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5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問話僧尋蜀,多茶椀似盧。 -- 出自宋·趙蕃·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 書去方懷蜀道長,寄憶未達忽傳亡。 -- 出自宋·趙蕃·從歐陽全真借觀陳擇之蜀中詩題其后
- 黃屋朝臨蜀萬里,翠珉暮刻楚三湘。 -- 出自宋·張潞·嘉定辛巳之官經游浯溪讀碑感慨為賦七言
- 分鎮中邊蜀,歸途內外江。 -- 出自宋·崔與之·送范漕赴召
- 雞距角魯蜀,昂然鶴非群。 -- 出自宋·鄭清之·送姚提干行
- 萬里通吳蜀,千山隔夢思。 -- 出自宋·林表民·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 潞公曩自蜀遄歸,約僅逾年秉政機。 -- 出自宋·魏了翁·董侍郎生日三首
- 壽域周三蜀,春祺遍一方。 -- 出自宋·魏了翁·安大使生日
- 蜀道青天蜀平地,君侯一心即難易。 -- 出自宋·魏了翁·送鄭侍郎四川制置分韻得蓋字
- 君辭萬時蜀,東游海之壖。 -- 出自宋·真德秀·贈梓潼袁君西歸
- 后來崎嶇蜀棧間,棄置龍媒復親汝。 -- 出自宋·周文璞·題盧申之騾綱圖
- 廟堂何忍蜀才棄,渠自方頭觸人忌。 -- 出自宋·程公許·岷峨嘆
- 極目青天蜀道難,無因長坂得聊驂。 -- 出自宋·程公許·溪亭春日二首借屋三間俯近郊,溪流如練繞蘭
- 楚尾吳頭蜀口,三十載間陳跡,袞袞水之東。 -- 出自宋·李曾伯·水調歌頭·壯志小鵬背
- 擔簦往解蜀山紛,歸舸經行老幾分。 -- 出自宋·李曾伯·過江陵寄陳次賈
- 刑使杰然,蜀彥之雄。 -- 出自宋·趙汝騰·贈衡陽簿林士愷
- 稚柳陰中,蜀錦開如織。 -- 出自宋·王義山·樂語
- 草廬不見蜀諸葛,采石謾思唐謫仙。 -- 出自宋·姚勉·代謁張別駕
- 洛不愛寶蜀出珍,如鳳如麟王者瑞。 -- 出自宋·姚勉·贈彭花翁牡丹障
- 把酒叮嚀蜀海棠,睡紅何似未忺妝。 -- 出自宋·姚勉·催海棠二首
- 峻峙精神,蜀江廬阜。 -- 出自宋·葉巽齋·十月
-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 -- 出自唐·陳標·蜀葵
- 飛章奏西蜀,明詔與殊功。 -- 出自唐·黃滔·書事
- 萬乘凄涼蜀路歸,眼前朱翠與心違。 -- 出自唐·崔道融·馬嵬
- 殘陽高照蜀,敗葉遠浮涇。 -- 出自唐·李洞·終南山二十韻
- 自古皆傳蜀道難,爾何能過拔蛇山。 -- 出自唐·馮涓·蜀馱引
- 曾上青泥蜀道難,架空成路入云寒。 -- 出自宋·王周·路次覆盆驛
- 又似賈客蜀道間,千鐸萬磬鳴空山。 -- 出自唐·牛殳·琵琶行
- 山齋西向蜀江濆,四載安居復有群。 -- 出自唐·尚顏·峽中酬荊南鄭準
- 險極山通蜀,平多地入秦。 -- 出自唐·玄寶·路
- 鑾輅西巡蜀國,龍顏東望秦川。 -- 出自唐·康駢·廣謫仙怨
- 旅食京華,蜀道天難,邯鄲夢回。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次班彥功韻
- 人總道,賽蜀郡三蘇,河東三薛。 -- 出自元·王特起·喜遷鶯 賀人生第三子 堯山堂外紀卷六十六案
- 與君期入蜀,珍重尺書回。 -- 出自明·曹學佺·寄林茂之
- 一水遙通蜀,千崖利插天。 -- 出自宋·陳藻·題清暉樓
- 給客誰矜蜀,論都謾記穰。 -- 出自宋·宋庠·從幸翠芳亭觀橙
- 李白詩中蜀道難,把詩試讀淚澀潤。 -- 出自宋·石介·送憑司理之任彭州
- 地脈通閩蜀,人才出老嚴。 -- 出自宋·項安世·送莊賢良赴召試
- 棄荊宜入蜀,比素詎將縑。 -- 出自宋·項安世·送莊賢良赴召試
- 逢人盡吳蜀,無伴說荊襄。 -- 出自宋·項安世·送劉坰登第赴調二首
- 楚船西上蜀東圻,茆滑芹香水半圍。 -- 出自宋·項安世·送任梅叔赴州教授
- 漢江西畔蜀江東,中有荊王古縣公。 -- 出自宋·項安世·送潛江令徐盈
- 檄書呵譏蜀父老,老足灑恥徒小恩。 -- 出自宋·王铚·白頭吟一首
- 軍民制全蜀,名住列西清。 -- 出自宋·張镃·送京仲次對制帥四川
- 天寶大駕蜀道巡,開平初元唐祚傾。 -- 出自宋·趙汝鐩·義獸行
- 人傳君入蜀,無事早歸休。 -- 出自宋·趙汝鐩·次莊過荊渚以詩寄之
- 白首侯芭蜀江邊,曾向君家傳太玄。 -- 出自宋·樂雷發·謝楊孟溪縣丞惠以章墨
- 太乙照西蜀,子午斜谷昏。 -- 出自宋·劉黻·贈鐘春谷星學
- 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花飛。 -- 出自明·張羽·燕山春暮
- 老夫家巴蜀,華發思南烹。 -- 出自宋·晁公溯·鮮于大任自吳下來比與之飲大任自取毗陵惠山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