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谷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憶言雨別去涂難,喜得云歸舊谷盤。 -- 出自元·謝應芳·寄盧公武兼問殷孝伯安信(時殷為咸陽縣教官
- 九會三期,六爻數足,奇偶相乘,谷神離器。 -- 出自元·王吉昌·醉蓬萊·混元形一氣
- 致靜頤心開上竅,通化靈明虛谷。 -- 出自元·侯善淵·酹江月
- 把塵緣一旦紛飛,回首退藏巖谷。 -- 出自元·長筌子·瑞鶴仙·歲華如轉輦
- 絕慮忘機,清心釋累,認取虛無谷。 -- 出自元·李道純·百字令 贈真蟾子葉大師
- 輕車夜渡交河水,斬首先傳吐谷渾。 -- 出自明·徐禎卿·從軍行
- 商夸合浦珠胎賤,民樂占城稻谷豐。 -- 出自宋·陶弼·三山亭
- 東浮不礙三江下,北轉無聲百谷濱。 -- 出自宋·楊蟠·澄江亭
- 久無蚯蚓來堂上,頗說飛蝗集谷根。 -- 出自宋·章甫·苦旱
- 清平孤悶將何事,燕坐移時定谷神。 -- 出自宋·張镃·靧櫛
- 我因耽詩鬢如絲,爾緣耽畫病谷羸。 -- 出自宋·張镃·馬賁以畫花竹名政宣間其孫遠得賁用筆意人物
- 菖蒲九節今堪采,思爾逍遙澗谷間。 -- 出自宋·趙師秀·暮春書懷寄翁十
- 古來尚有種桃處,今去當傳辟谷方。 -- 出自宋·艾性夫·辟亂逢故人
- 江城已月芳菲盡,殘紫深緋到谷中。 -- 出自宋·孔武仲·綿繡谷二首
- 艤船斬竹撐竹篙,篙聲響應空谷號。 -- 出自清·魏源·三湘棹歌 資湘
- (存為歙縣江彤侯,歿為績溪章谷士) -- 出自·陳獨秀·存歿六絕句
- 資州無事吾所羨,官居不殊澗谷盤。 -- 出自宋·晁公溯·次韻鮮于晉伯三月病起二首
- 蓬生敢望直如麻,才思真同焦谷芽。 -- 出自宋·陳棣·次韻王有之主簿
- 大明威威照九州,寒燠時序百谷熟。 -- 出自宋·戴埴·雹
- 子將仕矣云霄上,我合歸歟澗谷中。 -- 出自宋·方回·送楊復之歸吾里
- 神奇變化莫若龍,屈蟠可藏螺谷中。 -- 出自宋·方回·為合密府判題趙子昂大字蘭亭
- 天開地辟長清寧,五風十雨年谷登。 -- 出自明·顧祿·汴城(有序)
- 赫赫威聲震百蠻,昔攜筐筥溷谷山。 -- 出自宋·賈黃中·桂林還珠洞
- 能回涸轍西江水,頓起翳桑寒谷春。 -- 出自宋·金履祥·挽徐居士二首
- 神游八極高而深,龍溪玉山猶谷響,燕歌吳詠轟雷音。 -- 出自宋·覺性·題汪水云詩卷
- 不如乘此清風去,覓取留侯辟谷方。 -- 出自宋·李春叟·題云溪寺
- 雁門舊障云松盡,離石新城垅谷荒。 -- 出自宋·李復·送人從辟
- 我來七月秋正寒,何況蕭蕭巖谷雨。 -- 出自宋·李師圣·游臺感興古風
- 姓名多已在仙行,見說曾傳辟谷方。 -- 出自宋·林尚仁·訪隱者
- 論文聲雜飛泉響,話道心齊邃谷幽。 -- 出自宋·林石·梅雨潭
- 干戈流徙人物換,水火崩騰陵谷轉。 -- 出自宋·陸文圭·北入穆陵皆山石崩沙風塵起行人良苦因作
- 隴梅示寄江南信,我黍先回燕谷春。 -- 出自宋·陸文圭·臘月二十六日立春
- 門前綠水泓澄凈,底處應須是谷簾。 -- 出自宋·呂愿中·郡守呂叔恭以甲戌季春七日游中隱巖山水膏肓
- 江上勝地文章盛,歲歲人看出谷鶯。 -- 出自宋·牧湜·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傾囷倒廩不遐遺,十一州人均谷腹。 -- 出自宋·史彌寧·繡衣行送趙道中寺丞
- 明朝棹開落塵境,恍如夢破陵谷遷。 -- 出自宋·史堯弼·留題丹經卷后
- 昔在英豀識仇遠,憶意別來陵谷變。 -- 出自宋·釋文珦·書仇遠吟卷后
- 何緣饑渴猶相累,擬覓幽人斷谷方。 -- 出自宋·釋文珦·身閑
- 眼頭一曲風光好,日暖鶯聲出谷來。 -- 出自宋·釋云岫·頌古十首
- 理無生兮如夢事,妙不死也如谷神。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寫真求贊
- 庭除不見雨華鳥,麋鹿能來呼谷神。 -- 出自宋·釋正覺·折桂章首座近自雙泉來因作句與之
- 與君同勘丹經訣,長飯青精養谷神。 -- 出自宋·舒岳祥·自和前韻答達善
- 臺明隔嶺易張皇,紛紛徙家藏谷實。 -- 出自宋·舒岳祥·曉霜成花日色凄淡炙背南檐記所聞見
- 田疇高下如棋布,牛馬縱橫似谷量。 -- 出自宋·蘇頌·牛山道中
- 凌虛馬鞍林巒表,滴翠駝裘澗谷深。 -- 出自宋·蘇籀·招范子儀登升山次范韻
- 清都佩玉人歸后,尚聽笙鏞萬谷酣。 -- 出自宋·王俊刈·圓壇午龕行事
-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 出自宋·徐鈞·寇恂
- 平生不識興亡事,只探春來種谷時。 -- 出自宋·易士達·后坑茅舍
- 玉裙練帨清無塵,一笑喚回幽谷春。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梅花絕句
- 今朝帶月上山頭,面面晴嵐翠谷流。 -- 出自宋·袁甫·題半霄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