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在第12個字的詩句
跨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松風夢與故人遇,自駕飛鴻跨九州。 -- 出自宋·蘇軾·睡起
- 欲就左慈求拄杖,便隨李白跨滄溟。 -- 出自宋·蘇軾·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清生荔支
-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三李跨鯨魚。 -- 出自宋·蘇軾·次韻韶俯李通直二首
- 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隨李白跨滄溟。 -- 出自宋·蘇軾·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
- 先生筆力吾所畏,蹙踏鮑謝跨徐庚。 -- 出自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 紙欲窮時瘦蛟舉,已看雷雨跨蒼茫。 -- 出自宋·陸游·雜興
- 怕見公卿嬾入城,野橋孤店跨驢行。 -- 出自宋·陸游·春日
- 耄期自許詩情在,雪里猶能跨蹇驢。 -- 出自宋·陸游·初春書懷
- 莫笑先生無仆馬,風雷萬里跨鯨魚。 -- 出自宋·陸游·道室即事
- 不怕歸時又侵夜,新添略彴跨清溝。 -- 出自宋·陸游·麥熟市米價減鄰里病者亦皆愈欣然有賦
- 小市狂歌醉墮冠,南山山色跨牛看。 -- 出自宋·陸游·小市
- 此夕洞庭應更好,誰能從我跨青鸞? -- 出自宋·陸游·中秋夜半後無云而月色微淡尤為絕景
- 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 出自宋·陸游·五云橋
- 杞梓豫章蟠絕壑,騏驎騕褭跨浮云。 -- 出自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
- 看公肋力就太平,卻上青天跨箕尾。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 影沈潭底龍驚遁,當晝無云跨虛碧。 -- 出自唐·韓愈·送僧澄觀
- 木末涼風無半點,如何又欲跨歸鞍。 -- 出自宋·楊萬里·送楊山人善談相及地理
- 太湖三萬六千頃,上有垂虹跨南極。 -- 出自宋·范成大·胡宗偉罷官改秩,舉將不及格,往謁金陵丹陽
- 天上秋期正多事,趣駕星橋跨銀渚。 -- 出自宋·范成大·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 一笑不須論聚散,少焉吾亦跨歸鞍。 -- 出自宋·范成大·送周直夫教授歸永嘉
- 松風夢與故人遇,同駕飛鴻跨九州。 -- 出自宋·黃庭堅·睡起
- 篆科草圣凡幾家,奄有漢魏跨兩唐。 -- 出自宋·黃庭堅·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圣并書帖一編二軸
- 方竹火爐趺坐穩,何如矍鑠跨征鞍。 -- 出自宋·黃庭堅·從時中乞薄團
- 群玉過林抽翠竹,雙虹垂岸跨平橋。 -- 出自宋·曾鞏·水香亭
- 愛君買園中橋北,堂壓崖端跨空碧。 -- 出自宋·司馬光·題太原能判楊郎中新買水北園
- 清聽堂中杳無夢,我將乘興跨長鯨。 -- 出自宋·白玉蟾·清聽堂
- 我將喚起陳知白,蛻卻塵軀跨彩鸞。 -- 出自宋·白玉蟾·天籟堂
- 賀監休思鏡湖去,應知李白跨鯨回。 -- 出自宋·梅堯臣·呂大監餉鮆魚十尾
- 天傳九奏虛群籟,海踴三山跨萬鱗。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校理盛居中上元
- 償我七年東向念,卻張風腋跨歸云。 -- 出自宋·朱翌·游錦石巖
- 圣朝未有徐州相,剩作功名跨數公。 -- 出自宋·陳師道·贈鄭戶部
- 一片襟懷誰似友,曾從仙李跨鯨魚。 -- 出自宋·陳著·次韻分生五首
- 堆高鹿苑沖銀漢,積擬鉅橋跨玉虹。 -- 出自宋·陳著·筠溪八景詩·谷岫陵云
- 他時駟馬乘如祖,莫忘今朝跨蹇驢。 -- 出自宋·魏野·送司馬池歸夏臺
- 未嫌款段追千騎,化作張仙跨白驢。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鄭守舜舉喜雪四首
- 拍天二水通交廣,聳日高城跨北山。 -- 出自明·解縉·蒼梧即事(三首)
- 貪他一顆真王印,賣卻淮陰跨下人。 -- 出自明·袁宏道·淮陰侯祠(淮陰云:“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直待功成行滿,恁時節、攜云跨鳳。 -- 出自元·馬鈺·黃河清 繼重陽韻
- 黃門朝回我起坐,南屏潘郎跨驢過。 -- 出自明·李東陽·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 漢家石杠耗海內,唐殿金龍跨遠方。 -- 出自宋·陳普·禁酒
- 后土祠中明月夜,忽有瑤姬跨鶴。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辜負東風約
- 吟期汗漫驅金虎,坐約丹青跨玉魚。 -- 出自宋·譚用之·江邊秋夕
- 張儀會展平生舌,韓信那慚跨下羞。 -- 出自唐·李群玉·獻王中丞時有除拜
- 出門即是尋常處,未可還它跨鶴鞭。 -- 出自唐·施肩吾·贈王屋劉道士
- 萍末風輕入夜涼,飛橋畫閣跨方塘。 -- 出自宋·蔡伸·浣溪沙
- 魚舟點點依蘋渚,雁齒依依跨柳堤。 -- 出自宋·葛立方·為章道祖頗及葛藤·滄浪亭
- 散帙南窗更清絕,興來直欲跨飛翰。 -- 出自宋·劉子翚·題慎儀余清閣
- 思之展轉不可見,夜夢乘風跨黃鵠。 -- 出自宋·王之道·定慧院海棠追和東超呈虞季然陳德夫
- 小隱丹壺時憑欄,它年興在跨黃班。 -- 出自宋·張元干·左舉善人物高妙才具敏特要當為世用而乃攜孥
- 雄模壯麗臨朝廷,遠勢連袤跨城郭。 -- 出自明·何景明·玄明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