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第9個字的詩句
血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 出自宋·高翥·清明日對酒
- 對山河百二,淚痕沾血。 -- 出自宋·王清惠·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 漢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 出自唐·汪遵·詠北海
-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 出自··
- 短后掬豹裘,猶濺猩血濕。 -- 出自宋·蘇軾·贈狄崇班季子
- 閭閻嫠婦亦何如,瀝血投書干記室。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龍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稱獻于此。 -- 出自唐·杜甫·沙苑行
- 烽舉新酣戰,啼垂舊血痕。 -- 出自唐·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
- 井屋有煙起,瘡痍無血流。 -- 出自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 爾惟外曾孫,倜儻汗血駒。 -- 出自唐·杜甫·別張十三建封
- 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 出自唐·杜甫·白帝城最高樓
- 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 -- 出自宋·辛棄疾·蘭陵王·恨之極
-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 -- 出自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 何處春暄來,微和生血氣。 -- 出自唐·白居易·春寢
- 誓從斷臂(一作葷)血。 -- 出自唐·王維·謁璿上人(并序)
- 麴麈蘸岸波初漲,猩血團枝色已深。 -- 出自宋·陸游·春陰
- 面顏日瘦口眼大,氣血頓衷須發獰。 -- 出自宋·陸游·雜興六首
- 既省課童奴,亦以平血氣。 -- 出自宋·陸游·冬日齋中即事
- 天不使諸儒為戰國血,又不使六藝為亡秦灰,豁如盲瞽見皦日,快若聾聵聞春雷,插空泰華起突兀,垂天云漢森昭回。 -- 出自宋·陸游·讀書雜言
- 至今磊落人,淚盡以血續。 -- 出自宋·陸游·聞虜亂次前輩韻
- 鴨頭綠漲池平岸,猩血紅深杏出墻。 -- 出自宋·陸游·小園花盛開
- 流塵冉冉琴誰鼓,漬血斑斑劍不磨。 -- 出自宋·陸游·琴劍
-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 -- 出自唐·杜牧·杜鵑
-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 出自唐·李賀·秋來
- 天教胡馬戰,曉云皆血色。 -- 出自唐·李賀·感諷六首
-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 -- 出自唐·李賀·浩歌
- 瓦亦自破碎,豈但我血流。 -- 出自宋·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 或橫潰解散,如尸僵血喋。 -- 出自宋·王安石·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 精神流離肝肺絕,眥血被面無時曦。 -- 出自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
- 白頭反哺秦烏側,流血思歸蜀鳥前。 -- 出自宋·王安石·張劍州至劍一日以親憂罷
- 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 出自唐·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 苔文半滅荒土蝕,戰血曾經野火燒。 -- 出自宋·歐陽修·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
- 嗟予自少多邅回,氣血未衰心已艾。 -- 出自宋·秦觀·夜坐懷莘老司諫
- 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 -- 出自唐·溫庭筠·馬嵬驛
- 持璞自枕頭,淚痕雙血漬。 -- 出自唐·元稹·雜曲歌辭·出門行
- 雌一守命門,回九填血腦。 -- 出自唐·元稹·和樂天贈吳丹
- 無言欹枕,帳底流清血。 -- 出自宋·周邦彥·滿路花/促拍滿路花
- 永懷羊與左,重義逾血屬。 -- 出自宋·周邦彥·過左伯桃羊角哀墓
- 向南陽阡上,滿襟有血。 -- 出自宋·文天祥·滿江紅 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后山
- 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 出自宋·文天祥·滿江紅 代王夫人作
- 挽首北去明妃淚,啼血南飛望帝魂。 -- 出自宋·文天祥·和中齋韻
- 夜靜吳歌咽,春深蜀血流。 -- 出自宋·文天祥·長溪道中和張自山韻
- 稽首望南拜,著此泣血篇。 -- 出自宋·文天祥·高沙道中
- 膽為隳肝竭,心因瀝血枯。 -- 出自唐·李紳·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 遙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 -- 出自宋·黃庭堅·寄余干徐隱甫
- 秦君銳本學,驥子已血汗。 -- 出自宋·黃庭堅·晁張和答秦覯五言予亦次韻
- 鷫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帶鄰翁無。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子瞻以紅帶寄王宣義
- 揮兵取其元,模糊腥血紅。 -- 出自宋·蘇轍·郭綸
- 天子玉檻折,將軍丹血流。 -- 出自唐·盧照鄰·詠史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