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蜀山攢黛留晴雪,簝筍蕨芽縈九折。 -- 出自唐·溫庭筠·錦城曲
- 蜀彩淡搖曳,吳妝低怨思。 -- 出自唐·溫庭筠·題磁嶺海棠花
- 蜀道歸來萬里身,上堂嘉慶動諸鄰。 -- 出自宋·范仲淹·送何涉秀才
- 蜀弦高,羌管脆。 -- 出自宋·晏殊·更漏子·菊花殘
- 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 出自宋·晏殊·山亭柳 贈歌者
- 蜀可全有,此不當受。 -- 出自唐·韓愈·元和圣德詩
- 蜀險豁關防,秦師縱橫猾。 -- 出自唐·韓愈·征蜀聯句
- 蜀雄李杜拔,--韓愈岳力雷車轟。 -- 出自唐·韓愈·城南聯句
- 蜀路何悠悠,岷峰阻且修。 -- 出自唐·駱賓王·疇昔篇
- 蜀人詫蜀不能休,花作江山錦作州。 -- 出自宋·楊萬里·送丘宗卿帥蜀三首
- 蜀江雪水來三峽,吳苑風煙訪六朝。 -- 出自宋·楊萬里·送周元吉顯謨左司將漕湖北三首
- 蜀人老張同舍郎,喚作謫仙儂笑領。 -- 出自宋·楊萬里·瓶中梅花長句
- 蜀江西來一萬里,章江南來會於此。 -- 出自宋·楊萬里·過湖口縣上下石鍾山,即東坡所記者,是夕宿
- 蜀士冠朝士,最談蘇與張。 -- 出自宋·楊萬里·見張定叟
- 蜀張與蜀花,鄉人相解后。 -- 出自宋·楊萬里·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詠·腴亭
- 蜀客君當問,秦官我舊封。 -- 出自唐·元稹·與楊十二巨源、盧十九經濟同游大安亭,各賦
- 蜀路危于劍,憐君自坦途。 -- 出自唐·元稹·送林復夢赴韋令辟
- 蜀錦纏頭氣若絲,風流不減瘦腰肢。 -- 出自明·唐寅·花降圖
- 蜀郡靈槎轉,豐城寶劍新。 -- 出自唐·李嶠·星
- 蜀都宵映火,杞國旦生云。 -- 出自唐·李嶠·井
- 蜀道雖如履平地,杜鵑終勸不如歸。 -- 出自宋·范成大·再用前韻
- 蜀險談間固,蠻訌檄到平。 -- 出自宋·范成大·龍學侍郎清河侯張公挽詞
- 蜀江西來已無路,鑿山作澮方成川。 -- 出自宋·范成大·灩澦堆
- 蜀人減估天恩厚,高議清陰猶記否? -- 出自宋·范成大·送同年朱師古龍圖赴潼川
- 蜀山欲窮此盤礡,禹力已盡猶鐫劖。 -- 出自宋·范成大·扇子峽
- 蜀絲趁日染干紅。 -- 出自宋·周邦彥·月中行/月宮春
- 蜀客多積貨,邊人易封侯。 -- 出自唐·王建·送人
- 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驛賣山雞。 -- 出自唐·王建·江陵即事
- 蜀客南行祭碧雞,木綿花發錦江西。 -- 出自唐·張籍·送蜀客
- 蜀客骨目高,聰辯劍戟新。 -- 出自唐·孟郊·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 蜀色庶可比,楚叢亦應無。 -- 出自唐·孟郊·邀人賞薔薇
- 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 -- 出自宋·文天祥·酹江月 驛中言別
- 蜀道謾傳千古險,廬山方許一人高。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再次胡德昭韻
- 蜀道藹松筠,巴江盛舟楫。 -- 出自唐·盧綸·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
- 蜀娘漫點花酥。 -- 出自宋·黃庭堅·減字木蘭花·乍晴秋好
- 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里來。 -- 出自宋·黃庭堅·叔父給事挽詞十首
- 蜀人生疏不下箸,吾與北人俱眼明。 -- 出自宋·黃庭堅·謝楊履道送銀茄四首
- 蜀客出衰世,獨升鄒魯堂。 -- 出自宋·黃庭堅·送楊瓘雁門省親二首
- 蜀王煎藙法,醢以羊彘兔。 -- 出自宋·黃庭堅·謝張泰伯惠黃雀鮓
- 蜀僧袈裟,多似苾(上艸下芻)尼。 -- 出自宋·黃庭堅·勸石洞道真師染袈裟頌
- 蜀國暖回溪峽浪,衛娘清轉遏云歌。 -- 出自唐·羅隱·春思
- 蜀客賦高君解愛,楚宮腰細我還知。 -- 出自唐·羅隱·西川與蔡十九同別子超
- 蜀錦謾夸聲自貴,越綾虛說價功高。 -- 出自唐·羅隱·繡
- 蜀門西更上青天,強為公歌蜀國弦。 -- 出自唐·薛濤·續嘉陵驛詩獻武相國
- 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 -- 出自宋·蘇轍·奉同子瞻荔支嘆
- 蜀都富樂真當惜,民事艱難誰復論。 -- 出自宋·蘇轍·故成都尹陸介扶挽詞
-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從梢未及甘。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二五郡
- 蜀趙昌蓋用此法耳。 -- 出自宋·蘇轍·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 蜀中耆舊今無幾,相逢握手堪流涕。 -- 出自宋·蘇轍·送鮮于子駿還朝兼簡范景仁
- 蜀中酴醾生如積,開落春風山寂寂。 -- 出自宋·蘇轍·次韻和人跡酴醾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