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西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不應白骨蒼苔后,更愛西風落葉時。 -- 出自宋·蘇泂·雜興四首
- 青裙自約彌明喜,更上西樓看月來。 -- 出自宋·蘇泂·再吟三首
- 天涯萬里春風晚,曾上西樓看此花。 -- 出自宋·蘇泂·雨中海棠花放簡馮元咨
- 玄暉有句無人識,盡在西興落照中。 -- 出自宋·蘇泂·小憩西興
- 長安豈是無相識,除卻西湖但憶君。 -- 出自宋·蘇泂·憶堯章
- 便論詩說劍,人各有懷西北。 -- 出自宋·葛長庚·賀新郎·萬頃湖光綠
- 有南窗寄傲,東皋舒嘯,西疇春事,植杖耘耔。 -- 出自宋·葛長庚·沁園春·三徑就荒
- 野草閑花無限數,渺在西山南浦。 -- 出自宋·葛長庚·酹江月/念奴嬌
- 江漢飄浮二十年,一枕西風冷。 -- 出自宋·葛長庚·卜算子·漁火海邊明
- 悠悠客鬢知何似,吹滿西風塵土。 -- 出自宋·葛長庚·摸魚兒·問蒼江
- 十萬人家圜闠,東亦海、西亦海。 -- 出自宋·葛長庚·霜天曉角·五羊安在
- 百年長短身余幾,付與西風汗漫游。 -- 出自宋·方岳·感懷
- 蘊隆日日等西風,等得西風更蘊隆。 -- 出自宋·方岳·秋熱
- 前村后村場圃登,樂家西家機杼鳴。 -- 出自宋·方岳·田家樂
- 滿壁題詩吾所恥,倒激西江誰與洗。 -- 出自宋·方岳·丫頭巖
- 亭皋渺渺葉聲乾,更與西風一倚欄。 -- 出自宋·方岳·移飲治城樓
- 月明昨夜欺寒夢,未了西齋竹外棋。 -- 出自宋·方岳·次韻王尉贈別
- 人間無處不風波,潮打西興雨一蓑。 -- 出自宋·方岳·答趙玉妝
- 恨君不識林和靖,雪沍西湖老孤詠。 -- 出自宋·方岳·書樓考甫梅花百詠因徐直孺寄考甫
- 村北村南雨暗,舍東舍西水生。 -- 出自宋·方岳·趙玉汝自作戲墨見寄各題六言其上·鵓鳩
- 持身東風論甲乙,與遮西日費丁寧。 -- 出自宋·方岳·種瑞香
- 士人甚商賈,終日須東西。 -- 出自唐·姚合·送張宗原
- 我今誓不東歸去,死在西秦。 -- 出自元·馬鈺·采桑子·山侗舍俗投玄趣
- 道法彌高,教門洪大,東西南北無邊。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覺覺覺
- 閑殺*前好月,不肯照西廂。 -- 出自元·劉秉忠·望月婆羅門引
- 留得青衫前日淚,彈滿西 -- 出自元·白樸·浪淘沙 題闕
- 羨東方臣朔,從容帝所,西真阿母,喚作兒郎。 -- 出自元·白樸·沁園春 夜夢,就樹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
- 何勞身外覓,端坐是天西。 -- 出自元·尹志平·臨江仙·本是一般孤另物
- 斯須朝崖變夕谷,惚恍西海為東陵。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此情縱切何由遂,吟對西南月滿窗。 -- 出自明·宋濂·和王內翰子充見懷韻
- 亂行忘戶庭,欲東卻從西。 -- 出自明·宋濂·出門辭為蘇鵬賦
- 山門一笑無拘擬,云在西湖月在天。 -- 出自當代·金庸·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所吟
- 漢書《西域傳》言:“渡西海不得風,或三歲乃達。 -- 出自清·梁啟超·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 鸞飄鳳泊總無家,慚愧西風兩鬢華。 -- 出自清·梁啟超·紀事二十四首
- 爾來封狼逐逐磨齒瞰西北,唇齒患難尤相通。 -- 出自清·梁啟超·去國行
- 曲欄風露夜醒然,彩月西流萬樹煙。 -- 出自明·文征明·懷子畏
- 年來頗恨儒冠誤,好倩西風吹去休。 -- 出自宋·真山民·九日
- 河梁邂逅話襟期,獵獵西風透裌衣。 -- 出自宋·真山民·客中遇鄉友季芳遠歸省親
- 槎邊今古無窮思,都付西風酒一杯。 -- 出自宋·真山民·題濟川橋
- 靈駕歸何處,茂陵西更西。 -- 出自明·李東陽·缺題
