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在第13個(gè)字的詩句
襟在第一十三個(gè)字的詩句
- 比姑射仙同調(diào)度,與林逋老共襟期。 -- 出自宋·吳錫疇·遇梅初花
- 其傳非畫亦非詩,要在我輩之襟期,君侯君侯知不知。 -- 出自宋·龔開·仆為虛谷先生作玉豹馬先生有時(shí)見酬極筆勢之
- 誰欲扶之兩腕絕,英淚浪浪滿襟血。 -- 出自宋·林景熙·讀文山集
- 小立春風(fēng)鄰寂寞,忽吹花片入襟裾。 -- 出自宋·林景熙·歸白石故廬
- 江北秋陰一半晴,晚涼留與客襟清。 -- 出自金·朱自牧·晚泊濟(jì)陽
- □□□□□□□,正以彭澤為襟喉。 -- 出自宋·孔武仲·彭澤縣
- 金闕瑤臺(tái)不容久,歸來風(fēng)馭冷襟裾。 -- 出自宋·孔武仲·游建隆觀
- 一自歸來茹紫芝,每逢野老話襟期。 -- 出自明·李濂·城南題壁(二首)
- 牛馬蚊虻無足校,不須芥蔕此襟裾。 -- 出自宋·陳淳·橫逆自廣三絕
- 我來登陟動(dòng)幽趣,愧無灑落清襟懷。 -- 出自宋·陳淳·仙霞嶺歌
- 舴艋浮江線溜澀,招提稅鞅煩襟消。 -- 出自宋·陳棣·盛暑宿集福院晚風(fēng)雨大作
- 疾讀新編慰牢落,清風(fēng)習(xí)習(xí)滿襟裾。 -- 出自宋·陳文蔚·黃子京見訪值予未還留詩和韻以謝
- 靜勝攜筇終日款,閑來坐石滿襟涼。 -- 出自宋·陳文蔚·重九后一日同公美游靈泉公美舉示蓮塘納涼之
- 山色初明小雨開,可容無地拓襟懷。 -- 出自宋·方回·次韻王俊甫山長九日登烏聊二首
- 好倩豐隆吹火傘,人間各受一襟涼。 -- 出自宋·方回·題張明府清風(fēng)堂三首
- 幽園邂逅疑仙姝,香飚馥馥浮襟裾。 -- 出自宋·郭印·月下觀梅寄蒲大受
- 角聲滿空霜裂骨,十萬獰君掩襟泣。 -- 出自宋·劉有慶·效長吉體
- 千巖萬壑幽隱處,而今盡入人襟袖。 -- 出自宋·錢公輔·蓬萊行
- 更覺我來軒愈曠,乾坤舒卷一襟風(fēng)。 -- 出自宋·錢時(shí)·曠軒
- 丹旐東風(fēng)馬鞍裊,送車誰不淚襟衣。 -- 出自宋·史彌寧·參政宣獻(xiàn)樓公挽歌辭
- 安得檐花清夜酌,相同鄭老話襟期。 -- 出自宋·熊瑞·和胡文友冷齊口號(hào)四首
- 未見南枝與北枝,一清誰可話襟期。 -- 出自宋·徐集孫·鄭渭濱過訪而杜北山諸友繼至惜乎招石峰月溪
- 憶昔鳴騶闖草廬,歡然把酒話襟期。 -- 出自宋·楊公遠(yuǎn)·寄餞東麓趙贊府之官湖南
- 閒挹山光誦奇語,斷無塵滓溷襟靈。 -- 出自宋·袁說友·再次交代韻四首
- 我欲吳江辦投劾,與君花下說襟期。 -- 出自宋·袁說友·和丁端叔書懷韻二首
- 天涯地角聚復(fù)散,水云云水同襟期。 -- 出自宋·張弘道·題汪水云詩卷
- 翻念塵寰苦炎熱,人人付與一襟涼。 -- 出自宋·張滉·留題澹巖
- 竹葉肯陪三揖醉,荷花分受一襟涼。 -- 出自宋·張煒·湖上次韻
- 檐花細(xì)雨青燈句,獨(dú)憶鄭老同襟期。 -- 出自宋·趙必象·懷梅水村十絕用張小山韻
- 新構(gòu)茅堂就竹西,渭川千畝共襟期。 -- 出自明·陳顥·竹西草堂為曹汝器賦
- 覽嫠婦之悲賦兮,涕橫迸而沾襟。 -- 出自明·葛高行文·感往昔
- 一夜春寒愁漠漠,白云蒼雪共襟期。 -- 出自明·完璞琦公·題柯丹丘梅竹
- 千門萬戶玉嶙峋,一片鴻濤是襟帶。 -- 出自明·雪山法師·秋日一雨潤兄還洞庭賦笠澤歌送之
- 黃落空山滿地知,江湖殘線一襟詩。 -- 出自明·莊昶·書東山草堂扁(二首)
- 粉墻低亞,佳人驚見,不管露沾襟袖。 -- 出自宋·楊無咎·永遇樂·風(fēng)褪柔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