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第2個(gè)字的詩句
言在第二個(gè)字的詩句
- 寄言天上,石麒麟、化作人間英物。 -- 出自宋·葛長庚·酹江月/念奴嬌
- 片言金石,喚回春意無極。 -- 出自宋·方岳·酹江月/念奴嬌
- 萬言萬當(dāng)不如默,百技百窮同是愚。 -- 出自宋·方岳·山中
- 吾言有理,不能不自疑耳。 -- 出自宋·方岳·哨遍·月亦老乎
- 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渾。 -- 出自宋·方岳·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
- 人言老先生,訓(xùn)以明自焚。 -- 出自宋·方岳·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
- 為言已衰遲,有口不如醉。 -- 出自宋·方岳·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
- 此言終當(dāng)醉,時(shí)命不我遭。 -- 出自宋·方岳·南窗偶書
- 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測,寧知有自性,無所用爾力。 -- 出自宋·方岳·溪行
- 人言骨相屯,自信亦良篤。 -- 出自宋·方岳·次韻蕭同年古意
- 愿言烽火低,不到甘泉宮。 -- 出自宋·方岳·次韻酬季兄
- 愿言大白低,滁山足春耕。 -- 出自宋·方岳·次韻范侍郎寄趙校正
- 人言安用管城子,家本田家一犁足。 -- 出自宋·方岳·次韻徐宰三雪
- 語言雜土氣,屢欲洗吾耳。 -- 出自宋·方岳·次韻招汪汝淵
- 眷言樹之柵,結(jié)屋如漁蓑。 -- 出自宋·方岳·客有致鸂鶒者
- 一言開蠖濩,千里對嬋娟。 -- 出自宋·方岳·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 訓(xùn)言今具在,文字肯相纏。 -- 出自宋·方岳·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 人言欠渠揮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 出自宋·方岳·呈和仲
- 人言萬化新,太平適今日。 -- 出自宋·方岳·次韻酬章教授
- 愿言猛士心,經(jīng)作班侯筆。 -- 出自宋·方岳·次韻酬章教授
- 人言草沒孤山冢,從此梅花不要詩。 -- 出自宋·方岳·逢梅
- 眷言抱幽獨(dú),乃亦紛竟耶。 -- 出自宋·方岳·九日新種梅花開
- 誰言庾郎貧,未覺三韭乏。 -- 出自宋·方岳·畦菜
- 具言土力貧,年登苦囏阨。 -- 出自宋·方岳·山莊書事
- 人言桃李多如此,有底能移造化權(quán)。 -- 出自宋·方岳·十月六日園丁置墨紫
- 為言民戚休,毋可諉老天。 -- 出自宋·方岳·送俞尉
- 萬言萬當(dāng)不如默,視吾舌存政須訥。 -- 出自宋·方岳·題訥齋
- 駕言平山游,歲月驚屢至。 -- 出自宋·方岳·五用韻
- 為言瓊花返蓬閬,下界久矣無根椿。 -- 出自宋·方岳·再用韻酬朱行甫
- 婦言婦德不出梱,縱有令則繇知。 -- 出自宋·方岳·陶粹母夫人挽詩
- 何言歸去事,著處是青山。 -- 出自唐·姚合·閑居遣懷十首
- 五言全麗則,六義出風(fēng)騷。 -- 出自唐·姚合·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 王言生彩筆,朝服惹爐香。 -- 出自唐·姚合·和李舍人秋日臥疾言懷
- 不言身后事,猶坐病中禪。 -- 出自唐·項(xiàng)斯·日東病僧
- 勿言震兌坎和離。 -- 出自元·馬鈺·西江月·莫論心肝腎肺
- 休言嗽咽,莫說存想。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zèng)汝車趙三仙
- 斯言如不信,偷觀同輩,定是心通。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自破坐
- 云言語已曾聞。 -- 出自元·馬鈺·報(bào)師恩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云字
- 休言百歲,七十者稀。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zèng)于九皋先生
- 教言滋味勝瓊漿,尋思不讓元王醴。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 謝李師叔鞋
- 休言是草。 -- 出自元·馬鈺·金蓮出玉花
- 勿言老,休壽相。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少華薄公丈丈索
- 不言名,不說利。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真實(shí)語
- 莫言容易做修持。 -- 出自元·譚處端·瑞鷓鴣·莫言容易做修持
- 吾言至囑,君耳深聽。 -- 出自元·丘處機(jī)·*心香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行香子 學(xué)道
- 一言半語相通。 -- 出自元·白樸·清平樂 題闕
- 自言幼時(shí),有老尼,年幾八十,嘗教以舊曲垂揚(yáng),音調(diào)至今了然,事與東坡補(bǔ)洞仙歌詞相類。 -- 出自元·白樸·垂楊 壬子冬,薄游順天,張侯毛氏之兄正卿
- 玄言悟徹?zé)o分辯。 -- 出自元·尹志平·青玉案·心頭遠(yuǎn)惡常修善
- 立言明祖教,演法繼師蹤。 -- 出自元·尹志平·臨江仙 李行省請予往山東葬三師,燕京道眾
- 一言了了性如如。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 方壹過冬
“言”同音字
- 腌
- 黬
- ?
