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在第9個字的詩句
裳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不管清宵更漏、聽霓裳。 -- 出自宋·曾覿·南柯子/南歌子
- 薦刀圭丹餌,袞繡朝裳。 -- 出自宋·張元干·瑤臺第一層·江左風(fēng)流鍾間氣
- 胸次飽丘壑,乃覺軒裳輕。 -- 出自宋·張元干·訪周元舉菁山隱居
- 雌雄一時合,雙淚沾裳衣。 -- 出自清·施閏章·浮萍兔絲篇
- 如何千里外,佇立沾裳衣。 -- 出自唐·劉孝孫·賀朝清)
- 夙駕鳴鸞啟閶闔,霓裳遙裔儼天津。 -- 出自唐·陸敬·七夕賦詠成篇
- 葉動羅帷飏,花映繡裳鮮。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秋日即目應(yīng)制
- 霞間朱紱縈,嵐際黃裳襞。 -- 出自唐·趙居貞·云門山投龍詩
- 稱仙家、瑤臺縹緲,霓裳掀舉。 -- 出自宋·李處全·賀新郎·心事知誰許
- 粉指香痕依舊,在繡裳鴛篋。 -- 出自宋·方千里·華胥引·長亭無數(shù)
- 織女教人巧,笥篋余裳衣。 -- 出自宋·李廌·七夕
- 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舉。 -- 出自宋·李新·飛練歌呈宋豳州宏文
- 正五云飛杖,縞素褰裳,亂空交舞。 -- 出自宋·劉一止·雪月交光/醉蓬萊
- 平生嘗險阻,已負(fù)垂裳戒。 -- 出自宋·洪皓·過窮頭嶺
- 繡幕羅幃云冉冉,風(fēng)裳水佩日央央。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待制兄題孔園芍藥二首
- 泉聲清夢寐,山色凈裳衣。 -- 出自宋·馮時行·假守蓬州視事二十日以臺章罷黜行至溫湯作此
- 擁鼻自應(yīng)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長風(fēng)。 -- 出自宋·曾惇·再用前韻
- 召公發(fā)金匱,王逆繡裳新。 -- 出自宋·胡寅·寄張趙二相三首
- 冠子綴珠初泣露,霓裳舞袖更縈風(fēng)。 -- 出自宋·吳芾·邦人獻(xiàn)芍藥四種日御愛紅日霓裳紅日綴珠冠子
- 看萬紅千翠,簇?fù)碓?span id="eq0qu2ss0gy" class="hong">裳。 -- 出自宋·葛郯·滿庭霜/滿庭芳
- 紫微宮女,仙馭降霓裳。 -- 出自宋·呂勝己·促拍滿路花
- 得喪區(qū)區(qū)指屈伸,褰裳歸去楚江濱。 -- 出自宋·廖行之·和曾知運寄兄詩二首
- 應(yīng)上君王千萬壽,霓裳吹下九天來。 -- 出自宋·崔敦詩·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詞·皇后合六首
- 縱余門戶稱,直有冠裳變。 -- 出自宋·趙蕃·用程季儀送行之韻為別
- 琢琱而佩環(huán),染夏為裳衣。 -- 出自宋·葉適·送周明叔王成叟并上昌甫仲止二兄
- 依翠蓋、臨風(fēng)一曲,霓裳舞遍。 -- 出自宋·盧炳·滿江紅·罨畫池亭
- 絜余佩兮有蘭,愜余裳兮有蘿。 -- 出自宋·高似孫·九懷·東山
- 偷學(xué)漢宮妝,舞徹霓裳后。 -- 出自宋·高觀國·生查子
- 石蘭衣,江蘺佩,芰荷裳。 -- 出自宋·魏了翁·水調(diào)歌頭·落日下平楚
- 入眼風(fēng)光似世情,金裳玉質(zhì)轉(zhuǎn)分明。 -- 出自宋·魏了翁·李參政折贈黃香梅與八詠俱至用韻以謝
- 羯鼓數(shù)垢花破萼,霓裳一曲天開顏。 -- 出自宋·程公許·涪州荔子園行和友人韻
- 紫粟綠房醫(yī)士寶,黃裳紫袂道家妝。 -- 出自宋·王柏·蜀葵韻
- 羯鼓不須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園老。 -- 出自宋·李曾伯·滿江紅·自入春來
- 父老顰眉說,兒童拍裳歌。 -- 出自宋·胡仲弓·送傳明府之南安
- 向華峰吹落,云錦天裳。 -- 出自宋·何夢桂·意難忘·避暑林塘
- 午風(fēng)庭院,人試薄羅裳。 -- 出自宋·何夢桂·滿庭芳·燕子芹乾
- 冰是塵中骨相凡,蓉裳蕙帶芰荷衫。 -- 出自宋·何夢桂·和韻問魏石川疾
- 空有天邊皓月,見霓裳舞。 -- 出自宋·劉塤·天香·雨秀風(fēng)明
- 蓬萊宮殿女如玉,霓裳羽扇環(huán)簾櫳。 -- 出自宋·華岳·記夢
- 壽曲仙音一品、舞霓裳。 -- 出自宋·胡文卿·虞美人·壽香煙篆金爐細(xì)
- 挈榼在門驚剝啄,褰裳出戶喜逢迎。 -- 出自宋·王炎·用前韻答彌明圣言二首
- 頭冠簪鳳凰,身著霞裳衣。 -- 出自唐·郭周藩·譚子池
- 洞壑深藏塵外士,冠裳不系嶺頭云。 -- 出自唐·張復(fù)·送張無夢歸天臺
- 王道既成何所感,越裳呈瑞鳳來儀。 -- 出自唐·周曇·三代門成王
- 水行清骨發(fā),云臥冷裳衣。 -- 出自唐·胡權(quán)·殊圣寺
- 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 -- 出自元·許有壬·摸魚子 明初賦摸魚子壽予,既次其韻,而可
- 還向影娥池上,借霓裳一曲,徘徊歌席。 -- 出自元·吳景奎·疏影 為劉架閣賦贈妓者
- 人間延秋無計掩霓裳、猶憶舞便畫里傾城傾國,望中非霧非煙。 -- 出自元·凌云翰·木闌花慢 賦白蓮和字舜臣韻
- 萼綠仙姿,高髻碧羅裳。 -- 出自元·李獻(xiàn)能·江梅引 為飛伯賦青梅
- 見多延酒饌,躬為補裳衣。 -- 出自宋·陳藻·加四五姑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