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4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孔明用蜀最艱窘,百計掇拾無遺策。 -- 出自宋·張耒·郭圃送蕪菁感成長句
- 志凌三蜀客,心愛五湖人。 -- 出自唐·許渾·題灞西駱隱居
- 寂寥聞蜀魄,清絕怨湘弦。 -- 出自唐·張喬·將離江上作
- 江山通蜀國,日月近神州。 -- 出自唐·李頻·送鳳翔范書記
- 恨聲流蜀魄,冤氣入湘云。 -- 出自唐·李頻·哭賈島
-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 出自宋·陳與義·登岳陽樓
- 將從兩蜀下三湘,清世那憂道路長。 -- 出自宋·魏野·和酬李殿院以野將游吳蜀二首
- 花驄出蜀瘦行難,急詔乘軺定峻遷。 -- 出自宋·魏野·送唐殿院罷蜀中提刑赴詔兼呈孫大諫
- 楊岐從蜀邑,雁遞到煙村。 -- 出自宋·魏野·知玄武縣薛秘丞繼示手書因以謝
- 冤思雪蜀魄,哀欲吊巴猿。 -- 出自宋·魏野·送秘丞王利通倅閬州
- 嘆佺巢蜀錦,常時不數(shù),前度何稠。 -- 出自宋·劉辰翁·八聲甘州·問海棠花下
- 風(fēng)行魏蜀三分國,浪靜江淮萬里天。 -- 出自宋·劉過·上金陵章侍郎
- 能令兩蜀士,嘆甚二疏賢。 -- 出自宋·蘇渙·贈劉諷
- 文翁化蜀士皆成,魯侯修泮民思樂。 -- 出自唐·朱長文·春秋終講伏蒙知府諫議臨視學(xué)舍宴勞諸生謹(jǐn)成
- 雙流沿蜀道,九派出潯陽。 -- 出自宋·丁謂·江
- 君不見蜀山之高直上登云梯,草邊路側(cè)多少豹狼蹄。 -- 出自宋·蘇泂·猛虎行
- 當(dāng)時巴蜀使,書疏不能忘。 -- 出自宋·蘇泂·拜大父墓
- 雖有吳蜀寇。 -- 出自魏晉·曹叡·苦寒行
- 聞君厭蜀樂上蔡,占地百頃無邊隅。 -- 出自宋·蘇洵·丙申歲余在京師鄉(xiāng)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
- 塞云橫蜀棧,胡馬出巴陵。 -- 出自宋·諶祜·句
- 從來閩蜀本同風(fēng),相逢自有知音者。 -- 出自宋·釋惟一·雪峰化士請贊
- 猶欺西蜀錦,豈數(shù)南海貝。 -- 出自宋·曾豐·自是妾之罪
- 少陵入蜀倚嚴(yán)公,捧檄非無米可舂。 -- 出自宋·曾豐·陳伯英侍郎子也廣帥辟入幕既至參差帥別思所
- 飲君以蜀州竹葉之酒,食君以酈縣菊花之英。 -- 出自宋·曾豐·壽富陽宰
- 旌驂臨蜀道,賓客散秦淮。 -- 出自明·吳兆·過西湖懷曹大參學(xué)佺
- 我懷吳蜀國,禍亂若符契。 -- 出自宋·張俞·陪孫之翰太傅登成都樓
- 前歌《蜀道難》,后歌《逼仄行》。 -- 出自明·高啟·夜聞謝太史誦李杜詩
- 銘旌西蜀路,騎吹北邙田。 -- 出自唐·沈佺期·哭蘇眉州崔司業(yè)二公
- 來從西蜀江水肥,似絢吳江楓落時。 -- 出自宋·徐元杰·云錦堂
- 典午無蜀可也,孫氏畫江守之。 -- 出自宋·劉克莊·得江西報六言十首
- 尋師入蜀未曾逢,要看羅浮曉日紅。 -- 出自宋·劉克莊·再贈錢道人二首
- 紫袍臨蜀殿,黃屋建梁臺。 -- 出自宋·劉克莊·梁武修懺圖
- 知心惟蜀李,應(yīng)為發(fā)幽潛。 -- 出自宋·劉克莊·挽李卿儔老二首
- 無家歸蜀道,有敕管嚴(yán)灘。 -- 出自宋·劉克莊·餞送高大著出鎮(zhèn)嚴(yán)陵