- 焱
- 嵼
- 檐
- 蜒
- 欕
- 溎
- 淊
- 醶
- 鬳
- 炏
- 齞
- 喦
- 爓
- 顩
- 剡
- 埏
- 烻
- 炎
- 眼
- 訮
- 齴
- 研
- 厭
- 厭
- 嚈
- 猒
- 顏
- 顔
- 嚴(yán)
- 乵
- 儼
- 偃
- 偐
- 傿
- 儼
- 兗
- 兗
- 剦
- 匽
- 厴
- 厳
- 厴
- 咽
- 唁
- 啱
- 喭
- 噞
- 嚥
- 嚴(yán)
- 囐
- 堰
- 塩
- 墕
- 壛
- 壧
- 夵
- 奄
- 妍
- 妟
- 姲
- 姸
- 娫
- 娮
- 嫣
- 嬊
- 嬮
- 嬿
- 孍
- 宴
- 巖
- 崦
- 嵃
- 嵒
- 嵓
- 嶖
- 巌
- 巖
- 巗
- 巘
- 巚
- 延
- 弇
- 彥
- 彥
- 懨
- 愝
- 懕
- 懨
- 戭
- 扊
- 抁
- 掩
- 揅
- 揜
- 敥
- 昖
- 晏
- 暥
- 曕
- 曣
- 曮
- 棪
- 椻
- 椼
- 楌
- 樮
- 檿
- 櫩
- 歅
- 沇
- 沿
- 淹
- 渰
- 渷
- 湮
- 滟
- 演
- 漹
- 灎
- 灔
- 灧
- 灩
- 煙
- 焉
- 焔
- 焰
- 煙
- 熖
- 燄
- 燕
- 牪
- 狿
- 珚
- 琂
- 琰
- 甗
- 鹽
- 硯
- 硏
- 硯
- 硽
- 碞
- 礹
- 筵
- 篶
- 簷
- 綖
- 縯
- 罨
- 胭
- 臙
- 艷
- 艶
- 艷
- 莚
- 菸
- 萒
- 蔅
- 虤
- 蝘
- 衍
- 裺
- 褗
- 覎
- 觃
- 觾
- 言
- 訁
- 詽
- 諺
- 讌
- 讞
- 讠
- 諺
- 讞
- 豓
- 豔
- 贋
- 贗
- 贗
- 躽
- 軅
- 遃
- 郔
- 郾
- 鄢
- 酀
- 酓
- 釅
- 醃
- 醼
- 釅
- 閆
- 閹
- 閻
- 閆
- 閹
- 閻
- 隁
- 隒
- 雁
- 顏
- 饜
- 饜
- 騐
- 験
- 騴
- 驗(yàn)
- 驠
- 驗(yàn)
- 魘
- 魘
- 鰋
- 鳫
- 鴈
- 鴳
- 鶠
- 鷃
- 鷰
- 鹽
- 麣
- 黡
- 黤
- 黫
- 黭
- 黶
- 鼴
- 鼴
- 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𡚇
- 𢌨
- 𤜵
- 𤟟
- 𦎣
- 𦧡
- 𩷑
- 𪒠
- 𪗙
- 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