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第7個字的詩句
血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青山幾點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嬌嬈。 -- 出自·沈祖棻·高陽臺 訪媚香樓遺址
- 苦哉千萬人,流血成丹川。 -- 出自唐·顧況·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
- 碧鮮似染萇弘血,蜀帝城邊子規(guī)咽。 -- 出自唐·顧況·露青竹杖歌
- 翠云舒作葉,碧血染為竿。 -- 出自宋·宋祁·新筍成竹
- 山河分裂流戰(zhàn)血,積骨被野號豺狼。 -- 出自宋·張耒·和陳器之詩四首·朝應天:應天寺有五圣御容
- 六驥悲鳴足流血,騎騾遺事一酸辛。 -- 出自宋·張耒·蕭朝散惠石本韓干馬圖馬亡后足
- 青衫居士斷葷血,一榻蕭然如在山。 -- 出自宋·張耒·效白體贈楊補之
-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 出自近代·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
- 英靈渴欲飲戰(zhàn)血,也如塊磊需酒澆。 -- 出自近代·秋瑾·紅毛刀歌
- 誓心清塞色,斗血雜沙光。 -- 出自唐·楊巨源·贈鄰家老將
- 托君休洗蓮花血,留記千年妾淚痕。 -- 出自唐·李益·過馬嵬
- 唯有太平方寸血,今朝盡向隗臺傾。 -- 出自唐·秦韜玉·投知己
- 割剝赤子身,飲血肥皮膚。 -- 出自宋·王令·夢蝗
- 安用作盤供歃血,也勝為缽困催詩。 -- 出自宋·陳與義·某竊慕東坡以鐵拄杖為樂全生日之壽今以大銅
-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 出自唐·雍陶·聞杜鵑二首
- 勇趁軍聲曾汗血。 -- 出自宋·張炎·清平樂·轡搖銜鐵
- 桃花滟滟歌成血,蘭炷漫漫火送寒。 -- 出自明·袁宏道·古荊篇
- 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 出自唐·武則天·從駕幸少林寺
- 那令不知休,泣血經(jīng)世世。 -- 出自唐·鮑溶·子規(guī)
- 浮埃積蓬鬢,流血在麻衣。 -- 出自唐·耿湋·題孝子陵
- 三年化為碧,是血本來紅。 -- 出自宋·蘇泂·寓言二首
- 積尸川沒岸,流血野無塵。 -- 出自唐·姚合·劍器詞三首
- 積尸成坡陀,凍血凝洛澤。 -- 出自明·宋濂·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
- 室中宴坐絕葷血,扃沄不許他人抽。 -- 出自明·宋濂·天麥毒行
- 虎皮蒙鬼蜮,龍血混玄黃。 -- 出自清·梁啟超·壯別
- 江河填滿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誤。 -- 出自宋·蘇洵·昆陽城
- 騰拿三日夜,灑血四十里。 -- 出自宋·白珽·題斬蛟橋
- 兩字功名添熱血,半生知已有殊恩。 -- 出自清·李鴻章·赴試途中有感
- 丞相馬前人蹀血,病牛何足累陰陽。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丙吉
- 中央寸土才無血,沃日澆天瓠子河。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武帝
- 御衣炯炯嵇生血,不似王生淚著枝。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嵇紹
- 孔碩其俎,薦此血毛。 -- 出自隋·佚名·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 江心火雜魚龍血,我脫身來君莫論。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和中遠以予真州江上遭巨寇脫身感事作
- 炎天陸運枯膏血,累月肩擔摧骨筋。 -- 出自宋·徐元杰·送郡守
- 不道有身皆有血,豈應知我不知人。 -- 出自宋·徐元杰·詠以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刻印章詩
- 枝頭杜宇啼成血。 -- 出自宋·劉克莊·憶秦娥·游人絕
- 浪云擇地蹈,濡血在山前。 -- 出自宋·劉克莊·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 情知淚是衰翁血,更為童烏滴數(shù)行。 -- 出自宋·劉克莊·悼阿駒七首
- 穹廬山蹀完顏血,露布新函守緒頭。 -- 出自宋·劉克莊·端嘉雜詩二十首
- 玉追琢天肖汝,血模糊物敗之。 -- 出自宋·劉克莊·臘月二十二夜漏下數(shù)刻小飲徑醉坐小合睡傍無
- 憫忠親以舌舐血,罵賊尸猶爪透拳。 -- 出自宋·劉克莊·錄顏魯公事
- 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 -- 出自唐·李涉·寄河陽從事楊潛
- 杜鵑望帝魂,啼血何囂囂。 -- 出自宋·徐璣·水仙花篇
- 音容今遂已,清血為公潸。 -- 出自宋·文同·張林宗司勲挽詩三首
- 丹心渾未化,碧血已先成。 -- 出自宋·謝翱·書文山卷后
- 孤臣臺閣舊,淚血灑春風。 -- 出自宋·周必大·高宗皇帝挽詞二首
- 上流屠鯨鯢,流血一川雨。 -- 出自宋·洪咨夔·大云寺同王翚父晚歸
- 河流三舍盡人血,城闔四門無灶煙。 -- 出自宋·洪咨夔·聞山陽夏全之變
- 元氣付一錮,膏血供百須。 -- 出自宋·洪咨夔·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
- 激昂白刃前,濺血下沾巾。 -- 出自唐·賈至·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