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在第1個字的詩句
蜀在第一個字的詩句
- 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 -- 出自宋·林景熙·冬青花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 -- 出自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 出自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 蜀江情 -- 出自··
-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 出自唐·李白·蜀道難
-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 出自唐·李白·蜀道難
-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 出自唐·李白·蜀道難
-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 出自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 出自唐·李白·登峨嵋山
- 蜀主思孔明。 -- 出自唐·李白·贈友人其三
- 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 出自宋·蘇軾·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 蜀士李八百,穴居吳山陰。 -- 出自宋·蘇軾·和陶讀山海經
- 蜀人文賦楚人辭,堯在崇山舜九疑。 -- 出自宋·蘇軾·宿建封寺,曉登盡善亭,望韶石三首
- 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游樂不知還。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蠶市
-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聳。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再送周正孺
- 蜀守降老蹇,至今帶連環。 -- 出自宋·蘇軾·神女廟
- 蜀守降老蹇,至今帶連寰。 -- 出自宋·蘇軾·神女廟
- 蜀客曾游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 -- 出自宋·蘇軾·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
- 蜀江久不見滄浪,江上枯槎遠可將。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 蜀客南游家最遠,吳山寒盡雪先晞。 -- 出自宋·蘇軾·莘老葺天慶觀小園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說乞名與
- 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 -- 出自宋·蘇軾·漢水
- (蜀中太守無不畫像者。 -- 出自宋·蘇軾·送周正孺知東川
- (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作之。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蜀人以細雨為雨毛。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蜀中稻熟時,蚱蜢群飛田間,如小蝗狀,而不害稻。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 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 -- 出自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 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 出自唐·杜甫·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
- 蜀門多棕櫚,高者十八九。 -- 出自唐·杜甫·枯棕
- 蜀路江干窄,彭門地里遙。 -- 出自唐·杜甫·哭王彭州掄
- 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 -- 出自唐·杜甫·草堂即事
- 蜀將分旗鼓,羌兵助井泉。 -- 出自唐·杜甫·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 蜀人矜夸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 -- 出自唐·杜甫·石犀行
- 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 -- 出自唐·杜甫·散愁二首
- 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彌存。 -- 出自唐·杜甫·覽柏中允兼子侄數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弟四
- 蜀麻久不來,吳鹽擁荊門。 -- 出自唐·杜甫·客居
- 蜀王將此鏡,送死置空山。 -- 出自唐·杜甫·石鏡
- 蜀道多早花,江間饒奇石。 -- 出自唐·杜甫·石柜閣
- 蜀人聞之皆起立,至今斅學效遺風,乃知變化不可窮。 -- 出自唐·杜甫·杜鵑行(一作司空曙詩)
-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蜀桐木性實,楚絲音韻清。 -- 出自唐·白居易·夜琴
- 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頭。 -- 出自唐·白居易·想東游五十韻
- 蜀箋寫出篇篇好,吳調吟時句句愁。 -- 出自唐·白居易·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見和憶吳中舊游五首
-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 出自唐·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
- 蜀物多淹泊。 -- 出自唐·王維·燕子龕禪師
- 蜀中夫子時開卦,洛下書生解詠詩。 -- 出自唐·王維·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
- 蜀王有遺魄,今在林中啼。 -- 出自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
- 蜀相階前柏,龍蛇捧閟宮。 -- 出自唐·李商隱·武侯廟古柏
- 蜀殿瓊人伴夜深,金鑾不問殘燈事。 -- 出自唐·李商隱·燒香曲
“蜀”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