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蛇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夢覺尚疑身似蝶,病蘇方悟影非蛇。 -- 出自宋·王十朋·夜雨述懷
- 尚想飛仙游白鶴,偶於懷袖落青蛇。 -- 出自宋·甄龍友·望君山
- 區區子豈癡摹虎,事事吾猶錯畫蛇。 -- 出自宋·虞儔·朱天永示仆二詩蓋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韻以廣之
- 去歲諸公祖敬之,我曾同席共委蛇。 -- 出自宋·趙蕃·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 行馬門闌宰胄巍,高冠長佩獨委蛇。 -- 出自宋·魏了翁·張隆州挽詩
- 讀書求道調心馬,制藥無方遣睡蛇。 -- 出自宋·王柏·和遁澤喜雨韻二首
- 未駕說儀列鷺絲,已麾段笏擊長蛇。 -- 出自宋·李曾伯·壽蜀帥
- 須知大才作隆棟,豈但古干森虬蛇。 -- 出自宋·衛宗武·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
- 來章璀璨耀珠璧,行墨遒勁飛龍蛇。 -- 出自宋·衛宗武·賡南塘桂吟
- 一蓋云松擎羽葆,四盤江水走龍蛇。 -- 出自宋·姚勉·游感山題甘露臺
- 萬仞騷臺立海涯,堂堂筆陣走龍蛇。 -- 出自宋·胡仲弓·夜飲頤齋以燈前細雨檐花落為韻分得前字又得
- 方瞳丹頰生鼎花,猶為人世憂龍蛇。 -- 出自宋·何夢桂·贈天臺遇仙翁
-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 出自唐·李郢·立秋后自京歸家
- 惠子休驚學五車,沛公方起斬長蛇。 -- 出自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 陣面奔星破犀象,筆頭飛電躍龍蛇。 -- 出自唐·殷文圭·贈池州張太守
- 濃染紅桃二月花,只宜神筆縱龍蛇。 -- 出自唐·徐夤·尚書新造花箋
-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 -- 出自唐·周曇·春秋戰國門陳軫
- 弓斷陣前爭日月,血流垓下定龍蛇。 -- 出自唐·靈一·項王廟(一作棲一詩)
- 百年宇宙腥戎馬,十月雷霆起蟄蛇。 -- 出自明·貝瓊·十月聞雷
- 風霜獨臥閑中病,時節偏催壑口蛇。 -- 出自明·徐禎卿·文章煙月
- 騷客平生揮字拙,蕭郎為我走龍蛇。 -- 出自宋·陳藻·鄭主簿宅看雪訪梅聽僧撫琴偶成四韻倩蕭中立
- 白雨紛紛下江海,翠浪滾滾開龍蛇。 -- 出自宋·項安世·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侍郎韻為荊師范
- 又不見于湖居士張安國,健語龍蛇雜矛戟。 -- 出自宋·項安世·別周季隱東湖隱居
- 莫信空山葬冠劍,且吟古屋畫龍蛇。 -- 出自宋·張镃·題禹廟二首
- 驅令磨墨具氏筆,滿幅大草飛龍蛇。 -- 出自宋·敖陶孫·醉歌
- 悟罷本來安得病,角弓誰使認為蛇。 -- 出自宋·羅與之·臥疴
- 勿計名繩遂忽麻,況于繩上更生蛇。 -- 出自·馬一浮·雜感
- 敗毫淡墨任揮染,蒼莽菌蠢移龍蛇。 -- 出自宋·孔武仲·子瞻畫枯木
- 秋空云片歸飛鶴,古木藤陰屈結蛇。 -- 出自宋·孔武仲·和介之登樓見寄
- 六尺禪床支瘦骨,心安不惱睡中蛇。 -- 出自宋·陳巖·煎茶峰
- 高樹書寒歸有鳥,小溪湍急走如蛇。 -- 出自宋·戴表元·邑中滯雨示陳貴白
- 我鄰翁言私誚責,扶傷早愧隋侯蛇。 -- 出自宋·戴表元·義蜂行
- 安得張顛醉狂筆,此中飛走活龍蛇。 -- 出自宋·顧逢·贈吳門造箋
- 官符星火催春焙,卻使山僧怨白蛇。 -- 出自宋·郭三益·題南岳寺
- 長河喬岳暗風沙,高山大澤蟠龍蛇。 -- 出自宋·郭印·劍篇次元汝功韻
- 誰種靈松近佛家,根盤深塢斗獰蛇。 -- 出自宋·黃非熊·瑞松塢
- 千疊靈山橫琬琰,八分宸筆動龍蛇。 -- 出自宋·金君卿·寄題三靈山程先生瑞墨閣
- 蚩尤食昴乘鬼車,韓國為窟秦為蛇。 -- 出自宋·李復·過高平縣
- 野囿幾年饑虎豹,旱雷何日起龍蛇。 -- 出自宋·李覯·贈韓侍禁
- 野闊村歸如暮鴉,路沿溪曲似春蛇。 -- 出自宋·林亦之·秋試罷重九過滄峽
- 夜半月寒風力勁,滿山松影走龍蛇。 -- 出自宋·陸文圭·夜宿范以善提舉云林清遠風大作偶成二絕句
- 地接丹丘姥嶺賒,山盤曲折狀如蛇。 -- 出自宋·呂聲之·題陳巖庵寄諸兄弟
- 一水穿崖走碧沙,崖前樛木偃龍蛇。 -- 出自宋·洛浦道士·絕句
- 有泉何取臺儀鳳,事佛空教后作蛇。 -- 出自宋·任希夷·南朝故跡惟天禧鳳凰臺鹿苑郗氏窟為最久
- 分明柑橘勿譊訛,獻花借水辨龍蛇。 -- 出自宋·釋道川·頌古二十八首
- 看取將軍施武略,兩條寒劍定龍蛇。 -- 出自宋·釋道川·頌古二十八首
- 霜刃一揮全意氣,坐令千載定龍蛇。 -- 出自宋·釋法全·頌古十九首
- 翠蓋陰森高隱鶴,修條屈曲暗藏蛇。 -- 出自宋·釋輝·古藤
- 佛閣僧居如穴蟻,梵編蟲蠹失驚蛇。 -- 出自宋·釋善珍·和陳宰諸官登羅漢閣看草書經卷韻
- 撮藥場中驗作家,一枝手髂兩條蛇。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