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三印誰分陽羨茶,自煎蜀井瀹瓊花。 -- 出自宋·方岳·趙龍學寄陽羨茶為汲蜀井對瓊花烹之
- 風流天子悟轉圜,不見蜀山橫翠面。 -- 出自宋·諶祜·句
- 因思羊腸盤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 -- 出自宋·楊時·過錢塘江迎潮
- 籬援蕭疏常奧寒,西從蜀嶺北淮山。 -- 出自宋·劉克莊·又聞邊報四首
- 喚渡吳江秋水漲,解鞍蜀道雪山寒。 -- 出自宋·周必大·李仁甫賦詩送其子塾下第歸次韻為贈
- 今年為親歸,蠶市苦思蜀。 -- 出自宋·洪咨夔·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
- 愛之莫助之,只手挈全蜀。 -- 出自宋·洪咨夔·壽崔西清二首
- 安西老元戎,再出護全蜀。 -- 出自宋·洪咨夔·送王萬里赴闕
- 行遍千山復萬山,不應蜀道若為難。 -- 出自宋·高翥·感懷二首
- 白羽豫州慵草檄,青天蜀道厭摧輪。 -- 出自宋·楊億·葉秘書溫知蜀州江原縣
- 聊烹顧渚吳,更試蒙山蜀。 -- 出自宋·洪邁·秀川館聯句
- 此去漢庭應籍甚,向來蜀產久蕭然。 -- 出自宋·李呂·送楊道父赴廷試
- 馬乳龍須方壓架,玉簪蜀蓋漸平堤。 -- 出自宋·李呂·宿洪氏南軒
- 蜀都府主迎賓客,贈我蜀錦三百尺。 -- 出自宋·汪元量·昝相公送錦被
- 竹上雨湘妃淚,樹中禽蜀帝王,無限思量。 -- 出自元·阿魯威·【雙調】湘妃怨
- 星子山頭殺氣生,可憐蜀盜廢春耕。 -- 出自明·謝榛·漢中兵憲王斯進討賊有功寄贈
- 清晨醉起臨春臺,吳綾蜀錦胸襟開。 -- 出自唐·齊己·讀李賀歌集
- 山門欲別心潛愿,更到蜀中還到來。 -- 出自唐·薛能·過象耳山二首
- 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 出自唐·吳融·綿竹山四十韻
- 疑日四方嫌不種,教於蜀地獨垂名。 -- 出自唐·郭震·海棠
- 檻底吳僧空仰望,座中蜀客賴西還。 -- 出自宋·強至·彭及之邀吳仲源楊公濟與某夜會望湖樓獨某后
- 一抹胭脂勻作艷,千窠蜀錦合成團。 -- 出自宋·強至·題姚氏三頭牡丹
- 何時拂塵衣,假道西走蜀。 -- 出自宋·范祖禹·送文周翰出守陜郊
- 時遣吳姝近酒盞,更防蜀鳥搖歸心。 -- 出自宋·陳造·再次前韻呈林郎中五首
- 諸李辭章推李白,向來蜀道賦噫吁。 -- 出自宋·陳造·復次韻四首
- 苗裔散諸華,慶澤鍾左蜀。 -- 出自宋·李廌·故諫議大夫鮮于公欲作新堂以傳世譜名曰卓絕
- 老蘇記木山,萬里在右蜀。 -- 出自宋·李廌·大木山
- 曉征春事太平無,未盡蜀天已秦語。 -- 出自宋·李新·飛仙道中
- 風月秦樓愁處別,鶯花蜀國病中吟。 -- 出自宋·李新·再書
- 昔我初至秦,使旨不到蜀。 -- 出自宋·鄭剛中·寄雖張子公尚書
- 一介吾儒孰重輕,青天蜀道少人行。 -- 出自宋·李石·扇子詩
- 橫流溢四海,未暇較吳蜀。 -- 出自宋·李石·湖嶼
- 一朝污濁流,錢券滿吾蜀。 -- 出自宋·李石·黎墨
- 堂堂兩蘇公,秀峙自西蜀。 -- 出自宋·姜特立·賦汪先輩昆仲聽雨軒
- 茲來督我語益峻,遠寄蜀絹欄烏絲。 -- 出自宋·樓鑰·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 年來吳門箋,色澤勝西蜀。 -- 出自宋·樓鑰·盧甥申之自吳門寄顏樂間畫箋
- 是時熊湘介二國,北有蜀壘南吳牖。 -- 出自宋·廖行之·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 幾向圖經問水源,未知蜀道遠如天。 -- 出自宋·趙蕃·寄陳擇之
- 誰知道,尚隨逐風華,為蜀分南土。 -- 出自宋·魏了翁·摸魚兒·記年時
- 園池亭墅游歷遍,自對蜀錦傾偏提。 -- 出自宋·周文璞·清明日書事
- 毋使酂侯武侯得專美,蜀山豈無齊之石可磨亦可銘。 -- 出自宋·程公許·壽制使董侍郎
- 集雁兮中洲,作之屏兮蜀之左,內訌兮外阻,誰御兮誰拒。 -- 出自宋·程公許·述九頌·固屏
- 千載福公家傳好,懷哉蜀士送行詩。 -- 出自宋·王邁·寄南劍守陳寺丞宿
- 白帝綸巾隱敵國,勝勢蜀尾連吳頭。 -- 出自宋·陽枋·和夔州李約齋燈宵
- 舟子偏驚拍岸風,不論蜀艇與南郍。 -- 出自宋·陽枋·和全父弟九華峰
- 夷陵近聞列守戍,似謂蜀險為難必。 -- 出自宋·陽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 君相勤外憂,必有寧我蜀。 -- 出自宋·李曾伯·丁亥紀蜀百韻
- 大對堯階丹地前,細陳蜀道青天難。 -- 出自宋·李曾伯·送管季衡赴省
- 羨公博學今揚雄,未許蜀珍專瑞蜀。 -- 出自宋·趙汝騰·壽史刑使
- 湖水出瀾蠡,江水下巴蜀。 -- 出自宋·董嗣杲·次湖口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