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衡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棄官縱未歸東海,罷郡猶堪作水衡。 -- 出自宋·蘇軾·次韻楊次公惠徑山龍井水(龍井水洗病眼有效
- 忽悟嘆曰:吾南遷其速返乎,退之衡山之祥也。 -- 出自宋·蘇軾·臨城道中作(并引)
- 先生國論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權衡。 -- 出自宋·陸游·寄題周丞相平園
- 但余煙水無儔侶,堪笑沙鷗欲抗衡。 -- 出自宋·陸游·湖上作
- 暫到蜀城應計日,須知明主待持衡。 -- 出自唐·岑參·奉和杜相公發益昌
- 共君學取雪好處,平施萬物如權衡。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
- 紅皺曬檐瓦,--孟郊黃團系門衡。 -- 出自唐·韓愈·城南聯句
- 已有紫泥教詣闕,便應留住付鈞衡。 -- 出自宋·楊萬里·送廣帥秩滿之官丹陽二首
- 爾許中洲真後輩,與君顧渚敢連衡。 -- 出自宋·楊萬里·寄中洲茶與尤延之,延之有詩,再寄黃檗茶,
- 酒貲長苦欠經營,預給餐錢費水衡。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八首)
- 岑牟單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禰衡。 -- 出自唐·皮日休·襄州春游
- 遠謫勞君兩度行,復將文字試平衡。 -- 出自宋·蘇轍·次韻王適留別
- 何須更要經平子,清議従來貴士衡。 -- 出自宋·蘇轍·子瞻與長老擇師相遇于竹西石塔之間屢以絕句
- 何須更要經平子,清議從來貴士衡。 -- 出自宋·蘇轍·子瞻與長老擇師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間屢以絕句
- 奎章學士丹丘生,力能與丈相抗衡。 -- 出自元·王冕·柯博士畫竹
- 奎章學士丹丘生,力能與文相抗衡。 -- 出自元·王冕·柯博士畫竹
- 當還先生坐廊廟,悉引萬事歸繩衡。 -- 出自宋·曾鞏·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泉石篆
- 莫辭海畔留連久,須惜天涯故舊衡。 -- 出自宋·曾鞏·寄留交代元子發
- 鎮撫西南眾望傾,玉書天上輟持衡。 -- 出自宋·曾鞏·送趙資政
- 離堂莫起臨岐嘆,文舉終當薦禰衡。 -- 出自唐·權德輿·送正字十九兄歸江東醉后絕句
- 尋聞騎士梟黃祖,自是無人祭禰衡。 -- 出自唐·陸龜蒙·讀陳拾遺集
- 四百鸞皇羽翼成,高低輕重出權衡。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梅龍圖觀小錄
- 謀臣何處不知名,誰與留侯敢抗衡。 -- 出自宋·張耒·歲暮福昌懷古四首其二{張子房}
- 客館可應堪倒屣,蕪編曾不累懸衡。 -- 出自宋·毛滂·次韻曾公袞
- 永觀禹畫同文軫,更佇虞巡審量衡。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為政歌
- 莫說紛紛倒元佑,古來平國用阿衡。 -- 出自宋·蘇泂·存沒口號
- 先生文章正用世,殷盤周誥方爭衡。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君王孤立臣為朋,誰哉更問胡邦衡。 -- 出自明·李東陽·千金贈
- 長游清濟出中境,曷敢南向爭權衡。 -- 出自明·李東陽·長江行
- 平星轉作上臺星,獨運璇璣握玉衡。 -- 出自宋·曾豐·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
- 湖不多浮為所鎮,斗猶小退避其衡。 -- 出自宋·曾豐·望岳
- 凄涼帝子宅,浩蕩{右衤右爾}衡洲。 -- 出自宋·張俞·楚中作
- 用材不肯略疏賤,銖寸盡上天官衡。 -- 出自明·高啟·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 莫嫌身去依劉表,曾有人甘殺禰衡。 -- 出自宋·劉克莊·得曾景建書一首
- 何須更說郎官省,小卻猶當拜水衡。 -- 出自宋·劉克莊·餞鄉守宋監丞二首
- 有望臨人山泰華,無私待物器權衡。 -- 出自宋·曾幾·挽陳丞相
- 鱸魚斫鲙輸張翰,橘樹呼奴羨李衡。 -- 出自唐·鄭谷·漂泊
- 一代典謨資潤色,滿朝文物仰懸衡。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太僕錢少卿寄贈編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
- 我慚思澀同司馬,君患才多繼士衡。 -- 出自宋·王之道·和富公權宗丞十站
- 中天日月回金闕,南極星辰繞玉衡。 -- 出自元·傅若金·書南寧驛
- 尚將六郡金谷數,丐死萬一充虞衡。 -- 出自元·楊維楨·周鐵星
- 五字才將七字爭,為君聊敢試懸衡。 -- 出自唐·齊己·謝武陵徐巡官遠寄五七字詩集
- 楚外已甘推絕唱,蜀中誰敢共懸衡。 -- 出自唐·齊己·酬西蜀廣濟大師見寄
- 新竹將誰榷重輕,皎然評里見權衡。 -- 出自唐·齊己·寄吳拾遺
- 桑柘依依禾黍綠,可憐歸去是張衡。 -- 出自唐·齊己·春晴感興
- 難甘惡少欺韓信,枉被諸侯殺禰衡。 -- 出自唐·薛能·題后集
- 尚書洪范有皇極,春秋王道為權衡。 -- 出自宋·強至·通判國博中齋詩
- 吾若邶鄘甘退舍,君如秦楚正連衡。 -- 出自宋·吳則禮·次毛澤民曾公卷韻
- 政成何異徵黃霸,日接寧惟拜水衡。 -- 出自宋·陳造·到任交權州事筵致語口號
- 妙世文章凌賈馬,致君事業富姬衡。 -- 出自宋·廖剛·望江南/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