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在第5個字的詩句
西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君不見江西年少習(xí)商賈,能道國朝蒙古語。 -- 出自元·王冕·船上歌
- 瓜洲正對西津渡,金山焦山江水中。 -- 出自元·王冕·過京口
- 去年夜渡西陵關(guān),待渡兀立江上灘。 -- 出自元·王冕·趙千里夜潮圖
- 與君大醉西湖天。 -- 出自元·王冕·題溫日觀蒲萄
- 張君住近西山麓,窗幾虛明遠塵俗。 -- 出自元·王冕·張御史西山雪堂
- 月明曾過西湖路,愛看橫枝當(dāng)水斜。 -- 出自元·王冕·素梅 二二
- 去年送客西湖路,芳草落花春已暮。 -- 出自元·王冕·送汪用衡北上
- 一百八下西溪鐘,一十三度溪花紅。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 荷衣便識西華路,至竟蟲魚了一生。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47
- 起看月平西。 -- 出自宋·賀鑄·菩薩蠻·虛堂向壁青燈滅
- 新市小橋西畔,有人長倚妝樓。 -- 出自宋·賀鑄·清平樂·沈侯銷瘦
- 窈窕盤門西轉(zhuǎn)路。 -- 出自宋·賀鑄·吳門柳/漁家傲
- 會憑紫燕西飛,更約黃鸝相待。 -- 出自宋·賀鑄·菱花怨
- 北固陵高,西津橫渡。 -- 出自宋·賀鑄·鴛鴦?wù)Z/七娘子
- 依稀待月西廂下。 -- 出自宋·賀鑄·暈眉山/踏莎行
- 闌干長對西曛倚。 -- 出自宋·賀鑄·惜馀春/踏莎行
- 秋風(fēng)想見西湖上,化出白蓮千葉花。 -- 出自宋·賀鑄·千葉蓮/鷓鴣天
- 秦淮兩潮西復(fù)東,淮邊楊柳酣薰風(fēng)。 -- 出自宋·賀鑄·秦淮官柳二首之一
- 引領(lǐng)鄘衛(wèi)西,百泉乃吾鄉(xiāng)。 -- 出自宋·賀鑄·食芡實作
- 弄鞭十里西郊道,但見青山納白云。 -- 出自宋·賀鑄·曉晴西郊馬上
- 偷閑偶到西城陌,喜見青山似故園。 -- 出自宋·賀鑄·西城馬上
- 邯鄲獨步西施笑,落得星星兩鬢絲。 -- 出自宋·林逋·讀種先生丁密諫詩
- 孤山猿鳥西湖上,懶對寒燈詠式微。 -- 出自宋·林逋·宿姑蘇凈惠大師院
- 浮東川而西顧。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解佩去朝市
- 光景遂云西。 -- 出自南北·沈約·和陸慧曉百姓名詩
- 君東我亦西。 -- 出自南北·沈約·送別友人詩
- 畫堂昨夜西風(fēng)過,繡簾時拂朱門鎖。 -- 出自唐·馮延巳·菩薩蠻·畫堂昨夜西風(fēng)過
- 杳杳蘭舟西去,魂歸巫峽路。 -- 出自唐·馮延巳·應(yīng)天長·石城花落江樓雨
- 自愁雨破西嶺出,只看水緣南澗生。 -- 出自宋·曾鞏·喜晴赴田中
- 老哺薇蕨西山翁,樂傾瓢水陋巷士。 -- 出自宋·曾鞏·豪杰
- 乘秋更欲西山雨,一洗郊原晚稻香。 -- 出自宋·曾鞏·石門
- 客舟泝河西北行,日夜似與河流爭。 -- 出自宋·曾鞏·泝河
- 欲霜日射西山赤,漸冷天騰北極高。 -- 出自宋·曾鞏·初冬道中
-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懷光滿把。 -- 出自宋·曾鞏·送程公辟使江西
- 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 -- 出自宋·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見新年
- 金陵城上西樓。 -- 出自宋·朱敦儒·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
- 長恨夕陽西去、晚潮回。 -- 出自宋·朱敦儒·相見歡·東風(fēng)吹盡江梅
