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在第8個字的詩句
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欲去欲留松一路,藤花染淚路斕斑。 -- 出自宋·萬俟紹之·謁曾祖提刑墓
- 明年此際應東去,藤轎逐征鞍。 -- 出自宋·楊澤民·少年游·金爐噴獸枕敧山
- 絕岸有孤桐,日受藤蔓侵。 -- 出自宋·黎廷瑞·桐華
- 十丈花開玉井峰,藤蘿亦附灌木叢。 -- 出自宋·王炎·用元韻答汪廣文
- 桃花映面方留詠,藤刺纏身始悟禪。 -- 出自宋·王炎·用元韻答子大
- 春寺無人亂鳥啼,藤蘿陰磴野僧迷。 -- 出自唐·歐陽袞·南澗寺
- 萬樹影參差,石床藤半垂。 -- 出自唐·儲嗣宗·過王右丞書堂二首
- 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 -- 出自唐·李山甫·松
- 雨集枯也時漸滿,藤籠老木一翻新。 -- 出自唐·孫氏·與周默
- 傍嶺竹參差,緣崖藤冪罒歷。 -- 出自唐·慧宣·秋日游東山寺尋殊曇二法師
- 宮花野藥半相和,藤蔓參差惜不科。 -- 出自唐·無可·題崔駙馬林亭
- 峰巒楫楫田園凈,藤剌深深磴道幽。 -- 出自宋·項安世·游白鹿洞書院
- 手種青杉愈百尺,藤花辟蔓籠臺石。 -- 出自宋·葉茵·苕溪行
- 云飛松竹留,石墮藤蘿牽。 -- 出自宋·劉宰·東陽道旁涵碧亭
- 竹稠亂筍穿開路,藤茂多花蓋盡籬。 -- 出自宋·趙汝鐩·午炊徐坊嶺
- 竹籟曉和幽梵合,藤花春入古松開。 -- 出自宋·林景熙·瑞安院
- 竹杖穿云尋寺去,藤匡采藥帶花歸。 -- 出自明·王守仁·九華山下夜泊
- 嵌竇谽谺元自開,藤蔓駢羅巧相締。 -- 出自宋·鄧深·月湖新得浮石巖
- 臨軒十八公,老壽藤蘿纏。 -- 出自宋·方回·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 低昂壈坎或欹側,藤蔓盤旋青覆被。 -- 出自宋·韓松·崇壽院霜鐘雙閣
- 四暢圖中四散人,藤床對坐遣閑情。 -- 出自宋·黃庚·題四暢圖
- 崖頭流云漫,千丈藤蘿結。 -- 出自宋·黃杞·游招真觀
- 荷蓋點溪三數葉,藤梢繞樹幾千層。 -- 出自宋·晃沖之·和新鄉二十一兄華嚴水亭五首
- 枉蒙龍臥篇,如睹藤蘿境。 -- 出自宋·林亦之·和李監倉欲游臥山以海風大作不果往
- 猿鳥窺人知舊識,藤蘿引逕入無間。 -- 出自宋·陸經·化成巖
- 禪中有詩,手把烏藤出門去,落花流水不相知。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行,兩袖清風一瘦藤。 -- 出自宋·釋慧空·四威儀
- 我也無端被伊葛藤一上,慚愧椿子倒了也。 -- 出自宋·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
- 野菜花飛胡蝶,古藤枝掛清猿。 -- 出自宋·釋紹曇·六言山居
- 五教三乘,之繞葛藤。 -- 出自宋·釋紹曇·對月了殘經贊
- 身兮芭蕉,口兮葛藤。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默耕田地,力鋤葛藤。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巖石空邊依草舍,藤蘿低處著松關。 -- 出自宋·釋仲皎·庵居
- 松頭栗鼠下,時把藤牀嚙。 -- 出自宋·釋重顯·春風辭寄武威石秘校
- 妝點個中新景致,藤冠布褐老癯儒。 -- 出自宋·舒岳祥·卜居
- 松腴點漆光照眸,藤肪搗雪滑欲流。 -- 出自宋·宋無·梁隆吉遺憑筆并詩答以長句
- 榴皮幻皮人間世,藤葉牢龍物外身。 -- 出自宋·薛昂·題回山人畫像
- 水浸石根冷,風吹藤葉飛。 -- 出自宋·薛嵎·蓑衣步
- 雪墮枯枝龍解甲,藤纏怪石虎生須。 -- 出自宋·于石·凈居院
- 采香涇上黃鳥啼,藤梢掠云筍迸泥。 -- 出自明·范汭·送僧
- 蘿衣拂露辭秋壑,藤杖扶霜度曉關。 -- 出自明·樓璉·送鏡中照上人兼柬斗南和尚
- 故宮曾無片瓦覆,藤蘿倒掛野人屋,歌風之碑煙霜磨滅不可讀。 -- 出自明·屠隆·沛縣登歌風臺吊漢高祖
- 蹌蹌松欲舞,楚楚藤如束。 -- 出自明·王寵·李原承兄弟至
- 花下扶筇臨亂石,藤陰移席避斜陽。 -- 出自明·吳寬·謝顧良弼李世賢攜酒過訪(五月晦)
- 跏趺一松下,四壁藤蘿覆。 -- 出自明·殷邁·贈吉山寺僧漫爾自述
- 香徑蘚花生,陰檐藤葉綠。 -- 出自明·知證·閑居
- 燕子歸來春已去,藤花落盡水縈回。 -- 出自明·止庵法師·次韻福無受過橫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