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蜀國熙熙冬令杪。 -- 出自宋·杜安世·玉樓春
- 蜀道ε嶮行遲。 -- 出自宋·杜安世·兩同心·巍巍劍外
- 蜀公有高志,謝事久杜門。 -- 出自宋·韓維·次韻和君實寄景仁
- 蜀江春未動,猶得緩歸船。 -- 出自宋·徐照·寄筠陽趙紫芝推官
- 蜀姜作芼吳鹽和,琥珀香爛云子烏。 -- 出自宋·徐照·釜下吟
- 蜀山上摩天,蜀水下如線。 -- 出自宋·蘇泂·夜讀杜詩四十韻
- 蜀山高岧峣,蜀客無平才。 -- 出自唐·姚合·送李余及第歸蜀
- 蜀箋方入寫,越客始消吟。 -- 出自唐·姚合·喜覽裴中丞詩卷
- 蜀箋金屑膩,月兔筆毫精。 -- 出自唐·姚合·省直書事
- 蜀江迤邐漸不見,沫水騰掉震百雷。 -- 出自宋·蘇洵·游陵云寺
- 蜀陵冀角民鼓亂,樓殿至今連海宇。 -- 出自宋·陳普·有感
- 蜀天過雨浮嵐翠,漢地連云小麥黃。 -- 出自宋·諶祜·句
- 蜀浪番墻外,廬山幾席中。 -- 出自宋·鄧林·湓江
- 蜀屈嚴公子,先聲到處驚。 -- 出自宋·曾豐·關參議劉仲洪就京制置辟入蜀二首
- 蜀國佳人號細腰,東臺御史惜妖嬈。 -- 出自宋·張俞·題漢州妓項帊羅
- 蜀山消雪蜀江深,郎來妾去斗歌吟。 -- 出自明·高啟·竹枝歌(六首)
- 蜀珍乃肯臨閩聚,韓富何嘗笑孟窮。 -- 出自宋·劉克莊·再和二首
- 蜀公有疏謝事,米老無書辨顛。 -- 出自宋·劉克莊·六言三首
- 蜀女羞施粉,輕裝愛淡紅。 -- 出自宋·劉克莊·海棠七首
- 蜀公陵下語,竟免入碑中。 -- 出自宋·劉克莊·雜興十首
- 蜀道閩山各有之,千林紅綠任紛披。 -- 出自宋·劉克莊·食早荔七首
- 蜀相昔曾耕渭上,漢家今有糴湟中。 -- 出自宋·劉克莊·書事三絕
- 蜀口塵清江浪白,息頭重作太平人。 -- 出自宋·劉克莊·再次竹溪韻三首
- 蜀郡盧夫子,沉冥不偶時。 -- 出自宋·劉克莊·贈蜀士盧石受二首
- 蜀劑十杯扶胃氣,南烹一筯忍饞涎。 -- 出自宋·劉克莊·病起夜坐讀書一首
- 蜀州夸海棠,邈然隔夔巴。 -- 出自宋·劉克莊·池上榴花一本盛開
- 蜀山聞說多仙者,試為余求辟谷方。 -- 出自宋·劉克莊·寄夔漕王中甫
- 蜀公喜柳歌仁廟,洛叟譏秦媟上穹。 -- 出自宋·劉克莊·自題長短句后
- 蜀關幾犬豕,淮岸邇旌旗。 -- 出自宋·徐璣·記述二十韻為趙沂公作
- 蜀客寓秦城,寒威怯夜生。 -- 出自宋·文同·寒食
- 蜀塵隨眼斷,蕃雪滿襟寒。 -- 出自宋·文同·題鳳凰山后巖
- 蜀部名果中,推之為上選。 -- 出自宋·文同·天師栗
- 蜀土茶稱盛,蒙山味獨珍。 -- 出自宋·文同·謝人寄蒙頂新茶
- 蜀江之東山色盡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 出自宋·文同·子平寄惠希夷陳先生服唐福山藥方因戲作雜言
- 蜀國芙蓉名二色,重陽前后始盈枝。 -- 出自宋·文同·和吳龍圖韻五首·二色芙蓉
- 蜀產吳包何足道,蟠桃熟處是瑤池。 -- 出自宋·周必大·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
- 蜀水吳山無間斷,只應明月識人情。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韻張提刑送行六絕
- 蜀口戍兵誰飽飯,淮頭編戶幾安眠。 -- 出自宋·洪咨夔·次楊滬南以前區字韻送行
- 蜀產班行幾,分符又去之。 -- 出自宋·洪咨夔·送秦祠監還蜀二首
- 蜀從更化來,舊痛甫甦醒。 -- 出自宋·洪咨夔·送興元聶帥
- 蜀庸無與守,魏吃浪成名。 -- 出自宋·洪咨夔·毀鄧艾廟
-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 出自宋·洪咨夔·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 蜀公早嘗著野服,君實晚始持桓圭。 -- 出自宋·洪咨夔·送新婺州汪總領歸歙
- 蜀隸綿猶重,吳儂葛自輕。 -- 出自宋·洪咨夔·答及甫見和二首
- 蜀踞國上流,蜀固天下固。 -- 出自宋·洪咨夔·隆慶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夢與余賦詩堂上有何
- 蜀路何迢遞,憐君獨去游。 -- 出自唐·方干·送姚舒下第游蜀
- 蜀機鳳雛動蹩躠,珊瑚枝枝撐著月。 -- 出自唐·貫休·還舉人歌行卷
- 蜀魄關關花雨深,送師沖雨到江潯。 -- 出自唐·貫休·春送僧
-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 出自唐·韓偓·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 蜀紙麝煤沾筆興,越甌犀液發茶香。 -- 出自唐·韓偓·橫塘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