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在第11個字的詩句
西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如今老大騎官馬,羞向關西道姓楊。 -- 出自唐·楊汝士·題畫山水
-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東西竟若何。 -- 出自唐·劉滄·汶陽客舍
- 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西武帝陵。 -- 出自唐·劉滄·秋日望西陽
- 石門南面淚浪浪,自此東西失帝鄉。 -- 出自唐·黃滔·寄同年李侍郎龜正
- 東堂第一領春風,時怪關西小驥慵。 -- 出自唐·黃滔·寄楊贊圖學士學士與元昆俱以龍腦登選
- 應須喚作風流線,系得東西南北人。 -- 出自唐·崔道融·楊柳枝詞
- 停杯為問羲娥,幾度東生西滅。 -- 出自元·許有壬·石州慢 次張凝道韻
- 賺盡幾英雄,動不動、東征西討。 -- 出自元·謝應芳·驀山溪 遣悶,至正丙申作
- 夢里去尋東老,覺來欲喚西家。 -- 出自元·謝應芳·西江月 秋暮,簡友人索酒
- 刻燭催詩,傾尊款話,長憶西窗風景。 -- 出自元·邵亨貞·齊天樂 己卯春,客樓雨中懷小裕故人行樂
- 訪溪翁隱處,渾不減、輞川西。 -- 出自元·邵亨貞·木闌花慢 蘇昌齡過曹云翁貞溪故居,賦詞致
- 月轉更深,凌寒等待,更倚西廓。 -- 出自元·柯九思·柳梢青 右和欲開
- 水火互交南北位,金木換西東。 -- 出自元·王吉昌·武陵春·水火互交南北位
- 不須分、天上人間,南北東西皆可。 -- 出自元·凌云翰·蘇武慢·霧駕云*
- 一生能見幾元夕,況是東西南北人。 -- 出自元·王寂·元夕有感
- 迷則身沉苦海,悟來月出西江。 -- 出自元·侯善淵·西江月·迷則身沉苦海
- 望伯奇細寫,履霜幽怨,灑西風血。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飛卿系出將種,予官燕趙時相識。讀
- 炎急報至云,有敵犯府城西面,公佩,集將領將出,予握玉魚一雙,跽請從行。 -- 出自元·王惲·滿江紅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夜夢丞相
- 初訝西風靜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對更風流。 -- 出自元·胡祗*·水調歌頭 賞白蓮招飲
- 二老風流,他時相約,須到西湖煙水邊。 -- 出自元·張之翰·沁園春 鶴答和,寄可與郎中
- 匹馬江都,片帆甓社,又別西風落照邊。 -- 出自元·張之翰·沁園春 寄劉光裔都事
- 此日詩來腸斷,望君東海西涯。 -- 出自元·劉敏中·清平樂 次前韻 西野郭安道所寄清平樂,言予
- 折贈何人云鬢,今宵腸斷西泠。 -- 出自元·袁易·木蘭花慢 九月一日,與彥良及南山上人游張
- 好山晴更好,靄空翠,擁樓西。 -- 出自元·周權·木蘭花慢·好山晴更好
- 畫檐叢翠凌霄,暮云還送西山雨。 -- 出自元·張野·水龍吟 登滕王閣
- 雪艷明秋瓊肌沁露,香滿西陵浦。 -- 出自元·張野·念奴嬌 白蓮用仲殊韻
- 酒半醒時,雪晴寒夜,月上西窗。 -- 出自元·張雨·柳梢青 題楊補之墨梅 以上二首強村叢書
- 可人憐處,啼鳥夜月,猶怨西施。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吳門懷古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 醉眼觀天,狂歌喝月,夜喚西林渡。 -- 出自元·張可久·百字令 春日湖上
- 當日*蘿村里,誤人曾有西施。 -- 出自元·張可久·風入松 三月三西郊即事
- 小橋流水,殘梅剩雪,清似西湖。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三衢道中有懷會稽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 水火升沉南北,木金間隔西東。 -- 出自元·王惟一·西江月·太極未分混沌
- 離坎不分南北,木金豈間西東。 -- 出自元·王惟一·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見王惟一明道篇
- 黑崖削鐵立云根,絕頂東西石峙門。 -- 出自明·張以寧·題關上
