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3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故鄉(xiāng)蜀客歸不得,何況當時蜀帝王。 -- 出自宋·姚勉·禽言十詠·不如歸去
- 吳天蜀地元來近,月照峨嵋日又東。 -- 出自宋·文及翁·和東坡韻二首
- 向來蜀之日,往往召狺吠。 -- 出自宋·牟巘·次韻程晉輔
- 休煩蜀鳥勸歸頻,正欲尼山拜圣人。 -- 出自宋·王奕·和段好古外郎二首
- 家棄蜀鄉(xiāng)年歲遠,身潛洛寺屋廬深。 -- 出自宋·董嗣杲·韜光庵
- 生綃蜀繭。 -- 出自宋·曾寅孫·減字木蘭花·生綃蜀繭
- 一聲蜀鳥驚胡蝶,十幅蠻花寄鹡鴒。 -- 出自宋·華岳·發(fā)書與幼弟及坦齋
- 六歲蜀城守,千莖蓬鬢絲。 -- 出自唐·武元衡·送兄歸洛使謁嚴司空
- 猶疑蜀魄千年恨,化作冤禽萬囀聲。 -- 出自唐·武元衡·春曉聞鶯
- 湖山蜀畫笥,風物獻詩材。 -- 出自宋·王炎·九日陪楊秘監(jiān)游真珠園屬炎賦詩
- 楚帆蜀柂日銜尾,過者蹴然生畏心。 -- 出自宋·王炎·宿公安二圣寺
- 秦云蜀浪兩堪愁,爾養(yǎng)晨昏我遠游。 -- 出自唐·楊牢·贈舍弟
- 門前蜀柳□知春,風淡暖煙愁殺人。 -- 出自唐·崔玨·門前柳
- 蘄簟蜀琴相對好,裁詩乞與滌煩襟。 -- 出自唐·崔玨·水晶枕
- 從此蜀江煙月夜,杜鵑應作兩般聲。 -- 出自唐·裴澈·吊孟昌圖
- 聞道蜀江風景好,不知何似杏園春。 -- 出自唐·李搏·復謔廷裕
- 曾為蜀山成寓跡,又因湘水擬營家。 -- 出自唐·黃滔·湘中贈張逸人
- 魯史蜀琴旁,陶然舉一觴。 -- 出自唐·黃滔·書崔少府居一作贈李補闕
- 可憐蜀國關(guān)張后,不見商量徐庶功。 -- 出自唐·崔道融·過隆中
- 塵擁蜀城抽鎖后,此中猶夢在江湖。 -- 出自唐·李洞·宿成都松溪院
- 寒想蜀門清露滴,暖懷湘岸白云流。 -- 出自唐·李洞·病猿
- 早知蜀地區(qū)娵與,悔不長安大比丘。 -- 出自唐·馮涓·自嘲絕句
-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 出自唐·張立·詠蜀都城上芙蓉花
- 黃金蜀柳籠朱戶,碧玉湘筠映綺疏。 -- 出自宋·劉兼·新回車院筵上作
- (題黃蜀葵) -- 出自唐·伊夢昌·句
- 見《蜀梼杌》)無錢將乞樊知客,名紙生毛不為通。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lián)句
- 還游蜀國去,不惜杜陵期。 -- 出自唐·無可·送杜司馬再游蜀中
- 吳與蜀,渺西東。 -- 出自元·劉敏中·婆羅門引 送李士元之荊南提刑經(jīng)歷
- 爛鋪蜀錦寫烏絲。 -- 出自元·袁易·江城子·爛鋪蜀錦寫烏絲
- 我家蜀西忠孝門,無田無宅惟書存。 -- 出自元·虞集·家兄孟修父輸賦南還
- 殘遺蜀石經(jīng),收聚十獲五。 -- 出自近代·陳三立·為劉健之題所藏蜀石圖
- 我從蜀國來咸秦,長安久客多風塵。 -- 出自宋·田錫·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