- 路迷南郭將三里,望斷西林有數蜂。 -- 出自明·李東陽·薊門煙樹
- 浮圖東望瑜伽宅,尺地西垣懶回屐。 -- 出自明·李東陽·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
- 大鵬南去云連海,群鶴西飛日繞空。 -- 出自明·李東陽·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
- 詩老龍門晝不關,東壇西社幾人還。 -- 出自明·李東陽·答奚元啟次韻
- 舜殿南風難解慍,漢陵西望欲銷魂。 -- 出自明·李東陽·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
- 路轉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東潯。 -- 出自明·李東陽·與顧天錫夜話和留別韻(時天錫謫永州府同知
- 夜深燈火下齋宮,路轉西巖卻向東。 -- 出自明·李東陽·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四
- 相從愧落諸公后,拭目西巖第一峰。 -- 出自宋·白珽·贈張和知府周卿
- 曾來東閣觀奇士,又向西湖見偉人。 -- 出自宋·白珽·贈青龍任月山
- 數竿醉日君須記,移向西窗補夕陽。 -- 出自宋·白珽·竹陰
“西”同音字
- 娭
- 肸
- 肹
- 扱
- 糦
- 郗
- 饎
- 螅
- 昔
- 鬩
- 戲
- 戯
- 戱
- 鑴
- 塈
- 墍
- 嵠
- 系
- 繫
- 鯑
- 臘
- 鉨
- 鈢
- 鉩
- 溪
- 磎
- 粞
- 谿
- 蹊
- 鸂
- 舃
- 舄
- 闟
- 趇
- 歙
- 菥
- 犧
- 犧
- 裼
- 錫
- 錫
- 觹
- 習
- 係
- 俙
- 傒
- 僖
- 兮
- 凞
- 匸
- 卌
- 卥
- 厀
- 吸
- 呬
- 唏
- 唽
- 喜
- 喺
- 嘻
- 噏
- 嚱
- 囍
- 壐
- 夕
- 夞
- 奚
- 媳
- 嬆
- 嬉
- 屃
- 屓
- 屖
- 屣
- 屭
- 嶍
- 巇
- 希
- 席
- 徆
- 徙
- 徯
- 忚
- 忥
- 怬
- 怸
- 恄
- 恓
- 息
- 悉
- 悕
- 惁
- 惜
- 慀
- 憘
- 憙
- 戲
- 扸
- 晞
- 晰
- 晳
- 暿
- 曦
- 析
- 枲
- 桸
- 椞
- 椺
- 榽
- 槢
- 樨
- 橀
- 橲
- 檄
- 欯
- 欷
- 歖
- 氥
- 汐
- 洗
- 浠
- 淅
- 渓
- 漇
- 漝
- 潝
- 潟
- 澙
- 烯
- 焁
- 焈
- 焟
- 焬
- 煕
- 熂
- 熄
- 熈
- 熙
- 熹
- 熺
- 熻
- 燨
- 爔
- 犀
- 犔
- 犠
- 狶
- 璽
- 琋
- 璽
- 瘜
- 皙
- 盻
- 睎
- 瞦
- 矖
- 矽
- 硒
- 硳
- 磶
- 礂
- 禊
- 禧
- 稀
- 稧
- 穸
- 窸
- 細
- 綌
- 緆
- 縘
- 縰
- 繥
- 細
- 绤
- 羲
- 習
- 翕
- 翖
- 膝
- 舾
- 莃
- 葈
- 葸
- 蒠
- 蒵
- 蓆
- 蓰
- 蕮
- 薂
- 虩
- 蜥
- 螇
- 蟋
- 蟢
- 蠵
- 衋
- 襲
- 襲
- 西
- 覡
- 覤
- 覡
- 觽
- 觿
- 諰
- 謑
- 謵
- 譆
- 豀
- 豨
- 豯
- 貕
- 赥
- 赩
- 趘
- 蹝
- 躧
- 邜
- 郋
- 郤
- 鄎
- 酅
- 醯
- 釳
- 釸
- 鎴
- 鏭
- 鐊
- 鬩
- 隙
- 隟
- 隰
- 隵
- 霫
- 霼
- 飁
- 餏
- 餼
- 餼
- 饻
- 騱
- 騽
- 驨
- 鰼
- 鱚
- 鳛
- 鵗
- 黖
- 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𠔃
- 𠪙
- 𡏲
- 𡭴
- 𣤢
- 𣳦
- 𤺊
- 𥋟
- 𧧹
- 𧪷
- 𨑭
- 𨝫
- 𩌦
- 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