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3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垂絲蜀客涕濡衣,歲盡長沙未得歸。 -- 出自唐·劉言史·歲暮題楊錄事江亭
-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 出自唐·吳融·送杜鵑花
- 相望蜀父老,應嫌駟馬遲。 -- 出自宋·強至·送長安僉判鮮于子駿還闕
- 傳聞蜀道逾天上,見說城南冠閬中。 -- 出自宋·強至·依韻和酬閬州劉侍禁季孫見寄
- 復歸蜀,居青城之老人村,至今尚存。 -- 出自宋·王質·泛蘭舟·蕭蕭烏帽黃衫
- 即今蜀種胭脂樹,壓倒群芳尚懶開。 -- 出自宋·陳造·閑居十首
- 裁成蜀國添花錦,貴重丹砂伏火銀。 -- 出自宋·陳造·次韻答德瑞
- 荊江蜀棧聊舒嘯,卷耳思齊正采詩。 -- 出自宋·陳造·次韻什邡馬主簿二首
- 盡使蜀人翻覆看,皇華禮樂只如新。 -- 出自宋·吳泳·壽范漕
- 自登蜀道來,玉節明於霜。 -- 出自宋·吳泳·壽鄒都大
- 誰將蜀柳贈行人,曾伴靈和殿下春。 -- 出自宋·李新·送張少卿赴召十首
- 臥看蜀云山歷歷,行游蘭省夜沉沉。 -- 出自宋·李新·送劉金部三首
- 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 -- 出自宋·李新·送劉尉
- 所憐蜀人病,羸骨未生肉。 -- 出自宋·鄭剛中·寄雖張子公尚書
- 旋兼蜀大尹,繡衣擁彫戟。 -- 出自宋·王灼·范漕生日
- 寥寥蜀學誰為倡,東去江流注海門。 -- 出自宋·李石·禮殿
- 定知蜀山龍,云雨高臥里。 -- 出自宋·李石·題三昧泉
- 君留蜀漢我甌越,關塞悠悠路修阻。 -- 出自宋·王之望·送賈可封隨郭帥還西城三十韻
- 且傾蜀客千杯酒,頗記吳姬三日香。 -- 出自宋·李流謙·晚飲趙惟直以果薦知所從來酌以一大杯
- 全似蜀江初濯罷,幾和日暖錦千堆。 -- 出自宋·姜特立·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堆錦
- 閩山蜀道。 -- 出自宋·呂勝己·瑞鶴仙·人生如意少
- 遠游蜀道歷艱難,徑上甘泉豹尾間。 -- 出自宋·樓鑰·李起宗舍人悠然亭
- 亟從蜀士問,人物定誰比。 -- 出自宋·樓鑰·劉望之圖錄惠示文卷次韻為謝
- 兩登蜀道歸海濱,一琴一龜全晚節。 -- 出自宋·樓鑰·趙資政招賞川海棠次袁和叔韻
- 滾滾蜀江水,不盡是聲名。 -- 出自宋·京鏜·水調歌頭·楊盧萬人杰
- 自從蜀紙東南見,凡馬真成一洗空。 -- 出自宋·趙蕃·從趙崇道求蜀紙五首
- 曾聞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 出自宋·趙蕃·古意二首
- 宣威蜀道,曾見千騎擁高牙。 -- 出自宋·趙師俠·水調歌頭·金鼎調元手
- 上流蜀接更吳通,桑麻滿里炊煙同。 -- 出自宋·葉適·送方書記兼簡府主
- 榮歸蜀道川涂穩,莫漫嚱吁信謫仙。 -- 出自宋·曹彥約·送綿竹王主簿
- 萬里蜀山險,難似上青天。 -- 出自宋·魏了翁·水調歌頭·萬里蜀山險
- 誰謂蜀山遠,只在殿山頭。 -- 出自宋·魏了翁·水調歌頭·有匪碧巖使
- 又念蜀上游,擢才餉吾軍。 -- 出自宋·魏了翁·王總領生日
- 堂堂蜀蜀公孫,加璧不可致。 -- 出自宋·程公許·縣齋秋懷
- 重與蜀民司命脈,定知天陛渴儀形。 -- 出自宋·程公許·代壽安宣相
- 七旬蜀道才通信。 -- 出自宋·程公許·臘月二十六日部宿雪甚登天官廳后亭子
- 勿謂蜀漢彈刃土,酂侯用這開西京。 -- 出自宋·程公許·壽制使董侍郎
- 庚午蜀貢琛,君亞龍頭。 -- 出自宋·程公許·送李季才戶部出守衡陽
- 范本蜀望,世仍忠嘉。 -- 出自宋·岳珂·范元長觀梅詩帖贊
- 楚羋蜀劉,三英并辀,道祖其儔。 -- 出自宋·岳珂·蘇道祖書簡帖贊
- 旌搖蜀水春浮峽,柝靜蠻天月滿溪。 -- 出自宋·陽枋·謁夔門桂帥
- 寶生蜀東六十年,蜀勢關吳妙陳述。 -- 出自宋·陽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自從蜀口棄三關,托里金城更崷崒。 -- 出自宋·陽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不堪蜀魄相催去,卻憐檣燕相留住。 -- 出自宋·周端臣·送翁賓暘荊湖
- 雪消蜀貨千檣下,風順吳鹽萬斛增。 -- 出自宋·周弼·南樓懷古五首
- 爭道蜀邊勞數載,也真宜、略伴云橫岫。 -- 出自宋·李曾伯·賀新郎·滿酌荊州酒
- 時分蜀道弓,慮世漢關鑰。 -- 出自宋·李曾伯·用從軍古云樂為韻賀楊覺甫干
- 未遠蜀天北,又之湘水南。 -- 出自宋·李曾伯·丁已到宜興墳庵
- 鐵庵蜀珍坡仙派,下筆作詩風雨快。 -- 出自宋·姚勉·次楊監簿新癖小西湖韻
- 只今蜀土錦城荒,蜀客望西悲故鄉。 -- 出自宋·姚勉·禽言十詠·不如歸去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