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6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愿還太平舊蜀。 -- 出自宋·李曾伯·大?
- 百世幾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風。 -- 出自宋·李曾伯·壽應茶馬
- 景山書來說蜀珍,與吾氣象清而真。 -- 出自宋·趙汝騰·送眉山孫夢得從饒伯輿李純父學
- 太乙昨傳當蜀道,文昌今喜尚江西。 -- 出自宋·姚勉·贈朱五星
- 楚天時臥鼓,蜀道日飛芻。 -- 出自宋·蒲壽宬·送清老弟歸荊湖幕
- 棧道縈紆如蜀路,我夢曾游定何處。 -- 出自宋·趙文·海山圖二首
- 淮云收雨去,蜀鳥失春啼。 -- 出自宋·董嗣杲·出德化門外
- 一老雙丫離蜀久,西窗掩定讀參同。 -- 出自宋·董嗣杲·崇真道院
- 岷河源涉屢,蜀甸途行慣。 -- 出自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
- 巴嶺云外沒,蜀江天際流。 -- 出自唐·武元衡·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十二韻之作
- 旅情方浩蕩,蜀魄滿林啼。 -- 出自唐·武元衡·夕次潘山下
- 漢官新組綬,蜀國舊煙蘿。 -- 出自唐·武元衡·送李正字之蜀
- 北客今朝出蜀門,翛然領得入時魂。 -- 出自宋·歐陽詹·出蜀門
- 邊兵不敢窺蜀塞,至今恃此為金湯。 -- 出自宋·王炎·送吳司令知金州
- 掛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 -- 出自唐·裴休·贈黃蘗山僧希運
- 楚客抱離思,蜀琴留恨聲。 -- 出自唐·李昌符·送琴客
- 采茗早馳三蜀使,看花甘負五侯期。 -- 出自唐·徐夤·斷酒
- 五色大云凝蜀郡,幾般妖氣撲神州。 -- 出自唐·徐夤·聞長安庚子歲事
-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臥時。 -- 出自唐·李洞·感知上刑部鄭侍郎
-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 出自唐·李洞·聞杜鵑
- 如此未曾息,蜀山終冀平。 -- 出自唐·于鄴·涂中作(一作出門)
- (敬之甥雍陶,蜀川上第后,薄于親友,不寄書。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lián)句
- 江客不曾知蜀路,旅魂何處訪情人。 -- 出自唐·清江·喜嚴侍御蜀還贈嚴秘書
- 長弓短度箭,蜀馬臨階騙。 -- 出自唐·張元一·嘲武懿宗
- 能不改、只有蜀江邊,青山色。 -- 出自元·李齊賢·滿江紅 相如駟馬橋
- 得隴且休望蜀,南山臥、白額黃班。 -- 出自元·白華·滿庭芳 示劉子新 永樂大典卷一萬三千三百四
- 老我不樂思蜀都,人言嵩陽好隱居。 -- 出自元·虞集·張令鹿門圖
- (明知臨安縣蜀人楊琳別筑亭摹刻東坡像并列己像于右今與三休亭皆傾圮)入憩僧堂飽蔬筍,辟谷少年解供養(yǎng)。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 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 -- 出自宋·田錫·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
- 袁公憂漢室,蜀客問湘累。 -- 出自宋·宋庠·見白發(fā)有感
- 武昌尊庾亮,蜀郡樂文翁。 -- 出自宋·石介·留守待制視學
- 蜀山險可升,蜀道高可緣。 -- 出自宋·石介·蜀道自勉
- 五谷無種處,蜀民土田窄。 -- 出自宋·石介·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
- 無吳之險,無蜀之艱。 -- 出自宋·石介·宋頌九首·圣文
- 興山在何處,蜀道難且長。 -- 出自宋·黃庶·送同年張明遠之興州掾
- 蘄簟方敢友,蜀筇良可攫。 -- 出自宋·黃庶·斑石枕聯(lián)句
- 小立江風見蜀船,繡旗朱幔鼓聲喧。 -- 出自宋·項安世·江山見新知閬州李著作舟至
- 秦川列冠蓋,蜀道羅旌麾。 -- 出自宋·項安世·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
- 棧踏曾云歸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 -- 出自宋·項安世·張晉用晦自西和州來歸
- 迷住子規(guī)疑蜀國,歸來黃鵠認柯邱。 -- 出自宋·項安世·寄題臨江徐氏海棠巢
- 謫仙信奇逸,蜀僧論絲桐。 -- 出自宋·王铚·送純師歸眉山吉祥寺
- 闕下何匆匆,蜀江正悠悠。 -- 出自宋·陳傅良·送丘宗卿帥蜀
- 粵鄰蠻瘴惡,蜀急客憂深。 -- 出自宋·劉黻·和南澗叔見寄
- 鞏存周已晚,蜀盡漢無年。 -- 出自宋·方鳳·哭陸丞相秀夫
- 吳羅五文采,蜀錦雙鴛鴦。 -- 出自明·張時徹·采葛篇
- 荒徼萬山連蜀道,遠人重譯問京華。 -- 出自明·吳國倫·過層臺驛
- 驛道久通滇蜀使,居人猶雜漢夷風。 -- 出自明·吳國倫·過白厓驛(驛故阿落密地)
- 舉目無從覓蜀天,只呼歸去乞人憐。 -- 出自清·宗誼·喻子規(guī)
- 巴墨漆相似,蜀箋霜不如。 -- 出自宋·晁公溯·用薛郎所寄示詩三韻
- 把酒悲歌望蜀天,感今懷昔重凄然。 -- 出自宋·晁公溯·王元才甥見過其弟元濟甥繼來有詩次韻
“蜀”同音字
- 淑
- 琡
- 數(shù)
- 數(shù)
- 暏
- 襡
- 菽
- 鼡
- 鱪
- 鱰
- 熟
- 璹
- 書
- 侸
- 倏
- 倐
- 儵
- 叔
- 咰
- 塾
- 墅
- 姝
- 婌
- 孰
- 尌
- 尗
- 屬
- 屬
- 庶
- 庻
- 怷
- 恕
- 戍
- 抒
- 捒
- 掓
- 攄
- 攄
- 暑
- 曙
- 書
- 朮
- 術(shù)
- 束
- 杸
- 樞
- 樹
- 梳
- 樞
- 樹
- 橾
- 殊
- 殳
- 毹
- 毺
- 沭
- 漱
- 潄
- 潻
- 澍
- 濖
- 瀭
- 焂
- 疎
- 疏
- 癙
- 秫
- 豎
- 竪
- 糬
- 紓
- 絉
- 綀
- 紓
- 署
- 腧
- 舒
- 荗
- 蒁
- 蔬
- 薥
- 薯
- 藷
- 虪
- 蜀
- 蠴
- 術(shù)
- 裋
- 襩
- 豎
- 贖
- 贖
- 跾
- 踈
- 軗
- 輸
- 輸
- 述
- 鄃
- 鉥
- 錰
- 鏣
- 陎
- 霔
- 鮛
- 鵨
- 鶐
- 黍
- 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𠁮
- 𠅩
- 𠘧
- 𠲿
- 𡚾
- 𡱆
- 𤕟
- 𤴙
- 𦏧
- 𦒶
- 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