- 滿城風雨花時過,曲水東西草色深。 -- 出自明·貝瓊·一月一日病中口號
- 春坊曉奏元良瑞,雞戟門西現彩云。 -- 出自宋·宋白·宮詞
- 三年不鳴忽一鳴,驚動東西與南北。 -- 出自宋·趙希逢·和百舌
- 拂袖去來,軟塵初踏,石門西住。 -- 出自當代·梁羽生·水龍吟·天邊縹緲奇峰
- 君不見區區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顧。 -- 出自明·李流芳·莼羹歌
- 天門高兮未我揭,驅馬淮西陰風雪。 -- 出自宋·張詠·淮西敘別
- 漢家遺堵滿山川,六里東西遂渺然。 -- 出自宋·宋庠·過漢洛陽故城
- 城連南北長安斗,殿倚東西太極堂。 -- 出自宋·宋庠·晨謁書所見
- 年來更嗜無生學,笑殺關西仗鉞人。 -- 出自宋·宋庠·寄延州經略龐龍圖
- 憑蘭未遍催歸馭,可惜溪西更有溪。 -- 出自宋·宋庠·潛溪晚歸二首
- 江頭之月今幾年,慣見東西南北客。 -- 出自宋·項安世·賦運使張大監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瀾險于水
- 噸城南池溝隍古,海寨東西徑遂新。 -- 出自宋·項安世·過上海寨昔人于此潴水以限北方
- 自離窗外千秋雪,長看天西一色霞。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答蜀人薛仲章
- 江南道士誰為比,湖北京西日暮時。 -- 出自宋·項安世·新喻道中
- 青春欲盡急還鄉,萬里橋西一草堂。 -- 出自宋·項安世·輯句招王國正四首
- 北冀之土南交州,瓜戎直西東泗浮。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答席蕃秀才論春秋
“西”同音字
- 娭
- 肸
- 肹
- 扱
- 糦
- 郗
- 饎
- 螅
- 昔
- 鬩
- 戲
- 戯
- 戱
- 鑴
- 塈
- 墍
- 嵠
- 系
- 繫
- 鯑
- 臘
- 鉨
- 鈢
- 鉩
- 溪
- 磎
- 粞
- 谿
- 蹊
- 鸂
- 舃
- 舄
- 闟
- 趇
- 歙
- 菥
- 犧
- 犧
- 裼
- 錫
- 錫
- 觹
- 習
- 係
- 俙
- 傒
- 僖
- 兮
- 凞
- 匸
- 卌
- 卥
- 厀
- 吸
- 呬
- 唏
- 唽
- 喜
- 喺
- 嘻
- 噏
- 嚱
- 囍
- 壐
- 夕
- 夞
- 奚
- 媳
- 嬆
- 嬉
- 屃
- 屓
- 屖
- 屣
- 屭
- 嶍
- 巇
- 希
- 席
- 徆
- 徙
- 徯
- 忚
- 忥
- 怬
- 怸
- 恄
- 恓
- 息
- 悉
- 悕
- 惁
- 惜
- 慀
- 憘
- 憙
- 戲
- 扸
- 晞
- 晰
- 晳
- 暿
- 曦
- 析
- 枲
- 桸
- 椞
- 椺
- 榽
- 槢
- 樨
- 橀
- 橲
- 檄
- 欯
- 欷
- 歖
- 氥
- 汐
- 洗
- 浠
- 淅
- 渓
- 漇
- 漝
- 潝
- 潟
- 澙
- 烯
- 焁
- 焈
- 焟
- 焬
- 煕
- 熂
- 熄
- 熈
- 熙
- 熹
- 熺
- 熻
- 燨
- 爔
- 犀
- 犔
- 犠
- 狶
- 璽
- 琋
- 璽
- 瘜
- 皙
- 盻
- 睎
- 瞦
- 矖
- 矽
- 硒
- 硳
- 磶
- 礂
- 禊
- 禧
- 稀
- 稧
- 穸
- 窸
- 細
- 綌
- 緆
- 縘
- 縰
- 繥
- 細
- 绤
- 羲
- 習
- 翕
- 翖
- 膝
- 舾
- 莃
- 葈
- 葸
- 蒠
- 蒵
- 蓆
- 蓰
- 蕮
- 薂
- 虩
- 蜥
- 螇
- 蟋
- 蟢
- 蠵
- 衋
- 襲
- 襲
- 西
- 覡
- 覤
- 覡
- 觽
- 觿
- 諰
- 謑
- 謵
- 譆
- 豀
- 豨
- 豯
- 貕
- 赥
- 赩
- 趘
- 蹝
- 躧
- 邜
- 郋
- 郤
- 鄎
- 酅
- 醯
- 釳
- 釸
- 鎴
- 鏭
- 鐊
- 鬩
- 隙
- 隟
- 隰
- 隵
- 霫
- 霼
- 飁
- 餏
- 餼
- 餼
- 饻
- 騱
- 騽
- 驨
- 鰼
- 鱚
- 鳛
- 鵗
- 黖
- 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𠔃
- 𠪙
- 𡏲
- 𡭴
- 𣤢
- 𣳦
- 𤺊
- 𥋟
- 𧧹
- 𧪷
- 𨑭
- 𨝫
- 𩌦
- 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