- 從來蜀地稱難制,此是君恩豈合違。 -- 出自宋·張詠·再任蜀川感懷
- 因嗟蜀望無胸懷,至今號作思歸鳥。 -- 出自宋·張詠·祛惑
- 豈惟蜀客知蹤跡,更問庭中曬腹人。 -- 出自宋·劉筠·戊申年七夕五絕
- 荊潭蜀吳,如拔腐草。 -- 出自宋·石介·宋頌九首·皇祖
- 我看蜀道誠為難,嗟爾子規(guī)何云云。 -- 出自宋·石介·聞子規(guī)
- 昔時蜀道,絕人來往。 -- 出自宋·石介·宋頌九首·湯湯
- 書來蜀道告我言,牧事年來有條目。 -- 出自宋·項安世·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
- 未如蜀國城邊望,疑是秋江渡口逢。 -- 出自宋·張嵲·種木芙蓉
- 明朝蜀江水,不與灞滻通。 -- 出自宋·陳傅良·送葉正則赴浙西憲幕
- 同居蜀客話清簡,物理返笑莊生齊。 -- 出自宋·張镃·贈道士張易
- 眼乾蜀道山川淚,膽碎漁陽鼙鼓聲。 -- 出自宋·趙汝鐩·明皇
- 滿地蜀錦照深衣,盡日憑欄課楚詞。 -- 出自宋·樂雷發(fā)·題王堯章佇香亭
- 淮烽蜀燧照邊隅,白發(fā)憂時我腐儒。 -- 出自宋·樂雷發(fā)·聞邊報寄姚雪蓬
- 越郍蜀艇亂相偎,風飽千帆帶雨開。 -- 出自宋·樂雷發(fā)·滕王閣下賦
- 吳蠶蜀繭繰千尺,一種愁機兩處絲。 -- 出自宋·陳起·修父知縣萬里寄詩久未能答午枕夢見之覺而有
- 于今蜀道無平地,到處并州即故鄉(xiāng)。 -- 出自宋·連文鳳·送陳仲甫挾書游甫里
- 又疑蜀川下,萬騎赴峽口。 -- 出自宋·林景熙·游九鎖山·翠蛟亭
- 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 -- 出自宋·孔武仲·送元珍赴官合州
“蜀”同音字
- 淑
- 琡
- 數(shù)
- 數(shù)
- 暏
- 襡
- 菽
- 鼡
- 鱪
- 鱰
- 熟
- 璹
- 書
- 侸
- 倏
- 倐
- 儵
- 叔
- 咰
- 塾
- 墅
- 姝
- 婌
- 孰
- 尌
- 尗
- 屬
- 屬
- 庶
- 庻
- 怷
- 恕
- 戍
- 抒
- 捒
- 掓
- 攄
- 攄
- 暑
- 曙
- 書
- 朮
- 術(shù)
- 束
- 杸
- 樞
- 樹
- 梳
- 樞
- 樹
- 橾
- 殊
- 殳
- 毹
- 毺
- 沭
- 漱
- 潄
- 潻
- 澍
- 濖
- 瀭
- 焂
- 疎
- 疏
- 癙
- 秫
- 豎
- 竪
- 糬
- 紓
- 絉
- 綀
- 紓
- 署
- 腧
- 舒
- 荗
- 蒁
- 蔬
- 薥
- 薯
- 藷
- 虪
- 蜀
- 蠴
- 術(shù)
- 裋
- 襩
- 豎
- 贖
- 贖
- 跾
- 踈
- 軗
- 輸
- 輸
- 述
- 鄃
- 鉥
- 錰
- 鏣
- 陎
- 霔
- 鮛
- 鵨
- 鶐
- 黍
- 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𠁮
- 𠅩
- 𠘧
- 𠲿
- 𡚾
- 𡱆
- 𤕟
- 𤴙
- 𦏧
- 𦒶
- 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