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3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遙加蜀父老,來道競咨嗟。 -- 出自宋·韓維·送石昌言歸蜀
- 只似蜀江江上路,兩山中峽手巾天。 -- 出自宋·方信孺·清遠峽
- 自吾蜀中歸,稍拂衣上塵。 -- 出自宋·蘇泂·擬古
- 盡皆蜀種垂絲。 -- 出自宋·葛長庚·柳梢青·一夜清寒
- 李白蜀道難,羞為無成歸。 -- 出自唐·姚合·送李余及第歸蜀
- 不同蜀魄啼殘月,唯逐天雞轉詰朝。 -- 出自唐·姚合·詠鶯
- 三年蜀血肯銷沉? -- 出自清·錢謙益·迎神曲 十二首選四
- 裁成蜀錦應慚麗,細比春蠶好更抽。 -- 出自清·乾隆·題吳梅村集
- 大抵蜀山峭,巉刻氣不溫。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
- 空使蜀人思董永,恨無漢劍斬丁公。 -- 出自宋·寶佑時人·句
- 紛紛蜀土祠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北地王諶
- 兩表蜀天開日月,三軍漢地出旌旗。 -- 出自宋·諶祜·句
- 啼到蜀天空有恨,水流依舊月還明。 -- 出自宋·釋斯植·聞子規
- 可憐蜀道歸來客,南內凄涼頭盡白。 -- 出自明·高啟·明皇秉燭夜游圖
- 漢騎蜀兵下辯開,今朝惟有鳳凰臺。 -- 出自宋·晁說之·枕上和圓機絕句梅花十有四首
- 昔年蜀武侯,泣下蕩陰里。 -- 出自宋·晁說之·和資道巖巖亭二首
- 賴有蜀耆舊,健筆與書丹。 -- 出自宋·劉克莊·水調歌頭·敕使竟空反
- 洛英蜀客,老成人、幾半朝廷。 -- 出自宋·劉克莊·漢宮春·吉語西來
- 范公蜀西曲,陸老劍南詩。 -- 出自宋·劉克莊·海棠七首
- 郭公蜀帝兩癡絕,自古失國知幾人。 -- 出自宋·劉克莊·禽言九首·郭公
- 老柏蜀人愛,甘棠召南思。 -- 出自宋·曾幾·遺直堂
- 身行蜀棧曾幽討,舟掛吳帆又飽參。 -- 出自宋·周必大·送蔡迨赴桂陽令
- 詩成蜀錦粲云霞,宮樣宜嘗七寶茶。 -- 出自宋·周必大·尚長道見和次韻二首
- 而況蜀漢間,相望兩宿頓。 -- 出自宋·周必大·送胡子遠出守漢州分韻得萬字
- 照眼蜀妝依繡幌,共驚十載讖先傳。 -- 出自宋·周必大·丁巳二月甲子蜀錦堂海棠盛開適有惠川繡晝錦
- 宜伯蜀而之廣,繪象祠于兩州。 -- 出自宋·周必大·英德邵守之綱記予衰顏戲題數語
- 淮頭蜀口幾虺聵,百戰山川入眼來。 -- 出自宋·洪咨夔·送范漕赴召八絕
- 君言蜀赤子,風雨寒颼飗。 -- 出自宋·洪咨夔·又次程嘉定三首
- 冰霜蜀棧蹇,風雨秦關腥。 -- 出自宋·洪咨夔·范待制挽詩二首
- 驚回蜀道芳時夢,花亞銀釵舞竹枝。 -- 出自宋·洪咨夔·用韻答子有
- 手把蜀鏤思往事,九原歸去愧包胥。 -- 出自清·吳偉業·伍員
-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蟠屈身長八十尺。 -- 出自唐·貫休·題成都玉局觀孫位畫龍
- 堪羨蜀民恒有福,太平時節一般般。 -- 出自唐·貫休·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
- 為報蜀皇勤禱祝,圣明天子古今稀。 -- 出自唐·貫休·壽春節進大蜀皇帝五首
- 頭戴蜀樣花,燕脂涂粉膩。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血染蜀羅山躑躅,肉紅宮錦海棠梨。 -- 出自唐·韓偓·見花
- 軋用蜀竹弦楚絲,清哇宛轉聲相隨。 -- 出自唐·皎然·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時量移湖州長
-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 出自唐·李群玉·烏夜號
- 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 -- 出自唐·李群玉·相和歌辭·烏夜啼
- 謾把蜀紋當晝展,徒夸湘碧帶春流。 -- 出自唐·羅鄴·覽陳丕卷
- 三展蜀箋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瓊瑤。 -- 出自唐·施肩吾·酬周秀才
- 征車蜀道聞猿苦,祖帳西郊落葉頻。 -- 出自宋·楊億·大理趙寺丞世長知益州華陽縣
- 胡為蜀先主,三顧前致辭。 -- 出自宋·汪元量·蜀相廟
- 醉擁蜀琴抽白雪,舞回班扇割西風。 -- 出自宋·汪元量·歌妓許冬冬攜酒郊外小集
- 雖云蜀先主,猶是漢諸孫。 -- 出自宋·汪元量·錦江蜀先主廟
- 君自蜀人揚馬后,同鄉奕葉播清風。 -- 出自明·李攀龍·按察李公誕子公蜀人先以中書舍人為御史
-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盤屈身長八十尺。 -- 出自唐·齊己·謝徽上人見惠二龍障子,以短歌酬之
- 時逢蜀僧說,或道近游黔。 -- 出自唐·齊己·寄貫休
- 依稀蜀杖迷新竹,仿佛胡床識故桑。 -- 出自唐·崔融·從軍行
- 焚卻蜀書宜不讀,武侯無可律余身。 -- 出自唐·薛能·早春書事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