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在第10個(gè)字的詩句
衡在第一十個(gè)字的詩句
- 文通毫管醒來異,武帝衡蕪覺后香。 -- 出自唐·徐寅·夢
- 水於東江皆臣妾,山到衡陽無弟兄。 -- 出自宋·陳郁·倦游
- 有客嘲楊子,無人薦禰衡。 -- 出自宋·黃公度·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
- 誰能堯舜其君,遠(yuǎn)繼阿衡圣。 -- 出自宋·王之道·憶東坡
- 衡。 -- 出自宋·張?jiān)伞堌┫嗌?/a>
- 登高欲訪平安字,二月衡陽雁已回。 -- 出自元·傅若金·回雁峰
- 清波晃蕩荻花齊,徙倚衡門獨(dú)杖藜。 -- 出自清·吳嘉紀(jì)·九日寄徐式家
- 賢俊鸞棲棘,賓游馬佩衡。 -- 出自唐·蘇颋·題壽安王主簿池館
- 素汾千載傍吾家,常憶衡門對浣紗。 -- 出自唐·薛能·懷汾上舊居
- 世間唯有張通會,流向衡陽那得知。 -- 出自唐·劉商·懷張璪
- 璇璣體寬政,隆棟象端衡。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初春登樓即目應(yīng)詔
- 擲華山巨石以為點(diǎn),掣衡山陣云以為畫。 -- 出自唐·任華·懷素上人草書歌
- 豐功增閥閱,舊物取鈞衡。 -- 出自宋·強(qiáng)至·上知府張少卿
- 須知千載后,瞻仰重嵩衡。 -- 出自宋·范祖禹·司馬溫公挽詞五首
- 北湖不道無炊米,也向衡門貼畫雞。 -- 出自宋·吳則禮·元日
- 親言銘肺肝,盍師陶士衡。 -- 出自宋·陳造·戒飲三詩
- 乞言用龜監(jiān),履德均權(quán)衡。 -- 出自宋·李廌·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 云陽峰高七十一,欲與衡岳爭為雄。 -- 出自宋·李祁·題朱澤民山水
- 歸來趺坐舉其要,莫話衡廬與苕霅。 -- 出自宋·王灼·送祖月上人
- 元侯來作牧,后進(jìn)頼提衡。 -- 出自宋·林季仲·和梁守錢諸貢士
- 草迎云夢秋光去,帆帶衡陽曉色來。 -- 出自宋·馮時(shí)行·登岳陽樓
- 世乏君謨與桑苧,翻令衡鑒入殊鄰。 -- 出自宋·曹勛·余比出疆以茶遺館伴乃云茶皆中等此間於高麗
- 前夕放船湘□步,約到衡州來日午。 -- 出自宋·曹勛·泊冷水浦
- 何時(shí)蠟屐攜筇杖,來撥衡云一萬尋。 -- 出自宋·胡寅·和鐘漕汝強(qiáng)四首
- 恍憶游汴洛,都忘在湘衡。 -- 出自宋·胡寅·人日驚蟄前數(shù)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
- 僑寄家連楚,歸游岳背衡。 -- 出自宋·胡寅·過益陽
- 褒揚(yáng)看唾玉,輕重倚提衡。 -- 出自宋·仲并·鄭漕生辰
- 宸心方眷倚,行慶秉鈞衡。 -- 出自宋·仲并·韓侍郎
- 共高卞璧連城價(jià),肯使衡茅四壁空。 -- 出自宋·仲并·再用前韻答徐圣可
- 柳州老去腹寧饕,但喜衡陽紙價(jià)高。 -- 出自宋·仲并·翌日早起再用昨夕韻二丈
- 君家滄海賓初日,我戍衡山俯夕陽。 -- 出自宋·王之望·吳明可寄詩次韻為答
- 晉書定一付,一代聽權(quán)衡。 -- 出自宋·李流謙·送李仁甫運(yùn)判赴召三首
- 上前論賓客,豈但丞冰衡。 -- 出自宋·李流謙·送羅制參
- 故人再此相逢地,曉出衡門失舊愁。 -- 出自宋·姜特立·韓子師朝路為小人無禮去國再來婺女
- 重席侍經(jīng)幄,藻鑾持銓衡。 -- 出自宋·李洪·慶陵季文尚書休致會者三十一人各賦詩
- 立朝專論諫,為國總樞衡。 -- 出自宋·樓鑰·樞密謝公挽詞
- 與君齊年況同袍,只今衡門沒蓬蒿。 -- 出自宋·樓鑰·寄題吳漢英玩芳亭
- 瀟灑桐廬郡,文章陸士衡。 -- 出自宋·樓鑰·送內(nèi)弟汪作德赴建德主簿
- 此行得句須頻寄,直到衡陽有雁歸。 -- 出自宋·樓鑰·送胡巨濟(jì)宰湘潭
- 維仁必壽祉,稱德斯鈞衡。 -- 出自宋·廖行之·壽岳陽林倅
- 早晚扁舟會東下,莫占衡岳問歸程。 -- 出自宋·趙汝愚·句
- 淮南人物論,是亦一權(quán)衡。 -- 出自宋·趙蕃·贈劉進(jìn)父監(jiān)廟四首
- 傍陳漆園書,立參輿倚衡。 -- 出自宋·趙蕃·重賦畏知寓齋
- 詩書舊學(xué)渾忘卻,夢寐衡祠放得歸。 -- 出自宋·趙蕃·送京運(yùn)使赴召二首
- 半年未有音書至,未過衡陽雁已回。 -- 出自宋·趙蕃·初見梅懷玉山友弟
- 我行政依劉,君言將入衡。 -- 出自宋·趙蕃·次韻和答周伯壽送行
- 空云梅嶺有驛使,可奈衡陽無雁行。 -- 出自宋·趙蕃·久不聞表叔張平子安否覓使寄此
- 諸公多好句,老子敢爭衡。 -- 出自宋·趙蕃·題龍州亭
- 久自知潘令,經(jīng)曾薦禰衡。 -- 出自宋·葉適·送潘景參
- 一朝歸禁近,再歲即鈞衡。 -- 出自宋·曹彥約·同知樞密程公挽章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