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蛇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 出自唐·李白·草書歌行
- 薦士已聞飛鶚表,報恩應(yīng)不用蛇珠。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 出自宋·蘇軾·石鼓
- 嬌姿共愛春濯濯,豈問空腹修蛇蟠。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柳湖感物
-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 出自宋·蘇軾·游道場山何山
- 禿襟小袖雕鶻盤,大刀長劍龍蛇插。 -- 出自宋·蘇軾·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zhàn)袍
- 昔飲雩泉別常山,天寒歲在龍蛇間。 -- 出自宋·蘇軾·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
- 跨歷商周看盛衰,欲將齒發(fā)斗蛇龜。 -- 出自宋·蘇軾·濠州七絕 彭祖廟(有云母山,云彭祖所采服
- 藤生谷底飽風(fēng)雪,歲晚忽作龍蛇升。 -- 出自宋·蘇軾·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 蛇行空中如枉矢,電光煜煜燒蛇尾。 -- 出自宋·蘇軾·武昌銅劍歌
- 披榛覓藥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蝎。 -- 出自宋·蘇軾·鐵拄杖(并敘)
-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2];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羔羊
- 風(fēng)濤颯颯寒山陰,熊羆欲蟄龍蛇深。 -- 出自唐·杜甫·呀鶻行
- 遂性逍遙雖一致,鸞凰終校勝蛇蟲。 -- 出自唐·白居易·讀莊子
- 珠纓炫轉(zhuǎn)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 出自唐·白居易·驃國樂-欲王化之先邇后遠(yuǎn)也
- 清嘯穿林鸞鳳吟,草書落紙龍蛇走。 -- 出自宋·陸游·醉中作
- 志士寧聞畢世窮,此間從古混蛇龍。 -- 出自宋·陸游·贈丐士
- 時聞木客嘯,常憂射工毒,蜿蜓蛇兩頭,踸踔夔一足;豈惟耳目駭,直恐性命促。 -- 出自宋·陸游·懷舊用昔人蜀道詩韻
-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委蛇。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逶蛇。 -- 出自先秦·屈原·遠(yuǎn)游
- 魂乎無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 出自先秦·屈原·大招
- 城郭千家一彈丸,蜀岡擁腫作蛇蟠。 -- 出自宋·王安石·寄沈道原
- 對局含情見千里,都城已得長蛇尾。 -- 出自唐·溫庭筠·謝公墅歌
- 清宮洞房寒熱媒,深山大澤龍蛇生。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唐子光教授河豚
- --陸龜蒙石形蹲玉虎,池影閃金蛇。 -- 出自唐·皮日休·寂上人院聯(lián)句
- 百里旌旗灑玉花,使君義動龍蛇蟄。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子瞻與舒堯文禱雪霧豬泉唱和
- 烈火燒林虎豹慄,疾雷裂地龍蛇驚。 -- 出自宋·司馬光·和圣俞詠昌言五物·懷素書
- 開卷長疑雷電驚,揮毫只怕龍蛇走。 -- 出自唐·韋莊·乞彩箋歌
- 連榻隱南吳庚契,要看紙上生蛇走。 -- 出自宋·白玉蟾·夜宴清勝軒醉吟呈倪梅窗吳道士隱南
- 水盆攪散五色沙,滿地寫出龍蛇花。 -- 出自宋·白玉蟾·贈城西謝知堂
- 陰坑血冷秋復(fù)春,朅壤食盡蒼蛇鱗。 -- 出自明·劉基·長平戈頭歌
- 何物一角額準(zhǔn)隆,?然出洞若蛇蟲。 -- 出自明·劉基·題群龍圖
- 烏足遲遲日宮里,天門擊鼓龍蛇起。 -- 出自宋·無名氏·春二首
- 并寄陽冰古篆字,字形矯矯龍蛇起。 -- 出自宋·梅堯臣·歐陽永叔寄瑯琊山李陽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詩一
- 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籬落起蛇蟲。 -- 出自宋·王禹偁·春居雜興
- 欲兆幽烽二龍死,獨微晉澤一蛇悲。 -- 出自宋·晁補之·擬樂府十二辰歌
- 手把山中紫羅筆,思量點畫龍蛇出。 -- 出自唐·顧況·剡紙歌
- 列侍百重圍虎戟,酣歌丈八憶蛇矛。 -- 出自宋·宋祁·云夢李使者
-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師筆下龍蛇字。 -- 出自宋·張耒·讀中興頌碑
- 蒼茫直與鬼神接,恍惚不保龍蛇驚。 -- 出自宋·張耒·孫彥古畫風(fēng)雨山水歌
- 微波澄淡當(dāng)晴景,旌旗半浸龍蛇影。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制硯歌
- 醉倒寧知酒戶慳,滿身樹影蛟蛇蟠。 -- 出自宋·方岳·次韻題秋崖
- 何暇徹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蛇龍。 -- 出自宋·陳普·野燒
- 重黎不生大禹死,鬼魅雜出交蛇龍。 -- 出自宋·陳普·夜臺
- 樓船橫海未入境,淮南早為愁蛇蝮。 -- 出自宋·陳普·勸學(xué)
- 道隅并虀即為餌,車上已有長蛇懸。 -- 出自宋·楊時·贈醫(yī)者鄧獻匡
- 櫓聲出入如謳發(fā),晝長夜短睡蛇絕。 -- 出自宋·晁說之·舟中倦甚
- 椽墨太阿窺小丑,書天不動龍蛇走。 -- 出自宋·謝枋得·書林十景詩
- 叔夜只堪伴魚鳥,子云何至況蛇龍。 -- 出自宋·劉克莊·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 底鷗材群及魚隊,化為虎落與蛇坑。 -- 出自宋·劉克莊·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