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足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平生示相識,歉歉不自足。 -- 出自宋·司馬光·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投
- 生平遠游賦,吟諷心自足。 -- 出自元·元好問·氵隱亭
- 急攜柏子禮孤云,后來足跡遍江浙。 -- 出自宋·白玉蟾·送珊上座歸育王
- 吾恐古有司,鑄銅山之足。 -- 出自宋·蔣捷·銅官山
-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 出自明·劉基·聽蛙
- 東風吹晨霞,初日垂白足。 -- 出自明·劉基·秋懷(五首)
- 幾葉別黃茅,何年依白足。 -- 出自唐·陳陶·題僧院紫竹
- 二頃季子田,歲晏常自足。 -- 出自唐·權德輿·數名詩
- 君聞悅耳音,盡日聽不足。 -- 出自唐·陸龜蒙·感事
- 不憚采掇勞,只憂官未足。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舍
- 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灶
- 斯文不易遇,清爽心豈足。 -- 出自唐·錢起·美楊侍御清文見示
- 如何瓊樹枝,夢里看不足。 -- 出自唐·錢起·離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 支離鮮兄弟,形影如手足。 -- 出自唐·錢起·小園招隱
- 貧交喜相見,把臂歡不足。 -- 出自唐·錢起·過沈氏山居
- 幽鳥清漣上,興來看不足。 -- 出自唐·錢起·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竹嶼
- 野客賞應遲,幽僧聞詎足。 -- 出自唐·司空曙·殘鶯百囀歌同王員外耿拾遺吉中孚李端游慈恩
- 紅黃綠紫花,花開看不足。 -- 出自唐·李端·救生寺望春寄暢當
- 千方萬計,到頭那個知足。 -- 出自宋·無名氏·無俗念 此下原有瑤臺月平生懶惰一首未注名
- 魯酒上離顏,行塵生驥足。 -- 出自宋·梅堯臣·張太素之邠幕
- 區區四十年,重趼生兩足。 -- 出自宋·梅堯臣·得陳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 一游江山上,日日吟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金山芷芝二僧攜茗見訪
- 他人守一方,境內猶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送張諷寺丞赴青州幕
- 不可一日無,蕭灑看未足。 -- 出自宋·梅堯臣·刑部廳看竹效孟郊體和永叔
- 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 出自宋·梅堯臣·觀居寧畫草蟲
- 慚無二公才與學,享此足與俗輩矜。 -- 出自宋·梅堯臣·韓子華遺冰
-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 出自宋·梅堯臣·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三層瀑
- 聽若在江南,歡然自為足。 -- 出自宋·梅堯臣·寄光化退居李晉卿
- 新之以登臨,風月詠玩足。 -- 出自宋·梅堯臣·池州蕭相樓
- 我本山水鄉,看山常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檢覆葉縣魯山田李晉卿餞於首山寺留別
- 淵明歸柴桑,家貧食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勉致仕李秘監
- 萬事厭尋常,羨慕每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送可教僧歸越
- 解帶欲忘歸,壺觴歡自足。 -- 出自宋·梅堯臣·西禪院竹
- 貴將蔽其私,賤用資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蝦
- 吾軒今於水,吾居易為足。 -- 出自宋·梅堯臣·答韓六玉汝戲題西軒
- 穿藤出溪口,流沫縈山足。 -- 出自宋·梅堯臣·游水簾巖
- 得此尤稱窮,客來無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答吳長文內翰遺石器八十八件
- 中散林未開,子猷心已足。 -- 出自宋·梅堯臣·雨中移竹
- 休日一登臨,風月詠觴足。 -- 出自宋·梅堯臣·肖丞相樓
- 我心無愛憎,隨分樂自足。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永叔二月雪
- 太山不可歷,石齒嚙人足。 -- 出自宋·梅堯臣·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六假山
- 看花久莫留,買錦慰不足。 -- 出自宋·梅堯臣·送吳照鄰都官通判成都
- 楚蜀得曾蘇,超然皆絕足。 -- 出自宋·梅堯臣·送曾子固蘇軾
- 自從孝武來,用度常不足。 -- 出自宋·王禹偁·官醖
- 有鼠生其中,薦食無厭足。 -- 出自宋·王禹偁·竹{左鼠右留}
- 一命佐碭山,枳棘聊容足。 -- 出自宋·王禹偁·送朱九齡
- 所好雖不同,其心亦自足。 -- 出自宋·邵雍·乞笛竹
- 非九方之為使兮,夫何足以得馬。 -- 出自宋·晁補之·冰玉堂辭
- 午時起陰爻,十八八個足。 -- 出自宋·張伯端·火記六百篇
- 有剛柔,莫逸意,知足常足歸本位。 -- 出自宋·張伯端·石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