- 自憐吳蜀佳山水,一夜燈前得遍游。 -- 出自宋·文同·還李中舍奉使集
- 鄉(xiāng)人問蜀物,笑指一囊空。 -- 出自宋·文同·送郭經(jīng)知縣
- 卻憐西蜀移根遠,醉向東風(fēng)落筆初。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楊廷秀
- 憶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 -- 出自宋·周必大·送司農(nóng)少卿杜起莘出守遂寧
- 君不見蜀都之城百里長,無數(shù)芙蓉遮女墻。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鄒德章監(jiān)簿官舍芙蓉芭蕉
- 東淮西蜀狗鼠賊,看折尺箠從頭笞。 -- 出自宋·洪咨夔·天象
- 幾年西蜀路,無此鶴琴舡。 -- 出自宋·洪咨夔·艬舡
- 中興用蜀九十秋,咄哉求劍空刻舟。 -- 出自宋·洪咨夔·用蜀行送徐隆慶守金州
- 遍物吳蜀今才識,卻笑浮橋謾造舟。 -- 出自宋·洪咨夔·次徐云叟賦桃源無腳橋
- 何止福蜀人,為作天下福。 -- 出自宋·洪咨夔·壽崔西清二首
- 策馬出蜀山,畏途上緣云。 -- 出自唐·賈至·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
- 振搖三蜀地,聳發(fā)萬年枝。 -- 出自唐·貫休·壽春節(jié)進
- 自聞東蜀病,唯我獨關(guān)情。 -- 出自唐·鄭谷·哭進士李洞二首(李生酷愛賈浪仙詩,長江在
- 何年出蜀訪南宗,深鎖閑房翠蘚重。 -- 出自宋·楊億·成都鳳道人游終南山謁種徵君
- 覆袍分蜀錦,歸燭爛金蓮。 -- 出自宋·葛立方·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 周回四蜀愁雙劍,浩蕩三湘夢六橋。 -- 出自宋·汪元量·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
“蜀”同音字
- 淑
- 琡
- 數(shù)
- 數(shù)
- 暏
- 襡
- 菽
- 鼡
- 鱪
- 鱰
- 熟
- 璹
- 書
- 侸
- 倏
- 倐
- 儵
- 叔
- 咰
- 塾
- 墅
- 姝
- 婌
- 孰
- 尌
- 尗
- 屬
- 屬
- 庶
- 庻
- 怷
- 恕
- 戍
- 抒
- 捒
- 掓
- 攄
- 攄
- 暑
- 曙
- 書
- 朮
- 術(shù)
- 束
- 杸
- 樞
- 樹
- 梳
- 樞
- 樹
- 橾
- 殊
- 殳
- 毹
- 毺
- 沭
- 漱
- 潄
- 潻
- 澍
- 濖
- 瀭
- 焂
- 疎
- 疏
- 癙
- 秫
- 豎
- 竪
- 糬
- 紓
- 絉
- 綀
- 紓
- 署
- 腧
- 舒
- 荗
- 蒁
- 蔬
- 薥
- 薯
- 藷
- 虪
- 蜀
- 蠴
- 術(shù)
- 裋
- 襩
- 豎
- 贖
- 贖
- 跾
- 踈
- 軗
- 輸
- 輸
- 述
- 鄃
- 鉥
- 錰
- 鏣
- 陎
- 霔
- 鮛
- 鵨
- 鶐
- 黍
- 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𠁮
- 𠅩
- 𠘧
- 𠲿
- 𡚾
- 𡱆
- 𤕟
- 𤴙
- 𦏧
- 𦒶
- 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