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在第9個字的詩句
衲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這殃禍,可煞大,天下衲僧透不過。 -- 出自宋·釋嗣宗·偈二首
- 又不見主中主,個個衲僧氣如虎。 -- 出自宋·釋曇華·偈頌六十首
- 穿大地人鼻孔,坐斷衲僧搖舌。 -- 出自宋·釋曇華·偈頌六十首
- 破除少室窠巢,并蕩衲僧見障。 -- 出自宋·釋曇華·禪人寫真請贊十二首
- 拂榻香凝夜,清眠擁衲衣。 -- 出自宋·釋曇瑩·宿香積寺
- 曾無康樂游,但見云衲會。 -- 出自宋·釋曇穎·四明十題其四·偃蓋亭
- 佛殿廚庫三門,穿過衲僧眼耳。 -- 出自宋·釋坦·偈
- 冬日則飲湯,身唯一衲隨。 -- 出自宋·釋文珦·湯婆
- 活懶庵不傳之宗,死衲僧虛頭話霸。 -- 出自宋·釋咸杰·贊木庵和尚
- 寥寥坐斷孤峰頂,云衲相從晝夜參。 -- 出自宋·釋咸杰·送雪峰化主
- 方知嬾與真空合,一衲閑披憩舊廬。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將無米飯塞斷天下衲子咽喉,固是家常,因甚更教人參個一歸何處。 -- 出自宋·釋原妙·西隱接待師立山主請
- 時人欲識今行履,一衲蕭然云嶺間。 -- 出自宋·釋云林·歸山
- 照中之虛,靜中之動,衲僧分上常相共。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轉樞機,能伎倆,明眼衲僧無鹵莽。 -- 出自宋·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 云梯陟云頂,來尋壞衲師。 -- 出自宋·釋正覺·登云頂庵峽口倚杖說偈
-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衲僧失卻鼻孔。 -- 出自宋·釋志璇·偈五首
- 不是心,不是佛,明眼衲僧莫輕忽。 -- 出自宋·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 造化寒暑,有來有往,衲僧火爐,有開有閉。 -- 出自宋·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 不使松源省數錢,慣衲僧鎖口訣。 -- 出自宋·釋智愚·偈頌二十一首
- 江空蘆葦葉冷,風靜衲衣輕。 -- 出自宋·釋智遇·流蘆贊
- 玉樓瓊樹曉煙披,擁衲開門四望迷。 -- 出自宋·釋仲皎·雪作望剡溪
- 鎮州出大蘿蔔,天下衲僧取則。 -- 出自宋·釋重顯·頌一百則
- 藏頭白,海頭黑,明眼衲僧會不得。 -- 出自宋·釋重顯·頌一百則
- 春色依依籠遠樹,卷衲搘藤{左足右舜}輕屨。 -- 出自宋·釋重顯·送化主
- 師姑元是女人作,百衲禪僧多罔措。 -- 出自宋·釋祖先·頌古三首
- 我來分得僧清致,布衲蒲團一草堂。 -- 出自宋·舒坦·瑞巖寺
- 收卷成坐臥,補綴為衲衣。 -- 出自宋·舒岳祥·失題
- 一室暖香勝樺燭,破衲紉縫針線續。 -- 出自宋·舒岳祥·次韻和李寔父焰火行
- 春到已多時,游人替衲衣。 -- 出自宋·宋伯仁·春半
- 幾年飛錫倦尋芳,云衲斕斑掩竹房。 -- 出自宋·蘇紳·長生檜
- 飛錫指湓城,秋風一衲輕。 -- 出自宋·蘇頌·送惟晤游廬山
- 五侯鯖具人間味,百衲衣裒天下工。 -- 出自宋·孫應時·胡元邁集句作宮詞二百求題跋為書兩章
- 野色供吟筆,秋光射衲衣。 -- 出自宋·危固·送僧歸西林院
- 扁舟欲流同誰載,破衲蒙頭近六旬。 -- 出自宋·薛嵎·漁村遠望因思槐逕弟同游之樂
- 梵譯通方語,林霜點衲衣。 -- 出自宋·薛嵎·素上人游方
- 竹影臨經案,松花點衲衣。 -- 出自宋·楊璇·詠西山廣福院二首
- 凈瓶遠貯湘潭水,片衲晴皮岳面霞。 -- 出自宋·趙文度·贈夢英大師
- 新椽插號營層止,老衲乘云閴足音。 -- 出自宋·朱乙午·端平乙未王正十月二日以官事宿祥云得五十六
- 憑誰寄書問常娥,征衲不來霜霰多。 -- 出自宋·鄒登龍·關山月
- 萬里煙城暮,相逢老衲衣。 -- 出自明·韓邦靖·飲興隆寺分韻
- 斷路迷行跡,驚湍濺衲衣。 -- 出自明·懶庵禪師·未歸
- 倪迂死后猶存畫,權衲圖來更有詩。 -- 出自明·史鑒·題僧畫(上有沈啟南題跋)
- 如以千丈縞,纏此兩衲足。 -- 出自明·孫作·喜晴
- 山齋寂寞臘初深,披衲朝朝聞梵音。 -- 出自明·萬表·山中酬唐太史見訪
- 罷酒尚寒色,頹然擁衲衣。 -- 出自明·吳夢旸·同周叔隱夜坐
- 寒爐煨芋留殘火,怪衲連云綴斷麻。 -- 出自明·雪梅和尚·贈住庵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