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在第9個字的詩句
衡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未知溟海大,不肯過衡陽。 -- 出自宋·陳師道·雁二首
- 中原有佳氣,不必到衡陽。 -- 出自宋·陳師道·住雁
- 孟德月明憂有絕,元衡日出事還生。 -- 出自當代·錢鐘書·題某氏集
- 牛羊自歸晚,燈火掩衡門。 -- 出自宋·張耒·村晚
- 君才宜柱石,我志老衡茅。 -- 出自宋·張耒·和葺西齋
- 閑坊遠市聲,終日掩衡門。 -- 出自宋·張耒·秋日喜楊介吉老寄藥
- 昔遇晁公淮水東,士衡已聽語如鐘。 -- 出自宋·張耒·依韻奉酬慎思兄夜聽誦詩見詠之作
- 曙華分碣石,秋色入衡陽。 -- 出自唐·楊巨源·上劉侍中
- 有時還獨醉,何處掩衡扉。 -- 出自唐·崔涂·樵者
- 西陵倘一吊,應有士衡文。 -- 出自唐·皇甫冉·送蕭獻士(一本題下有往鄴中三字)
- 物情棄疵賤,何獨顧衡闈。 -- 出自南北·范云·贈張徐州謖
- 秋山雖入望,猶不似衡茅。 -- 出自宋·寇準·夜懷寄友生
- 黃祖才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江夏
- 獻言中機會,數(shù)歲持衡鈞。 -- 出自唐·朱長文·次韻送毛正仲太博赴召
- 維舟坐近浦,悲風滿衡薄。 -- 出自宋·韓維·九月十日西湖席上得樂字
- 菊餐金顥露,蘚當水衡錢。 -- 出自宋·方岳·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 獨慚鶴山翁,健筆照衡宇。 -- 出自宋·方岳·上鶴山作圖書所扁
- 朝瀛洲暮艤湖濱,向衡麓尋詩,湘水尋春,澤國紉蘭,汀州搴若,誰為招魂,空目斷蒼梧暮云,黯黃陵寶瑟凝塵,世態(tài)紛紛,千古長沙,幾度詞臣 -- 出自元·盧摯·折桂令 長沙懷古
- 東風無厚薄,隨例到衡門。 -- 出自宋·真山民·新春
- 斷云流澗水,殘月照衡門。 -- 出自宋·釋斯植·東齋書事
- 道勝聊自慰,欣詠《衡門》詩。 -- 出自明·吳兆·秋日雜詩
- 藏瓶猶可撲,莫費水衡錢。 -- 出自宋·劉克莊·歲除即事十首
- 北未陟崧岱,南僅覽衡霍。 -- 出自宋·劉克莊·古意二十韻
- 聞說守侯留禰墨,水衡召拜必同時。 -- 出自宋·劉克莊·送君用侄判官
- 尖量太倉粟,爛鑄水衡錢。 -- 出自宋·劉克莊·即事十絕
- 楚尹三為禮未衰,湯衡五就欲持危。 -- 出自宋·周必大·晨起有感二首
- 絳縣人存疑甲子,論衡書就困庚辛。 -- 出自宋·周必大·王季海正言父宣義挽詞
- 山雞鳴菌閣,水霧入衡門。 -- 出自唐·儲光羲·題崔山人別業(yè)
- 陸機游洛日,文舉薦衡時。 -- 出自唐·貫休·送高九經(jīng)赴舉
- 春半梁山正落花,臺衡受律向天涯。 -- 出自唐·郎士元·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 承天四柱石,嶷若窺衡嵩。 -- 出自唐·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旋進歌詩,延英
- 航棧蠻琛紛絡繹,權(quán)衡選路不崎嶇。 -- 出自宋·黃公度·賀陸鹽允濟二首
- 貧賤勢易陵,動息要衡慮。 -- 出自宋·李呂·勉諸子
- 風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結(jié)花。 -- 出自唐·王貞白·仙巖二首
- 別館分涇渭,歸路指衡漳。 -- 出自唐·李敬玄·奉和別越王
- 雨多愁郢路,葉下識衡山。 -- 出自唐·李嘉祐·送韋侍御湖南幕府
- 文命力能平水土,阿衡功亦格皇天。 -- 出自宋·李師中·客有寫真者見予因以三詩贈之
- 端居憐象魏,遠意自衡嵩。 -- 出自宋·強至·題劉有方御藥翠巖亭
- 山形在眉睫,人意自衡嵩。 -- 出自宋·強至·羽師院假山
- 蕭然巾岸,引觴寄傲衡宇。 -- 出自宋·米友仁·念奴嬌·闌干倚處
- 才聞下湘水,早已過衡陽。 -- 出自宋·張栻·聞定叟弟已近適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輩往迎書
- 閱人冰鑒凈,遇事玉衡平。 -- 出自宋·吳泳·壽丞相慶七十五首
- 惟憐今夜月,依舊照衡門。 -- 出自宋·李新·月下
- 詩人易評量,忍使混衡斛。 -- 出自宋·陳東·詠桃花菊一章
- 昏然亟步武,快哉繞衡陋。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濯足瀟湘湄,瘦藤拄衡岳。 -- 出自宋·胡寅·示上封長老洪辯
- 樽俎笑談人不見,璣衡造化我無心。 -- 出自宋·李石·送虞樞密還朝
- 多情今夜月,送我到衡州。 -- 出自宋·陳從古·句
- 一覘鸞鶴姿,頗疑出衡茅。 -- 出自宋·李流謙·送宇文德濟解綿竹丞
- 誰知趙藺卿,復袖禰衡刺。 -- 出自宋·姜特立·施元用醉謁邑大夫胡公公暴風驟雨者也不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