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9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卻尋當年舊夢,來使蜀東川。 -- 出自宋·魏了翁·八聲甘州·記幡然
- 謹厚傳燕國,寬和似蜀公。 -- 出自宋·魏了翁·費華文挽詩二首
- 漢淮赤地不知里,巴蜀青天更上頭。 -- 出自宋·魏了翁·次王萬里愁霖
- 算移更千里,遠從西蜀。 -- 出自宋·林正大·滿江紅·寂寞江城
- 獵德恢天綱,充庭詫蜀珍。 -- 出自宋·程公許·送別長翁制干制赴審察
- 宸極拱朝幘,曉星看蜀珍。 -- 出自宋·程公許·送成都卒黎德升赴召崔侍郎薦士召者五人三首
- 擎天磔柱瞿唐險,保蜀夫模陣石奇。 -- 出自宋·陽枋·赴大寧司理贄俞帥
- 治齊固有曹參逸,理蜀寧無諸葛勞。 -- 出自宋·吳潛·曉兒輩
- 嘆平生蹤跡,荊淮嶺蜀,多少間關。 -- 出自宋·李曾伯·八聲甘州·數年來
- 屈指吾翁,恰八年荊蜀。 -- 出自宋·李曾伯·醉蓬萊·是人生好處
- 曾向錢塘住,聞鵑憶蜀鄉。 -- 出自宋·家鉉翁·寄江南故人
- 曾向錢唐住,聞鵑憶蜀鄉。 -- 出自宋·家鉉翁·寄江南故人
- 四世三公氈復舊,況蜀珍、先已登廊廟。 -- 出自宋·姚勉·賀新郎·唱徹陽關調
- 有淚盈衣巾,舉頭聞蜀鳥。 -- 出自宋·董嗣杲·過新橋
- 望日朝天闕,披云過蜀山。 -- 出自唐·趙宗儒·和黃門武相公詔還題石門洞
- 今來卻笑臨邛客,入蜀空馳使者車。 -- 出自唐·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鎮揚州
- 煉句貽箱篋,懸圖見蜀岷。 -- 出自唐·周賀·投江州張郎中
- 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 -- 出自唐·張蠙·送友尉蜀中
- 翠竹雕羌笛,懸藤煮蜀箋。 -- 出自唐·黃滔·壺公山古老相傳右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
- 值春游子憐莼滑,通蜀行人說鲙甜。 -- 出自唐·李洞·曲江漁父
- 通吳白浪寬圍國,倚蜀青山峭入天。 -- 出自唐·李洞·斃驢
-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吳似等閑。 -- 出自唐·李九齡·讀三國志
- 寶相為嘉號,移根自蜀都。 -- 出自宋·李昉·寶相花上秘閣侍郎并獻惡詩一首
- 東觀時閑暇,還修喻蜀書。 -- 出自唐·徐鉉·送史館高員外使嶺南
- 東觀時間暇,還修喻蜀書。 -- 出自唐·徐鉉·送史館高員外使嶺南
- 樹色圍荊壘,江聲瀉蜀津。 -- 出自宋·宋庠·送譚秘校赴江陵理曹掾先過衡陽別墅
- 春霰霽征涂,離人向蜀初。 -- 出自宋·宋庠·送太常魚博士通守漢州
- 水有瀟湘色,猿同巴蜀聽。 -- 出自宋·陶弼·過蒼梧
- 帶雨登閩嶠,因□想蜀碑。 -- 出自宋·項安世·紹興送妻弟任縣尉歸邵武二首
- 度夏留巴國,開秋迓蜀船。 -- 出自宋·項安世·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 辭家上馬消一日,去蜀題橋今七年。 -- 出自宋·項安世·送著作范禮部知彭州
- 江源與海通,吳會與蜀違。 -- 出自宋·陳傅良·送范憲東叔帥潼川四首
- 傾需寵易妒亦速,巴蜀寄宦甌閩游。 -- 出自宋·張镃·陸編修送月石硯屏
- 朝廷議論如春雨,吳蜀人才似夕陽。 -- 出自宋·樂雷發·代送徐侍郎赴召
- 問遠誰當行,太守臨蜀中。 -- 出自宋·孔武仲·送林子中知成都
- 豺狼當道生何益,洛蜀紛爭死豈休。 -- 出自近代·陳去病·哭鈍初
- 歲月帆檣去,山川楚蜀分。 -- 出自宋·查簽·訪功黃遺墨
- 夫豈忘故都,崎嶇巴蜀中。 -- 出自宋·晁公溯·題先生廟
- 光茫候躔次,始見入蜀星。 -- 出自宋·晁公溯·送鮮于運使西歸
- 取君池中魚,酌此膾蜀姜。 -- 出自宋·晁公溯·比以酒餉師伯渾辱詩為謝今次韻
- 江湖草樹不相識,吳蜀舟車秪自忙。 -- 出自宋·陳謙·鄂州南樓
- 南園曉色迷蝴蝶,西蜀風光怨杜鵑。 -- 出自宋·陳襄·春日書事
- 城中新友須相覓,西蜀遺儒解草玄。 -- 出自宋·戴表元·送旨上人西湖并寄鄧善之
- 拜受起潸然,為上有蜀字。 -- 出自宋·高斯得·蜀酒
- 強敵乘釁起,垂涎睨蜀疆。 -- 出自宋·郭印·吊張道從
- 夔子巴峽沖,風物異蜀境。 -- 出自宋·郭印·夔州
- 豈惟二江獨,意恐兩蜀稀。 -- 出自宋·何耕·靈谿賦雙流郭信可隱居
- 會稽夫子馀詩禮,巴蜀君平舊典型。 -- 出自宋·李長沙·贈談命嚴叔寓
- 異有出戎夷,遠或傳蜀吳。 -- 出自宋·李復·種菜
- 月影碎荊玉,波紋緯蜀羅。 -- 出自宋·李覯·池亭小酌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