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行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羈愁難盡遣,行坐一低眉。 -- 出自唐·方干·客行
- 仙舟仙樂醉行春,上界稀逢下界人。 -- 出自唐·方干·陪胡中丞泛湖
- 此時(shí)門巷無行跡,塵滿尊罍誰得知。 -- 出自唐·方干·雪中寄李知誨判官
- 一曲驪歌兩行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 出自唐·方干·衢州別李秀才
- 功成猶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塵。 -- 出自唐·方干·獻(xiàn)王大夫二首
- 分明記得曾行處,只欠猿聲與鳥啼。 -- 出自唐·方干·題畫建溪圖
- 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 出自唐·方干·贈(zèng)詩僧懷靜(一作觀)
- 此時(shí)明徑無行跡,唯望徽之問寂寥。 -- 出自唐·方干·敘雪寄喻鳧(一作杜荀鶴)
-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mèng)到江南身旅羈。 -- 出自唐·方干·旅次洋(一作揚(yáng))州寓居郝氏林亭
- 百花香氣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 出自唐·方干·東陽道中作(一作寒食日)
- 及溜飄淪日,行宮寂寞時(shí)。 -- 出自唐·貫休·讀玄宗幸蜀記
- 冬暮雨霏霏,行人喜可稀。 -- 出自唐·貫休·送黃賓于赴舉
- 車渠地?zé)o塵,行至瑤池濱。 -- 出自唐·貫休·夢(mèng)游仙四首
- 況絳之牧,文行炳潔。 -- 出自唐·貫休·送崔使君
- 所思不可見,行雁在青霄。 -- 出自唐·貫休·秋晚泊石頭驛有寄
- 杜宇聲聲急,行行楚水濆。 -- 出自唐·貫休·別盧使君
- 道無裨政化,行處傲孤云。 -- 出自唐·貫休·別盧使君
- 雁雁葉紛紛,行人豈易聞。 -- 出自唐·貫休·送人歸夏口
- 賃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 出自唐·貫休·送鄭準(zhǔn)赴舉
- 畏天之命復(fù)行行,芙蓉為衣勝絁絹。 -- 出自唐·貫休·送張拾遺赴施州司戶
- 善為爾諸身,行為爾性命。 -- 出自唐·貫休·續(xù)姚梁公坐右銘
- 彈指不可論,行恩卻遭刺。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臥者渠自臥,行者渠自行。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唯當(dāng)鬒發(fā)時(shí),行住須努力。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住不安釜灶,行不赍衣裓。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邪路不用行,行之枉辛苦。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手風(fēng)慵展一行書,眼暗休尋九局圖。 -- 出自唐·韓偓·安貧
- 后園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蕪又折花。 -- 出自唐·韓偓·詠手
- 參差西北數(shù)行雁,寥落東方幾片云。 -- 出自唐·韓偓·山驛
- 息慮狎群鷗,行藏合自由。 -- 出自唐·韓偓·息慮
- 江城曛黑人行絕,唯有啼烏伴夜碪。 -- 出自唐·韓偓·曛黑
- 安排諸院接行廊,外檻周回十里強(qiáng)。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寂寞荻花空,行人別無數(shù)。 -- 出自唐·皎然·奉同顏使君真卿送李侍御萼,賦得荻塘路
- 西方真人為行密,臂上記珠皎如日。 -- 出自唐·皎然·水精數(shù)珠歌
- 吾亦聊自得,行禪荷輕策。 -- 出自唐·皎然·妙喜寺高房期靈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 影孤長不出,行道在寒云。 -- 出自唐·皎然·秋居法華寺下院望高頂贈(zèng)如獻(xiàn)上人
- 看心水磬后,行道雨花間。 -- 出自唐·皎然·寄報(bào)德寺從上人(鼓吹山在寺西)
- 論出不蓋,謨行不紆。 -- 出自唐·來鵠·圣政紀(jì)頌
- 故人勞見愛,行客自無憀。 -- 出自唐·郎士元·朱方南郭留別皇甫冉(一作皇甫冉詩:潤州南
- 瑤姬不可見,行雨在高丘。 -- 出自唐·李群玉·云安
- 野堂吟罷獨(dú)行行,點(diǎn)水微微凍不鳴。 -- 出自唐·羅鄴·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 此地終朝有行客,無人一為棹扁舟。 -- 出自唐·羅鄴·嘉陵江
- 屏掩斷香飛,行云山外歸。 -- 出自唐·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 望望惜春暉,行行猶未歸。 -- 出自唐·上官儀·八詠應(yīng)制二首
- 為君三日廢行程,一縣官人是酒朋。 -- 出自唐·施肩吾·旅次文水縣喜遇李少府
- 琵琶洲上人行絕,干越亭中客思多。 -- 出自唐·施肩吾·宿干越亭
- 孤驛瘴煙重,行人巴草秋。 -- 出自唐·于鵠·送遷客二首
- 晚來因廢卷,行藥至西城。 -- 出自唐·于良史·閑居寄薛華
- 濩落悲無成,行登薊丘上。 -- 出自唐·張謂·同孫構(gòu)免官后登薊樓
- 別路逢霜雨,行營對(duì)雪云。 -- 出自唐·張謂·餞田尚書還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