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第6個字的詩句
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轉丸能升高,藏丸必穴深。 -- 出自宋·李復·詠蟬
- 長崖氣潤云藏角,暗谷叢深霧養斑。 -- 出自宋·李復·和人筍詩
- 伏流似是龍藏處,古樹應無春到時。 -- 出自宋·李覯·靈源洞
- 自小固聞禮,藏頭豈知他。 -- 出自宋·李覯·女色無定美贈卿材
- 毿毿官柳綠藏鴉,傍郭人煙三五家。 -- 出自宋·李若水·春日郊外
- 何殊茂陵客,藏核種蟠桃。 -- 出自宋·李若水·種荔枝核有感
- 園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 -- 出自宋·李至·殘春有感
- 方廣即真華藏界,自他不隔一毫端。 -- 出自宋·劉棐·至石橋夜半風雨大作
- 但顧崇明德,藏身以為寶。 -- 出自宋·陸文圭·清明日偕趙學壁張仲實顧伯玉張見山游分韻得
- 冬時室內收藏早,夏日宮中給賜新。 -- 出自宋·馬之純·藏冰井
- 老圓畫里也藏機,云抹前山凍不飛。 -- 出自宋·牟巘五·題擇庵云山圖
- 此時此念難藏假,廄焚退朝遑恤馬。 -- 出自宋·錢時·端忞疲於哺蠶老婦憫而餉之余作古調以贊之
- 匣中菱鏡難藏老,階下苔錢不濟貧。 -- 出自宋·丘葵·破屋
- 吹來溪外雨,藏卻樹間樓,暝帶棲鴉色,涼催客燕愁。 -- 出自宋·沈說·立秋
- 趙老曾看半藏經,靈云一見桃華悟。 -- 出自宋·釋道川·參玄歌
- 瑯函玉偈,海藏龍宮。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 全提要妙,三藏絕詮。 -- 出自宋·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 腳下路穿華藏界,何須待叩吉祥機。 -- 出自宋·釋道寧·送僧歸華藏
- 二三尺雪山藏路,一兩點花春到梅。 -- 出自宋·釋道謙·送道友
- 未舉筆前全藏了,聞弦應有賞音人。 -- 出自宋·釋法薰·一化士取血和墨寫藏經乞頌
- 解空不解深藏,惹得空中贊嘆。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傍觀不解深藏舌,也作黏牙綴齒人。 -- 出自宋·釋梵琮·頌古三十一首
- 草中得路便藏身,不入他家水牯群。 -- 出自宋·釋梵琮·庵中夏
- 分明更不囊藏,直截當陽為舉。 -- 出自宋·釋慧開·偈頌八十七首
- 精藏炯目氣藏神,笑語溫然與物春。 -- 出自宋·釋若芬·壽傅守
- 詩逢得意猶藏稿,琴畏知音自斷弦。 -- 出自宋·釋善珍·寄見首座
- 到頭詩卷須藏卻,薄飯粗繒老此生。 -- 出自宋·釋紹嵩·春夜書懷
- 光明幢,如來藏。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巨闢十三華藏界,藏身無變海騰波。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天師書符,搞藏衣籠。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翻身斗里深藏穩,斫額人多到頂稀。 -- 出自宋·釋紹曇·北山
- 九年鬼窟深藏拙,卻被神光冷眼看。 -- 出自宋·釋紹曇·達磨渡江贊
- 鐺煮乾坤,粟藏世界。 -- 出自宋·釋紹曇·呂洞賓見黃龍圖贊
- 紙錢堆裹謾藏身,莫言冷地無人見。 -- 出自宋·釋師范·蜆子贊
- 抱璞肯自剖,藏之在深櫝。 -- 出自宋·釋文珦·林和靖孤山舊隱
- 云門北斗里藏身,白云因何喚作手。 -- 出自宋·釋心道·偈
- 沒蹤跡處莫藏身,看來端是眼中塵。 -- 出自宋·釋彥岑·頌古五首
- 森羅萬象無藏隱,元來只在一塵中。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南曹北斗無藏隱,個個含光映法身。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除非北斗裹藏身,杳杳冥冥沒住處。 -- 出自宋·釋印肅·頌四賓主
- 幾多獨獸無藏隱,不斷聲孤問水涯。 -- 出自宋·釋印肅·詩一首
- 迷則龍宮海藏,悟則一字不識。 -- 出自宋·釋印肅·題經樓語
- 名摸還不似,藏覆又何曾。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種田博飯,地藏之春農;明鏡非臺,黃梅之夜舂。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如今更不囊藏,到處隨宜著落。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沒蹤跡處莫藏身,門門廓達了諸塵。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七十八首
- 況有覺雄華藏師,歸去百城共游賞。 -- 出自宋·釋重顯·歌送范陽盧君
- 一氣轉一大藏教,頓漸偏圓權與實。 -- 出自宋·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有時石火里藏身,卻向電影中回互。 -- 出自宋·釋宗杲·圜悟和尚贊三首
- 同住大光明藏,無修無證無為,腦后依前欠一槌。 -- 出自宋·釋祖先·偈頌四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