- 有時飛入西真院。 -- 出自宋·朱敦儒·桃源憶故人·飄蕭我是孤飛雁
- 如何風(fēng)葉西歸路,吹斷寒云見故山。 -- 出自唐·司空圖·石楠
- 三十余年西復(fù)東,勞生薄宦等飛蓬。 -- 出自宋·司馬光·初到洛中懷
- 閥閱盛山西,朱門揚戟衣。 -- 出自宋·司馬光·題楊中正供奉洗心堂
- 江云下,日西盡,雁南飛。 -- 出自宋·張先·芳草渡/系裙腰
- 更上玉樓西,歸雁與、征帆共遠。 -- 出自宋·張先·離亭宴·捧黃封詔卷
- 衰柳斷橋西,共攜手、攀條無語。 -- 出自宋·張先·山亭宴
- 九幽仙子西山卷,讀了絳繩系又開。 -- 出自唐·徐凝·回施先輩見寄新詩二首
- 黃金印、征西已付諸郎了。 -- 出自元·元好問·摸魚兒·憶元龍
-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 出自元·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 世間東抹西涂手,枉著書生待魯連。 -- 出自元·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 何用東生,西沒苦相催。 -- 出自元·元好問·江城子·二更轟飲四更回
- 匹馬明年西去,看君射虎南山。 -- 出自元·元好問·朝中措·醉來長鋏為誰彈
“西”同音字
- 娭
- 肸
- 肹
- 扱
- 糦
- 郗
- 饎
- 螅
- 昔
- 鬩
- 戲
- 戯
- 戱
- 鑴
- 塈
- 墍
- 嵠
- 系
- 繫
- 鯑
- 臘
- 鉨
- 鈢
- 鉩
- 溪
- 磎
- 粞
- 谿
- 蹊
- 鸂
- 舃
- 舄
- 闟
- 趇
- 歙
- 菥
- 犧
- 犧
- 裼
- 錫
- 錫
- 觹
- 習(xí)
- 係
- 俙
- 傒
- 僖
- 兮
- 凞
- 匸
- 卌
- 卥
- 厀
- 吸
- 呬
- 唏
- 唽
- 喜
- 喺
- 嘻
- 噏
- 嚱
- 囍
- 壐
- 夕
- 夞
- 奚
- 媳
- 嬆
- 嬉
- 屃
- 屓
- 屖
- 屣
- 屭
- 嶍
- 巇
- 希
- 席
- 徆
- 徙
- 徯
- 忚
- 忥
- 怬
- 怸
- 恄
- 恓
- 息
- 悉
- 悕
- 惁
- 惜
- 慀
- 憘
- 憙
- 戲
- 扸
- 晞
- 晰
- 晳
- 暿
- 曦
- 析
- 枲
- 桸
- 椞
- 椺
- 榽
- 槢
- 樨
- 橀
- 橲
- 檄
- 欯
- 欷
- 歖
- 氥
- 汐
- 洗
- 浠
- 淅
- 渓
- 漇
- 漝
- 潝
- 潟
- 澙
- 烯
- 焁
- 焈
- 焟
- 焬
- 煕
- 熂
- 熄
- 熈
- 熙
- 熹
- 熺
- 熻
- 燨
- 爔
- 犀
- 犔
- 犠
- 狶
- 璽
- 琋
- 璽
- 瘜
- 皙
- 盻
- 睎
- 瞦
- 矖
- 矽
- 硒
- 硳
- 磶
- 礂
- 禊
- 禧
- 稀
- 稧
- 穸
- 窸
- 細
- 綌
- 緆
- 縘
- 縰
- 繥
- 細
- 绤
- 羲
- 習(xí)
- 翕
- 翖
- 膝
- 舾
- 莃
- 葈
- 葸
- 蒠
- 蒵
- 蓆
- 蓰
- 蕮
- 薂
- 虩
- 蜥
- 螇
- 蟋
- 蟢
- 蠵
- 衋
- 襲
- 襲
- 西
- 覡
- 覤
- 覡
- 觽
- 觿
- 諰
- 謑
- 謵
- 譆
- 豀
- 豨
- 豯
- 貕
- 赥
- 赩
- 趘
- 蹝
- 躧
- 邜
- 郋
- 郤
- 鄎
- 酅
- 醯
- 釳
- 釸
- 鎴
- 鏭
- 鐊
- 鬩
- 隙
- 隟
- 隰
- 隵
- 霫
- 霼
- 飁
- 餏
- 餼
- 餼
- 饻
- 騱
- 騽
- 驨
- 鰼
- 鱚
- 鳛
- 鵗
- 黖
- 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𠔃
- 𠪙
- 𡏲
- 𡭴
- 𣤢
- 𣳦
- 𤺊
- 𥋟
- 𧧹
- 𧪷
- 𨑭
- 𨝫
- 𩌦
- 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