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西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邑人見說漸相安,更把西山作樣看。 -- 出自宋·王邁·害惠安吳簿明輔子良權南安宰二首
- 我狂畏暑臥風欞,日夕西望憂朝廷。 -- 出自宋·王邁·和致政林存齋稚圭
- 曾向瑤池穩泛槎,眼看西母佩飛霞。 -- 出自宋·王邁·為余君肅日嚴母夫人壽
- 小詩贖過無佳句,唐突西施又奈何。 -- 出自宋·王邁·早趙倅
- 看花巖下興偏長,不減西湖水月光。 -- 出自宋·陽枋·避地云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 應憐赤子車中鮒,為激西江遍處同。 -- 出自宋·陽枋·和陳提舉喜雨
- 天憐南國人民困,雨走西郊畎舉通。 -- 出自宋·陽枋·和知宗喜雨
- 莫問虹梁春燕入,莫吟西堂春草萋。 -- 出自宋·陽枋·送謝方伯赴試
- 峽入三游千太險,水連西蜀百憂空。 -- 出自宋·陽枋·舟過三游洞知遂脫兵火矣喜賦
- 詩從南嶺吟逾老,名得西山薦益高。 -- 出自宋·周端臣·代上劉郎中
- 不知天上秋多少,昨夜西風到小樓。 -- 出自宋·周端臣·秋曉
- 千古英雄塵土盡,凜凜西山云木。 -- 出自宋·趙以夫·賀新郎·草色庭前綠
- 春風字字吹香雪,喚起西湖盟約。 -- 出自宋·趙以夫·玉燭新·寒寬一雁落
- 穿云踏月登茅嶺,一陣西風吹客衣。 -- 出自宋·張榘·第一峰詩
- 數聲急羽來秋空,夜半西風掠蛩砌。 -- 出自宋·張榘·贈云竹一老琴師歌
- 萬晨江山才數幅,東抹西涂意先足。 -- 出自宋·趙希邁·王生山水歌
- 但管年年強健,妝成個、西王母。 -- 出自宋·劉子寰·霜天曉角·滿前兒女
- 從來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 -- 出自宋·夏元鼎·水調歌頭·我有一竿竹
- 萬柄參差羅翠扇,全隊西方靚女。 -- 出自宋·吳潛·念奴嬌·一般妙質
- 屈指秋風吹雁信,應憶西湖夜雨。 -- 出自宋·吳潛·賀新郎·說著成凄楚
- 空中萬鶴舞盤旋,飛向西天只樹園。 -- 出自宋·吳潛·和史司直韻五首
- 冥鴻本擬與雞連,一笑西風沆瀣前。 -- 出自宋·吳潛·五用出郊韻三首
- 憑君試問真消息,應已西興喚短篷。 -- 出自宋·王柏·次前韻寄鄭悅齋
- 大專肫肫分四氣,曜靈西征駕新霽。 -- 出自宋·王柏·和易巖兄芙蓉吟
- 山到東南皆屹立,水流西北竟同歸。 -- 出自宋·王柏·重題八詠
- 看君此畫還三嘆,憶得西江上水船。 -- 出自宋·朱渙·題徐禮部家歸去來圖
- 盡日憑欄客興濃,山雖西繞水還東。 -- 出自宋·周弼·思歸
- 鳴鸞東閣知何處,跨鶴西山別有人。 -- 出自宋·周弼·題滕王閣
- 年來沙漲卒難消,更覺西興渡口遙。 -- 出自宋·周弼·蕭山縣下遇雨二首
- 誰知子夜歌殘日,樹滿西山似綠苔。 -- 出自宋·周弼·採香徑
- 剎那頃耳,天瓢傾下足西疇。 -- 出自宋·李曾伯·水調歌頭·今歲渝州熱
- 空凝佇,不如一鶴,隨意西東。 -- 出自宋·李曾伯·沁園春·目斷長空
- 豈惟天顧,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 出自宋·李曾伯·水龍吟·吾皇神武中興
- 公袞沙堤,歸來無恙,有西湖花柳。 -- 出自宋·李曾伯·醉蓬萊·把東南溫厚
- 挽取天河聊為我,盡洗西風殘熱。 -- 出自宋·李曾伯·賀新涼/賀新郎
- 行為霖雨千疇足,坐解西風一段憂。 -- 出自宋·李曾伯·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 相望夜月袁宏渚,一洗西風庚亮塵。 -- 出自宋·李曾伯·和吳叔永見寄韻
