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在第12個字的詩句
足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裊裊鵝黃已可攀,梢頭月上足盤桓。 -- 出自當代·錢鐘書·容安室休沐雜詠
- 鴻雁流離夢亦驚,滿懷凄怨足秋聲。 -- 出自宋·鄭思肖·補夢中所作
- 家近凍醪時可致,旅庖鳴雁足供烹。 -- 出自宋·張耒·久陰忽晴作詩寄秬秸時二子沿干在陽翟鎮
- 銀闕蒼蒼玉漏遲,年年為爾足愁思。 -- 出自宋·張耒·飛螢詞
- 老大湯餅百不憂,折腳鐺中足烹煮。 -- 出自宋·張耒·苦寒二首
- 猶如伏轅鹿,野性終跳{左足右勃去力}。 -- 出自宋·張耒·喜寶積智軫道人惠書偈
- 別離易得當重惜,歲月難留足悲咤。 -- 出自宋·張耒·贈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 老去愛花心轉薄,一杯蔬飯足浮生。 -- 出自宋·張耒·東齋雜詠{菊}
- 積水長天隨遠客,荒城極浦足寒云。 -- 出自唐·皇甫冉·送李錄事(一作裴員外)赴饒州
- 世於利祿不擇義,茍可走奪足恐蹉。 -- 出自宋·王令·南山雪
- 平時夷虜恬忠藎,常日公卿足仰成。 -- 出自宋·王令·送聱隅黃先生
- 吾觀世之陷此者,不啻火立足向燔。 -- 出自宋·王令·別老者王元之
- 舟來歸兮何時,步芳洲兮濯足,陟南山兮采薇。 -- 出自宋·王令·江上詞
- 但怪佯狂輕去俗,果聞高論足開余。 -- 出自宋·王令·贈崔伯易
- 雋永雜俎雖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 出自宋·陳與義·某蒙示詠家弟所撰班史屬辭長句三嘆之余輒用
- 丹丘赤城去幾許,下視人間足塵土。 -- 出自宋·陳與義·游南嶂同孫信道
- 檐外參差見林影,門前溶漾足溪光。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李子永見慶新居
- 笳鼓過君應一笑,平田兩部足蛙聲。 -- 出自宋·韓元吉·劉子淵監廟年八十六耳目聰明能飲酒舉大白喜
- 拄笏朝來多爽氣,秉燭夜永足清游。 -- 出自宋·張孝祥·多麗·景蕭疏
- 國使翻翻隨旆旌,隴西岐路足荒城。 -- 出自唐·耿湋·涼州詞
- 昔與子美比里閭,是月秋近足霖潦。 -- 出自宋·韓維·對雨思蘇子美
- 高僧寂寞空塵坐,古寺悲涼足野風。 -- 出自宋·韓維·照禪師久欲一見比至汝則已游矣因題廣惠
- 方朔偷桃徒語爾,安期食棗足珍哉。 -- 出自宋·韓維·和太素密杏
- 金華仙伯真知已,薏苡將軍足斷魂。 -- 出自宋·方信孺·還珠洞
- 十年知遇分生死,八口饑寒足嘆嗟。 -- 出自宋·蘇泂·張平父逝后寄堯章
- 山畦夜雨入春蔬,此手猶存足自譽。 -- 出自宋·方岳·山中用放翁韻
- 梅花嶺外有傳聞,老我毛寒足驚咤。 -- 出自宋·方岳·用鄭少傅韻題趙參政梅卷
- 東籬人去幾何年,坐想寒香足凄楚,秋崖早賦歸去來,亦無茅屋荒蒼苔。 -- 出自宋·方岳·九日寄汪澄甫
- 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 出自唐·姚合·送別友人
- 寒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風足消夏。 -- 出自清·乾隆·杜詩
- 嵐翠滴衣堪入畫,禽聲到耳足供詩。 -- 出自宋·真山民·春行
- 平生若遣吾喪我,有目如盲足如跛。 -- 出自明·李東陽·嚴陵山
- 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 -- 出自清·曾國藩·初入四川境喜晴
- 暑威赫赫甑寰區,繞屋瑯玕足自娛。 -- 出自宋·陳普·長夏竹中二首
- 一天一地珠為丸,注疏陋儒足加箠。 -- 出自宋·陳普·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 逍遙本意離塵埃,日見愚癡足可哀。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登臨已動忘歸興,況復清談足解頤。 -- 出自宋·楊時·王簿清輝亭
- 潮州司馬成何事,回首空愁足萬羊。 -- 出自明·高啟·菜薖為余唐卿賦
-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開意自足。 -- 出自宋·晁說之·和資道山路見菊雜言
- 今年田海俱中熟,處處人家足稻魚。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
- 因治陶朱術太精,世間無物足經營。 -- 出自宋·劉克莊·書事二首
- 夸毗子有誰存者,恩澤侯何足道哉。 -- 出自宋·劉克莊·送客
- 至道之精以治身,推其土苴足經綸。 -- 出自宋·劉克莊·八十吟十絕
- 附炎渠自手炙熱,忍凍兒寧足履霜。 -- 出自宋·劉克莊·答吳侍郎二首
- 雷張兩翅但拍拍,首尾挽之足雙磔。 -- 出自宋·文同·許中正捕龍雷
- 何似賢才遍中外,自然朝野足歡娛。 -- 出自宋·周必大·端午帖子·皇帝閣
- 鄱陽黎庶還堪羨,頭有重天足在□。 -- 出自唐·貫休·上盧使君二首
- 聲斷續,清我魂,流波壞陵安足論。 -- 出自唐·皎然·琴曲歌辭·風入松歌
- 滿院竹聲堪愈疾,亂床花片足忘情。 -- 出自唐·皎然·題秦系山人麗句亭
- 山趨三岸,潭吞二水,歲豐人足。 -- 出自宋·黃裳·桂枝香·人煙一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