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在第2個字的詩句
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攀藤上巉巖,卻立半空里。 -- 出自宋·韓元吉·豅豁巖
- 綠藤紅刺引薔薇。 -- 出自宋·張孝祥·鷓鴣天·可意黃花人不知
- 烏藤白帢仙仙去,知入桃源幾樹花。 -- 出自明·袁宏道·送君超還武陵
-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xié)幽情。 -- 出自唐·上官昭容·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 攀藤直上出云背,巖戶秘邃疑神緘。 -- 出自宋·韓維·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 倚藤臨水,步屧登山,白日只隨緣過。 -- 出自宋·葛長庚·永遇樂·懶散家風(fēng)
- 老藤支我步湖漘,借與晴光一欠伸。 -- 出自宋·方岳·湖上
- 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牽牛。 -- 出自宋·方岳·唐律十首
- 煙藤云木卷蒼虬,更放瑯玕出一頭。 -- 出自宋·方岳·次韻鄭僉判
- 烏藤同寢飯,黃犢了耕耘。 -- 出自宋·方岳·新晴
- 瘦藤莫厭頻來往,同社壺觴手自斟。 -- 出自宋·方岳·次韻才老
- 一藤碎踏兩山云,看盡朝嵐與夕曛。 -- 出自宋·方岳·光孝寺作茶供
- 煙藤羃羃驚蛇蟄,雪羽飛飛群鷺集。 -- 出自宋·方岳·僮有彈鷺置池上者予解其縛縱之而不去蓋不飲
- 萄藤洞庭頭,引葉漾盈搖。 -- 出自唐·姚合·句
- 枯藤生幽谷,蹙縮似無材。 -- 出自宋·蘇洵·藤樽
- 苦藤生幽谷,蹙縮似無材。 -- 出自宋·蘇洵·藤樽
- 葛藤有話無人共,付與隔林幽鳥啼。 -- 出自宋·真山民·圣果院訪忠上人不值
- 采藤復(fù)采藤,日夕費(fèi)斤斧。 -- 出自明·李東陽·藤蓑次陳公甫韻
- 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fēng)。 -- 出自明·李東陽·與趙夢麟諸人游甘露寺
- 烏藤約住未為過,禪板焚來也是閑。 -- 出自宋·釋惟一·頌古三十六首
- 四藤擊碎還收拾,攤向后都賣與誰。 -- 出自宋·釋惟一·瓊上人之杭
- 蒼藤秀木繞空庭,疊石層巒擁畫屏。 -- 出自宋·楊時·游玉華洞
- 古藤陰下非眠處,肆言成讖終還悟。 -- 出自宋·曾豐·過滕吊秦
- 瘦藤倦向人間去,喚得船來便上船。 -- 出自明·陳憲章·秋江喚渡
- 瘦藤拄月秋山遠(yuǎn),破褐隨風(fēng)晚袖低。 -- 出自明·陳憲章·晚酌示藏用諸友(四首)
- 敗藤縈格下,爭雀墮籬間。 -- 出自明·吳兆·閩中與吳元翰過馬季聲家酌
- 老藤陰森洞府黑,樹上不敢留棲烏。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 剡藤裁素幬,坐使諸塵隔。 -- 出自明·高啟·賦永上人紙帳
- 紫藤塢里歸逢雪,煨芋曾煩慰客愁。 -- 出自明·高啟·過海云院贈及長老
- 剡藤邊幅窘,寫不盡遺編。 -- 出自宋·劉克莊·戲詠文房四友
- 崖藤如暫寄,還往肯辭遙。 -- 出自宋·曾幾·龍溪新亭
- 寒藤扶壞壁,秋草帶疏欞。 -- 出自宋·高翥·松溪廟
- 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巖。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白藤花限白銀花,閤子門當(dāng)寢殿斜。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班藤為杖草為衣,萬壑千峰獨(dú)自歸。 -- 出自唐·施肩吾·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
- 枯藤離舊樹,朽石落高峰。 -- 出自唐·于鵠·題柏臺山僧
- 把藤借行勢,側(cè)足憑石脈。 -- 出自唐·于鵠·山中訪道者
- 修藤結(jié)懸崖,飛溜響空曲。 -- 出自宋·沈與求·游玲瓏山因訪朱氏草堂
- 枯藤六尺步長阡,客裹韶光絕可憐。 -- 出自宋·葛立方·避地傷春六絕句
- 赤藤表珍奇,桃竹寄吟玩。 -- 出自宋·劉子翚·和安汝功采紫竹杖篇
- 瘦藤細(xì)履平沙。 -- 出自宋·石孝友·清平樂·霽光搖目
- 支藤陟曾巔,中有少室屋。 -- 出自宋·汪元量·天壇山
- 瘦藤閑倚看鋤藥。 -- 出自宋·張?jiān)伞毝ΜF(xiàn)·山莊圖畫
- 疏藤掛赤虯,粘苔糝青茸,面首三神山,縹緲滄海東。 -- 出自宋·鄭域·游黃楊巖
- 野藤沿別樹,相托萬年青。 -- 出自元·楊維楨·連理枝
- 赤藤飛上最絕,千樹琪花散晴影。 -- 出自元·楊維楨·題朱蓬峰夢游仙宮殿,明日偕見西辨章進(jìn)凝香
- 鐘藤日肥,美木削只。 -- 出自元·楊維楨·鐘藤辭
- 蜀藤新進(jìn)松花紙,臨出曹娥江上碑。 -- 出自明·王叔承·宮詞一百首(并序)(錄五十首)
- 垂藤掃幽石,臥柳礙浮槎。 -- 出自唐·楊師道·還山宅
- 枯藤勁鐵愧三舍,驟雨寒猿驚一時。 -- 出自唐·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