- 棲頭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風事頓殊。 -- 出自宋·李曾伯·壬辰過鄂渚簡張子直總干二首
- 九重側席親賢切,有詔西南起老成。 -- 出自宋·李曾伯·壽利州趙漕
- 蒹葭白露嗟今老,榆柳西風感昔游。 -- 出自宋·李曾伯·辛丑都司公廨與陳景清諸友小集作
- 路迎來阜北,船趁長潮西。 -- 出自宋·李曾伯·己酉赴桂初宿會江驛用徐意一韻
- 我聞文正腹有百萬兵,西賊聞之心膽驚。 -- 出自宋·李曾伯·壽襄閫
- 樂郊從昔推南州,今控西鄙猶心喉。 -- 出自宋·李曾伯·湘南樓落成和林書記韻
- 荊益論盟如此酒,從今西雇釋天顏。 -- 出自宋·李曾伯·宴四川余制置樂語口號
- 大江東下懷鄉國,落日西邊是戍城。 -- 出自宋·李曾伯·庚戌赴荊閫舟過湘江
- 肩輿催問誰家宿,落日西山已半含。 -- 出自宋·李曾伯·寧國道間即事
- 雁聲秋信北,鴉背夕陽西。 -- 出自宋·李曾伯·秋日登樓眺望
- 我方北寨愁供戍,君盍西湖喜結緣。 -- 出自宋·李曾伯·壬子江陵寄聞人松庵
- 堂堂一節鼎鐺耳,豈借西山太史家。 -- 出自宋·李曾伯·壽蜀帥
- 登陟天猶暝,棲回日已西。 -- 出自宋·李曾伯·宿岳市
“西”同音字
- 娭
- 肸
- 肹
- 扱
- 糦
- 郗
- 饎
- 螅
- 昔
- 鬩
- 戲
- 戯
- 戱
- 鑴
- 塈
- 墍
- 嵠
- 系
- 繫
- 鯑
- 臘
- 鉨
- 鈢
- 鉩
- 溪
- 磎
- 粞
- 谿
- 蹊
- 鸂
- 舃
- 舄
- 闟
- 趇
- 歙
- 菥
- 犧
- 犧
- 裼
- 錫
- 錫
- 觹
- 習
- 係
- 俙
- 傒
- 僖
- 兮
- 凞
- 匸
- 卌
- 卥
- 厀
- 吸
- 呬
- 唏
- 唽
- 喜
- 喺
- 嘻
- 噏
- 嚱
- 囍
- 壐
- 夕
- 夞
- 奚
- 媳
- 嬆
- 嬉
- 屃
- 屓
- 屖
- 屣
- 屭
- 嶍
- 巇
- 希
- 席
- 徆
- 徙
- 徯
- 忚
- 忥
- 怬
- 怸
- 恄
- 恓
- 息
- 悉
- 悕
- 惁
- 惜
- 慀
- 憘
- 憙
- 戲
- 扸
- 晞
- 晰
- 晳
- 暿
- 曦
- 析
- 枲
- 桸
- 椞
- 椺
- 榽
- 槢
- 樨
- 橀
- 橲
- 檄
- 欯
- 欷
- 歖
- 氥
- 汐
- 洗
- 浠
- 淅
- 渓
- 漇
- 漝
- 潝
- 潟
- 澙
- 烯
- 焁
- 焈
- 焟
- 焬
- 煕
- 熂
- 熄
- 熈
- 熙
- 熹
- 熺
- 熻
- 燨
- 爔
- 犀
- 犔
- 犠
- 狶
- 璽
- 琋
- 璽
- 瘜
- 皙
- 盻
- 睎
- 瞦
- 矖
- 矽
- 硒
- 硳
- 磶
- 礂
- 禊
- 禧
- 稀
- 稧
- 穸
- 窸
- 細
- 綌
- 緆
- 縘
- 縰
- 繥
- 細
- 绤
- 羲
- 習
- 翕
- 翖
- 膝
- 舾
- 莃
- 葈
- 葸
- 蒠
- 蒵
- 蓆
- 蓰
- 蕮
- 薂
- 虩
- 蜥
- 螇
- 蟋
- 蟢
- 蠵
- 衋
- 襲
- 襲
- 西
- 覡
- 覤
- 覡
- 觽
- 觿
- 諰
- 謑
- 謵
- 譆
- 豀
- 豨
- 豯
- 貕
- 赥
- 赩
- 趘
- 蹝
- 躧
- 邜
- 郋
- 郤
- 鄎
- 酅
- 醯
- 釳
- 釸
- 鎴
- 鏭
- 鐊
- 鬩
- 隙
- 隟
- 隰
- 隵
- 霫
- 霼
- 飁
- 餏
- 餼
- 餼
- 饻
- 騱
- 騽
- 驨
- 鰼
- 鱚
- 鳛
- 鵗
- 黖
- 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𠔃
- 𠪙
- 𡏲
- 𡭴
- 𣤢
- 𣳦
- 𤺊
- 𥋟
- 𧧹
- 𧪷
- 𨑭
- 𨝫
- 𩌦
- 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