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藤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幽含晚態憐丹桂,盛續春光識紫藤。 -- 出自唐·楊巨源·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
- 才人侍立持團扇,金縷雙龍貼碧藤。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客來無處著歡喜,一語不曾談葛藤。 -- 出自宋·劉過·贈經長老
- 從今便須勝賞,步青青、野色一枝藤。 -- 出自宋·張炎·木蘭花慢·錦街穿戲鼓
- 山川潤分秀色,稱醉揮、健筆剡溪藤。 -- 出自宋·張炎·木蘭花慢·江南無賀老
- 仙羊未起眠春草,塞馬初歸放紫藤。 -- 出自宋·夏竦·華山
- 聞道舊溪茆屋畔,春風新上數枝藤。 -- 出自唐·姚合·將歸山
- 衰病近來行少力,光公乞我百齡藤。 -- 出自唐·姚合·謝韜光上人贈百齡藤杖
- 禮罷空王三嘆息,自穿蘿徑拄孤藤。 -- 出自清·錢謙益·碧云寺
- 韜光鏟彩事枯硬,不學乃翁牽葛藤。 -- 出自宋·釋惟一·送孚藏主歸江西
- 又似瑤池樂棚下,鬼工遺落水晶藤。 -- 出自宋·曾豐·義寧產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絕送楊伯子
- 天峰最高明日登,手接飛鳥攀危藤。 -- 出自明·高啟·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
- 黑玉之柈白玉棱,龍須馬乳剪寒藤。 -- 出自宋·鄭會·陳舍人送蒲萄
- 暮年臨履常兢戰,未敢荒唐說葛藤。 -- 出自宋·劉克莊·即事
- 無丹灶地燒鉛汞,有海潮音話葛藤。 -- 出自宋·劉克莊·漫興二首
- 召來未及擁青綾,麾去何妨拄赤藤。 -- 出自宋·劉克莊·居厚弟改提舉鴻禧一首
- 夢中雪鼓攙天碧,恨不陪君拄瘦藤。 -- 出自宋·劉克莊·別張粹一首
- 舊日土毛無用處,剡中老卻一溪藤。 -- 出自宋·曾幾·剡溪竹紙三首
- 我老尚堪行腳在,因風為寄古崖藤。 -- 出自宋·曾幾·空公長老一出即住雪峰書來以建茗為寄長句奉
- 繞腰三篾非難事,空腹何能念葛藤。 -- 出自宋·周必大·青原祖燈監寺屢問予久不入山寫真戲題
- 散作淋漓元氣濕,屋頭老木掛疏藤。 -- 出自宋·洪咨夔·歸宗墨池
- 滉白新牋卷線稜,刮青纖竹纏紅藤。 -- 出自宋·蔡襄·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
- 山路荒涼出小亭,土墻斑駁帶枯藤。 -- 出自宋·高翥·古寺
- 巢鳥夜驚離島樹,啼猿晝怯下巖藤。 -- 出自唐·方干·自縉云赴郡溪流百里輕棹一發曾不崇朝…段郎
- 云斂石泉飛險竇,月明山鼠下枯藤。 -- 出自唐·貫休·宿赤松山觀題道人水閣兼寄郡守
- 鍾情翠巘倚崚嶒,付與芒鞋與瘦藤。 -- 出自宋·葛立方·壽昌道中壁間有烏石寺和其韻
- 請看君侯高閣宴,層梯無用一枝藤。 -- 出自宋·張元干·福帥生朝二首
- 璣天道人雙眼青,見之不減九節藤。 -- 出自元·楊維楨·簫杖歌
- 六月爽氣飛秋冰,縈紆茂密羅附藤。 -- 出自宋·李廌·樛枝檜
- 竹簡韋編寫六經,不知何用搗枯藤。 -- 出自宋·阮閱·郴江百詠并序·蔡倫宅
- 江天物態兩憑陵,借與懸岸倚瘦藤。 -- 出自宋·王灼·題范季實秋山縱目圖
- 卻憶當年水云侶,枯禪閑倚一枝藤。 -- 出自宋·曹勛·漫成
- 老僧真是百無能,有口何嘗話葛藤。 -- 出自宋·蔡戡·偶作
- 短褐頹然一病僧,支離瘦骨伴枯藤。 -- 出自宋·蔡戡·病中書
- 瘴雨蠻煙盡掃清,釣臺方軌凈無藤。 -- 出自宋·葉適·薛嚴州挽詞
- 猶想經行泉石處,倚巖憔悴一枯藤。 -- 出自宋·危稹·挽月湖二首
- 漢室諸公鳴玉佩,也須還我一枝藤。 -- 出自宋·周文璞·感興七言三首
- 老師若許中分魯,也會漫天話葛藤。 -- 出自宋·程公許·借宿洞門五絕
- 努力殺青男子事,功名未盡剡溪藤。 -- 出自宋·程公許·題卷子會
- 使其知根荄之物則,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闃。 -- 出自宋·岳珂·張文忠至都帖贊
- 最是可憐越山石,不應只吊剡溪藤。 -- 出自宋·王邁·觀風堂觀叢刻
- 窗前誦徹淵明賦,卻傍禪床聽葛藤。 -- 出自宋·李曾伯·宜興山房十首
- 舉似新詩共僧話,笑儂綺語污溪藤。 -- 出自宋·李曾伯·自和山房十詠
- 鹿巡夾道千章木,猿掛垂崖百尺藤。 -- 出自宋·李昴英·蒲潤滴水巖觀瀑
- 心鏡翛然澹似僧,悠悠觀化寄枯藤。 -- 出自宋·黎廷瑞·花時留郡歸已初夏事六首
- 錦軸一編變府稿,雪衾萬桿剡溪藤。 -- 出自宋·陳紀·謝謝疊山惠杜詩紙被
- 石銚溪芽活火烹,旋燒敗葉帶枯藤。 -- 出自宋·仇遠·夜和陳道士韻
- 見說冱寒移足懶,只憑紅粉勝扶藤。 -- 出自宋·董嗣杲·和翟建大見寄
- 老猿嘯狖還欺客,來撼窗前百尺藤。 -- 出自唐·盧肇·題清遠峽觀音院二首
- 薔薇花盡薰風起,綠葉空隨滿架藤。 -- 出自唐·徐夤·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