·呂勝己·瑞鷓鴣
- 淡煙疏雨羅浮村,萬里相將跨黃鵠。 -- 出自宋·楊冠卿·冬半山間忽見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約一笑花下
- 未酬龍伯連鰲手,遽作維揚跨鶴仙。 -- 出自宋·虞儔·揚司理章公挽詩
- 兒曹莫起無魚嘆,人世難為跨鶴仙。 -- 出自宋·虞儔·除兵部侍郎賜帶趁朝參
- 巋然壇宇俯清流,須信規摹跨別州。 -- 出自宋·虞儔·鞏使君一新社稷壇宇次汪倅韻
- 著論端能擬過秦,苦吟長學跨驢人。 -- 出自宋·趙蕃·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
- 輕紅澆翠抹弓腰,高映斜陽跨碧霄。 -- 出自宋·鄭清之·虹出
- 點就金丹篩雨露,染成玉骨跨神仙。 -- 出自宋·鄭清之·桂花
- 細看據石橫藜坐,想見騎龍跨海過。 -- 出自宋·程公許·同振之德久分韻賦坐石東坡字
- 萬年石馬勝緣楊,千萬金鰲跨水橫。 -- 出自宋·王邁·又九月朔同諸將觀石馬橋
- 只因夢峽成云雨,便擬吹簫跨鳳皇。 -- 出自宋·黃機·鷓鴣天·濟楚偏宜淡薄妝
- 蒼茫草木晴云外,有似乘鸞跨鶴蹤。 -- 出自宋·陽枋·巫山十二峰
- 擁麾猶原富腰錢,千古相傳跨鶴仙。 -- 出自宋·張榘·騎鶴仙
- 溪橋獨坐無人識,又駕長風跨鶴回。 -- 出自宋·李昴英·池州溪橋
- 步高臺、夜深人靜,有飛仙、同跨海山鯨。 -- 出自宋·胡翼龍·八聲甘州·甚年年
- 學仙恐是虛無說,且向峰頭跨六鰲。 -- 出自宋·胡仲弓·和杜友游清源洞韻
- 忽聞海上蓬萊翁,卻來幔亭跨長虹。 -- 出自宋·熊禾·上劉治中
- 使赤子乘龍,離宮取水,金公跨虎,運火燒山。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得遇真傳
- 腐儒心事呼天問,大地山河跨海來。 -- 出自清·康有為·秋登越王臺
- 此外世間無處著,卻須汗漫跨麒麟。 -- 出自宋·項安世·送羅機宜秩滿東歸三首
- 天與精神自難老,會看千歲跨龍魚。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田將仕年八十八歲作詩自喜三首
- 王孫寶馬七香車,不似吟鞭跨蹇驢。 -- 出自宋·項安世·和趙司戶尋梅桐原庵
- 更踏蘇堤湖面去,玉霄光里跨晴虹。 -- 出自宋·項安世·春日湖上
- 何如乘月坐胡床,且共諸人跨鸞鶴。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鄂州吳少保南樓
- 君儕狗監動人主,君乘駟馬跨故園。 -- 出自宋·王铚·白頭吟一首
- 此時景物迷三島,當日神龍跨九州。 -- 出自宋·張嵲·龍洞
- 數旬不踏蘇堤路,專為梅花跨曉韉。 -- 出自宋·張镃·尋梅三首
- 劈畫尚能千百歲,須臾一笑跨商周。 -- 出自宋·許月卿·次周尚書八首
- 九十九峰歸夢寒,玉笙泠泠跨飛鶴。 -- 出自宋·林景熙·送葛居士住棲碧庵
- 超然身在鴻蒙上,何必蓬萊跨紫鸞。 -- 出自宋·林景熙·王修竹監簿名樓曰與造物游命予賦
- 潭底老龍眠屋影,雨余雌霓跨簾鉤。 -- 出自宋·艾性夫·上藍寺吸江樓
- 泗上諸侯卷旆旌,滿洲將軍跨大馬。 -- 出自清·邢昉·廣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