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4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乃言本蜀士,世降岷山靈。 -- 出自唐·劉禹錫·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
- 氣鍾西蜀秀,時應仲秋嚴。 -- 出自宋·秦觀·鮮于子駿使君生日
- 早梅悲蜀道,高樹隔昭丘。 -- 出自唐·溫庭筠·過華清宮二十二韻
- 芳荼出蜀門,好酒濃且清。 -- 出自唐·韓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 因思征蜀士,未免濕戎旆。 -- 出自唐·韓愈·秋雨聯句
- 馬卿辭蜀多文藻,揚雄仕漢乏良媒。 -- 出自唐·駱賓王·帝京篇
- 星樓望蜀道,月峽指吳門。 -- 出自唐·駱賓王·送費六還蜀
- 東西吳蜀關山遠,魚來雁去兩難聞。 -- 出自唐·駱賓王·憶蜀地佳人
- 波來全蜀白,樹去兩淮青。 -- 出自宋·楊萬里·發楊港渡入交石夾四首
- 蜀人詫蜀不能休,花作江山錦作州。 -- 出自宋·楊萬里·送丘宗卿帥蜀三首
- 小煩論蜀須還報,卻袖香煙侍太微。 -- 出自宋·楊萬里·送朱師古龍圖少卿師潼川二首
- 蜀張與蜀花,鄉人相解后。 -- 出自宋·楊萬里·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詠·腴亭
- 君不見蜀人文字天下工,前有相如後楊雄。 -- 出自宋·楊萬里·謝王恭父贈梁杲墨
- 君不見蜀人烏丸天下妙,前有蒲韶後梁杲。 -- 出自宋·楊萬里·謝王恭父贈梁杲墨
- 下有吳蜀客,檣竿立滄洲。 -- 出自宋·范成大·峽州至喜亭
- 何時將蜀客,東下看垂虹? -- 出自宋·范成大·戲題索橋
- 憧憧吳蜀客,來往當無時。 -- 出自宋·范成大·麻線堆
- 憑醫看蜀藥,寄信覓吳鞋。 -- 出自唐·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 經心隴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備訪尋。 -- 出自宋·黃庭堅·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 公家胡蜀葵,雖晚尚隱約。 -- 出自宋·黃庭堅·戲答公益春思二首
- 仍聞隴蜀由多事,深喜將軍未白頭。 -- 出自唐·羅隱·夏州胡常侍
- 厭居巴蜀千山底,決住荊河十頃田。 -- 出自宋·蘇轍·送任師中通判黃州
- 關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 -- 出自唐·盧照鄰·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
- 丁年游蜀道,班鬢向長安。 -- 出自唐·盧照鄰·早度分水嶺
- 青山滿蜀道,綠水向荊州。 -- 出自唐·崔顥·贈盧八象
- 連荊控蜀長江水,盡在回廊顧盼中。 -- 出自宋·曾鞏·金山寺
- 一從西蜀老王孫,千騎東方總不論。 -- 出自明·湯顯祖·遙和諸郎夜過桃葉渡(有本事)
- 長城連蜀都。 -- 出自南北·庾信·別庾七入蜀詩
- 猶言祀蜀帝。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趙王喜雨詩
- 雪消巴蜀添春水,誰駕艨艟。 -- 出自清·陳維崧·正月二十日,從吳天石處讀緯云弟京邸春詞,
-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還。 -- 出自唐·司空曙·送況上人還荊州,因寄衛侍御象
- 亂山來蜀道,諸水出辰陽。 -- 出自唐·司空曙·送龐判官赴黔中
- 鸞輿幸蜀,玉環縊死。 -- 出自宋·無名氏·伊州曲
- 嘉眉邛蜀,侍郎骨肉。 -- 出自宋·無名氏·蜀選人嘲韓昭
- 客初西蜀來,遺我雙筇竹。 -- 出自宋·梅堯臣·得陳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 不須言蜀政,當自學文翁。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才元學士知廣安軍
- 遂傾西蜀巧,日夜急鞭抶。 -- 出自宋·梅堯臣·書竄
- 驅車入蜀時,有弟母不往。 -- 出自宋·梅堯臣·送滕寺丞歸蘇州
- 江從巴蜀來,山與岷峨接。 -- 出自宋·梅堯臣·送薛殿丞知達州
- 秋陰生蜀道,殺氣繞湟中。 -- 出自唐·楊炯·送劉校書從軍
- 文翁變蜀土,尚以德位俱。 -- 出自宋·王禹偁·送戚維戚綸之閬州亳州
- 先皇憂蜀輟樞臣,獨冒兵戈出劍門。 -- 出自宋·王禹偁·贈密直張諫議
-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興妖。 -- 出自宋·王禹偁·酬楊遂
- 明皇幸蜀楊妃死,縱有嬪嬙不喜看。 -- 出自宋·王禹偁·芍藥花開憶牡丹絕句
- 諸葛開蜀,玄齡啟唐。 -- 出自宋·邵雍·偶得吟
- 區區吳蜀有二駿,跳過斷橋飛出谷。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蘇翰林廄馬好頭赤
- 使星入蜀動佳占,幕府謨謀要子參。 -- 出自宋·朱翌·送王端材以宣諭屬官入川
-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捫參懷蜀道,叱馭憶王尊。 -- 出自宋·朱翌·寄符正民
- 他年滇蜀歸來日,騎象騎驢索兩圖。 -- 出自當代·錢鐘書·題叔子夫人賀翹華女士畫冊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