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吳趨》一曲歌未了,蜀魄數聲春又莫。 -- 出自元·謝應芳·莫春陪周明府過顧將軍祠下立碑
- 千里吳鄉多戰伐,孤舟蜀客轉饑寒。 -- 出自明·袁凱·滬瀆龍王廟晚眺
-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 出自宋·項安世·江陵贈滿術人
- 豈意楚山招隱處,心歸蜀客廣騷中。 -- 出自宋·朱槔·六月二十日
- 漢月楚星人去后,淮云蜀雨事何如。 -- 出自宋·葉茵·別曾源一
- 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共顛。 -- 出自宋·敖陶孫·贈龜山慧海長老
- 臨平石鼓不自鳴,直待蜀桐魚作形。 -- 出自元·張憲·夏蓋山石鼓謠
- 近報漢廷頻詔下,時聞蜀士有旌招。 -- 出自宋·晁公溯·師伯渾用韻復次
- 變化云在天,鮮妍錦來蜀。 -- 出自宋·陳宓·和樞上人評詩
- 次第吾閩都似掌,卻嗤蜀道號泥盤。 -- 出自宋·陳襄·李侍郎修路
- 昔人汶嶺寄書帖,更歌蜀道先吁嘻,未若尹外岳牧中丞疑,惠愛春江之赴滄海,清明秋月之掛峨嵋。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萬卷胸中貯古今,西游蜀道手捫參。 -- 出自宋·度正·送李莽之制干東歸探韻得今字
- 今也多忌才,對面遠賢蜀。 -- 出自宋·傅耆·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 長孺振河內,相如論巴蜀。 -- 出自宋·高斯得·次魏明已表弟韻送劉長翁赴福建倉
- 三峽堂前五月風,吳檣蜀柁古來通。 -- 出自宋·郭明復·題三峽堂
- 漢皇初始盛文學,起自蜀國行中區。 -- 出自宋·何郯·益州州學對訓堂
- 飛魂不可關,昨夜先到蜀。 -- 出自宋·李復·送解敞
- 縱使有家歸未得,數聲蜀魄為誰啼。 -- 出自宋·李介山·小溪
- 神女騎龍別楚宮,巫云蜀雨隨峽風。 -- 出自宋·劉渙·青樓怨
- 春前作蠶市,盛事傳西蜀。 -- 出自宋·樓璹·織圖二十四首·祝謝
- 聽徹殘陽曉月,不論巴蜀東西。 -- 出自宋·陸九淵·子規
- 諫草詩篇好護持,又吟蜀井竹西時。 -- 出自宋·牟巘五·題羅御史詩
- 但見洛人夸魏紫,誰知蜀國產真紅。 -- 出自宋·蒲瀛·次韻袁升之游云寺鴻慶院山茶之什
- 繄昔開禧年,狂童叛吾蜀。 -- 出自宋·任希夷·遺安堂
- 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 -- 出自宋·釋居簡·哀三城
- 杜陵野老拜杜鵑,念渠蜀王身所變。 -- 出自宋·舒岳祥·杜鵑花
- 佇見觚棱神爵棲,重歌蜀使碧雞頌。 -- 出自宋·蘇頌·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 出自宋·薛田·成都書事百韻
- 才木雖不同,一音貫吳蜀。 -- 出自宋·楊簡·偶書
- 去思聞九重,盛事傳西蜀。 -- 出自宋·喻良能·侍御王公去饒饒之士民數千萬人遮道攀轅又相
- 擬學楚人歸種橘,虛勞蜀客望牽牛。 -- 出自元·陳基·秋日雜興(五首)
- 氛祲高逾隴,聲勢遠窺蜀。 -- 出自明·馮琦·送張伯任都諫閱視固原
- 天門欲往澀如棘,若比蜀道尤云難。 -- 出自明·吳寬·送胡彥超
- 鼻端有余地,肝膽分楚蜀。 -- 出自宋·蘇軾·贈眼醫天彥若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