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第7個字的詩句
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醉鄉路穩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 出自宋·蘇軾·哨遍·睡起畫堂
- 迎客西來送客行。 -- 出自宋·蘇軾·南鄉子 送述古
- 衰翁送客水邊行,沙襯馬蹄烏帽點。 -- 出自宋·蘇軾·送別
-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 出自宋·蘇軾·新城道中二首
-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 出自宋·蘇軾·新城道中二首
- 去去徑猶菊,行行田欲蕪。 -- 出自宋·蘇軾·歸去來集字十首
- 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 -- 出自宋·蘇軾·別歲
-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 出自宋·蘇軾·清遠舟中寄耘老
- 二年三過君,此行真得得。 -- 出自宋·蘇軾·岐亭五首
- 風乎懸瀑下,卻行詠而歸。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十四日,自寶雞行至虢。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先帝膺符命,行宮畫冕旒。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滔滔滿四方,我行竟安之。 -- 出自宋·蘇軾·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
- 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陜州
- 君意已吳越,我行無去留。 -- 出自宋·蘇軾·用前韻再和霍大夫
- 古寺長廊院院行,此軒偏慰旅人情。 -- 出自宋·蘇軾·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游戲馬臺書西軒壁兼
- 竹杖芒鞋取次行,下臨官道見人情。 -- 出自宋·蘇軾·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游戲馬臺書西軒壁兼
- 李子冰玉姿,文行兩清淳。 -- 出自宋·蘇軾·送襄陽従事李友諒歸錢塘
- 嗟我久病狂,意行無坎井。 -- 出自宋·蘇軾·潁州初別子由二首
- 地坐略少長,意行無澗岡。 -- 出自宋·蘇軾·竹間亭小酌懷歐陽叔弼季默呈趙景貺陳履常
- 俯仰凌倒景,龍行逸如神。 -- 出自宋·蘇軾·古風?此秦觀詩?
- 鹿門有月樹下行,虎溪無風舟上宿。 -- 出自宋·蘇軾·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此詩為黃庭堅作?
- 籃輿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曠平。 -- 出自宋·蘇軾·宿海會寺
- 上宛夭桃自作行,劉郎去后幾回芳。 -- 出自宋·蘇軾·刁景純賞瑞香花憶先朝侍宴次韻
- 后有八匹飲且行,微流赴吻若有聲。 -- 出自宋·蘇軾·韓干馬十四匹
- 北上難陪驥,東行且趁船。 -- 出自宋·蘇軾·至真州再和二首
- )躬持牛酒勞行役,無復杞菊嘲寒慳。 -- 出自宋·蘇軾·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
- 風浪忽如此,吾行欲安歸。 -- 出自宋·蘇軾·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
-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須。 -- 出自宋·蘇軾·虎兒
- 細書千紙雜真行,新音百變口如鶯。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劉涇
- 自薦雖云數,留行終不果。 -- 出自宋·蘇軾·送蔣穎叔帥熙河
- 又不學哥舒橫行西海頭,歸來羯鼓打涼州。 -- 出自宋·蘇軾·東陽水樂亭(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
- 少年鞍馬勤遠行,臥聞龁草風雨聲,見此忽思短策橫。 -- 出自宋·蘇軾·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
- 蹄間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 出自宋·蘇軾·戲書李伯時畫御馬好頭赤
- 漏盡雞號厭夜行,年來小器溢瓶罌。 -- 出自宋·蘇軾·次韻楊次公惠徑山龍井水(龍井水洗病眼有效
- 壯士悲歌淚萬行。 -- 出自宋·蘇軾·沿流館中得二絕句
-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 出自先秦·詩經·東山
- 心之憂矣,聊以行國。 -- 出自先秦·詩經·園有桃
-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四牡騑騑,六轡如琴。 -- 出自先秦·詩經·車舝
-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 -- 出自·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 出自唐·杜甫·兵車行
- 納納乾坤大,行行郡國遙。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 出自唐·杜甫·垂老別
- 南伯從事賢,君行立談際。 -- 出自唐·杜甫·樊二十三寺御赴漢中判官
- 吾輩碌碌飽飯行,風后力牧長回首。 -- 出自唐·杜甫·可嘆
- 誰能叫帝閽,胡行速如鬼。 -- 出自唐·杜甫·塞蘆子
- 睿想丹墀近,神行羽衛牢。 -- 出自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 麒麟圖畫鴻雁行,紫極出入黃金印。 -- 出自唐·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 喚起搔頭急,扶行幾屐穿。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良會苦短促,溪行水奔注。 -- 出自唐·杜甫·送高司直尋封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