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6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顏色定應西蜀品,馨香不減上林枝。 -- 出自宋·陳襄·次韻李學士勾院海棠
- 沉冥清遠雨蜀莊,人間勢利本不忙。 -- 出自宋·鄧忠臣·敬次無咎來韻抒寫素懷兼呈文潛天啟伯時仲遠
- 漢庭悲賈傅,蜀學祀文翁。 -- 出自宋·度正·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齋先生吳公
- 萬里間關辭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 -- 出自宋·馮開元·和榴皮題壁韻
- 大斾先時辭蜀道,短轅何日見京塵。 -- 出自宋·高惟幾·送鈐轄館使王公
- 南陽結廬,西蜀焚棧。 -- 出自宋·黃甲·對酒
- 太行摧車險,蜀道登天危。 -- 出自宋·黃彥平·樂府雜擬
- 芳樹高低啼蜀魄,朝云濃淡極巴天。 -- 出自宋·焦宗古·句
- 狼荒極海壖,蜀江出荊渚。 -- 出自宋·李復·送章發運楶
- 五載棲棲客蜀郡,騎驢日候平安信。 -- 出自宋·劉應時·讀放翁劍南集
- 大貧得隴望蜀,小貧取熊兼魚。 -- 出自宋·陸文圭·題訌捕雀圖
- 英詞從此偏蜀道,迥出塵表無纖緇。 -- 出自宋·錢鍪·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中興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國封鼎峙。 -- 出自宋·沈繼祖·上章帥侍郎
- 題柱未期歸蜀國,系船長得傍蘆花。 -- 出自宋·釋紹嵩·貽康兼善
- 因甚如此,閩蜀同風。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濃淡名花產蜀鄉,半含風露浥新妝。 -- 出自宋·宋光宗·會僚屬賞海棠偶有題詠
- 風教已興三蜀靜,干戈載戢萬方安。 -- 出自宋·宋孝宗·送虞丞相撫蜀
- 風壤江山吳蜀道,功名人物漢唐碑。 -- 出自宋·孫應時·和吳斗南
- 為言聽我語,蜀氏初頑囂。 -- 出自宋·王日翚·云安監勸學詩
- 閶闔入云端,蜀天方阻修。 -- 出自宋·王遂·送李果州歸蜀
- 丁寧使者市蜀錦,恍惚異味來如期。 -- 出自宋·王洋·鄭吏部設川饌招客戲成長言呈諸丈
- 楚山連白帝,蜀道控烏蠻。 -- 出自宋·吳景·句
- 晚月荒山啼蜀帝,夕陽高樹咽齊娥。 -- 出自宋·吳龍翰·別吳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
- 卻恨韶華偏蜀土,更無顏色似川紅。 -- 出自宋·吳中復·江左謂海棠為川紅
- 夾徑兩崖幾蜀道,沿流十度異貪泉。 -- 出自宋·徐時·石門題壁
- 越主朝汴宮,蜀客盡吳語。 -- 出自宋·楊棟·凈土寺追和東坡韻
- 齊人思爽鳩,蜀人哀杜鵑。 -- 出自宋·楊雯·宋武帝廟
- 毛子罵吳曦,蜀山渺孤憤。 -- 出自宋·葉述·毛希元隱居廬山臥龍瀑
- 四海繁華一蜀都,君王謀帥意渠渠。 -- 出自宋·喻良能·送陳給事帥四川
- 萬里攜來自蜀州,老僧珍重許誰求。 -- 出自宋·喻良能·老僧攜筇竹杖來試就求之欣然舉以見贈
- 最羨巴童并蜀客,飽看日月去還歸。 -- 出自宋·袁說友·過洞庭
- 戊午新芽上蜀江,表情未有敢先嘗。 -- 出自宋·袁說友·饋春茶天制司屬官
- 共慶兩蘇離蜀道,從今二宋到神京。 -- 出自宋·袁說友·送惠補之昆仲秋試
- 萬里西舟今蜀境,安流到此莫辭杯。 -- 出自宋·袁說友·銅鐵堆
- 未促相如歸蜀道,翻令汲黯去淮陽。 -- 出自宋·曾極·送真泉州
- 嘉定間關全蜀險,端平倉卒護鄉城。 -- 出自宋·翟龕·崔清獻公祠堂落成
- 碧玉蔀中藏蜀錦,東吳宮裹鎖西施。 -- 出自宋·張浩·詠未開牡丹贈李氏
- 家本樊川老蜀都,世家冠劍豈寒儒。 -- 出自宋·張及·贈杜鼎升
- 仙鳳傳香留蜀國,夜龍銜燭上蓬萊。 -- 出自宋·張正己·上元口號
- □玉四蹄諳蜀棧,立錐雙耳認胡笳。 -- 出自明·顧應時·題馬
- 春水看消巴蜀雪,桃花游遍武陵溪。 -- 出自明·居節·子建自楚歸過訪
- 假節何年使蜀川,宿期空老霅溪邊。 -- 出自明·夢蘇道人·別后歌麗制不覺引滿大醉醉中成四絕句奉納
- 誰歌太白《蜀道難》,和我靈均《遠游》賦。 -- 出自明·孫蕡·發忠州
- 不用安妃裁蜀錦,銖衣多剪赤城霞。 -- 出自明·屠瑤瑟·游仙曲(三首)
- 夜奏鳳凰調蜀女,朝圖蛺蝶學滕王。 -- 出自明·王稚登·寄蔣長康
- 吳沼尚無虞,蜀天底須諲。 -- 出自明·吳寬·次韻啟南淫雨
- 楚云輕掩冉,蜀錦碎參差。 -- 出自明·薛蕙·紫薇
- 白帝至今啼蜀魄,蒼梧何處吊湘君。 -- 出自明·曾烜·舟至辰陵磯與楚百戶等言別
- 流蘇垂裊娜,蜀綺疊陂陀。 -- 出自明·張璨·惱公詩題游春士女圖
- 北塞春風啼蜀魄,西湖夜月照瑤箏。 -- 出自明·朱靜庵·吳山懷古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