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第6個字的詩句
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祁氏號外府,藏室多異書。 -- 出自宋·陳師道·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 環湖密柳暗藏鶯。 -- 出自宋·趙長卿·浣溪沙
- 胸中自有大藏經,此外三兼翰林筆。 -- 出自宋·陳著·壽雪竇寺炳同長老
- 眾中誰肯密藏身,但鼓髻、爭頭要賣。 -- 出自元·姬翼·鵲橋仙·瓊分石碎
- 亙古靈方秘藏收。 -- 出自元·姬翼·武陵春·幸遇真仙來海上
- 天憐此秘惜藏光。 -- 出自元·姬翼·青杏兒 詠菊
- 微恨多游蹤,藏焉未為固。 -- 出自當代·錢鐘書·游雪竇山
- 長大逃深室,藏頭羞見人。 -- 出自魏晉·傅玄·豫章行苦相篇
- 簪筆論何事,藏山著底書。 -- 出自宋·宋祁·伯逢欲予買一田墅因成自訟
- 虛名所賴天藏拙,晚歲無如病與衰。 -- 出自宋·宋祁·還都
- 彼錢镈則深藏兮,盍視夫已墾之田疇。 -- 出自宋·張耒·和歸去來詞
- 愛爾千歲姿,藏身一蓮葉。 -- 出自宋·張耒·暇日六詠其五{龜}
- 讎書芝閣上,藏史楚山隈。 -- 出自宋·張耒·詩呈同院諸同
- 貳職久辭滿,藏名三十年。 -- 出自唐·李頎·贈別穆元林
- 清詞舉世皆藏篋,美酒當山為滿樽。 -- 出自唐·楊巨源·送李舍人歸蘭陵里
- 比雪花應吐,藏烏葉未成。 -- 出自唐·皇甫冉·謝韋大夫柳栽
- 書紳相戒語,藏篋贈行篇。 -- 出自唐·李頻·長安書情投知己
- 當車收轍云藏跡,依舊晴空萬里平。 -- 出自宋·王令·和束熙之雨后
- 又畏童子言,藏之不敢示。 -- 出自宋·王令·還東野詩
- 文章露光芒,藏蘊包叢脞,關門當自足,何暇更待我。 -- 出自宋·王令·答束孝先
- 主人深有收藏意,當待清明不受塵。 -- 出自宋·王令·古監
- 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游。 -- 出自唐·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 晚云連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靜見魚。 -- 出自宋·寇準·秋日
- 煉藥疑洪井,藏書類羽陵。 -- 出自宋·錢惟演·致齋太一宮
- 梅梢白白猶藏臘,蔬甲青青便作春。 -- 出自宋·韓元吉·立春感懷
- 麾去茶經,襲藏酒頌。 -- 出自宋·張炎·踏莎行·瑤草收香
- 隨款步、花密藏春,聽私語、柳疏嫌月。 -- 出自宋·張炎·綺羅香·候館深燈
- 淡薄相依,行藏自適,一片松陰外。 -- 出自宋·張炎·湘月/念奴嬌
- 幾程蠻徼云藏驛,一棹荊江月照沙。 -- 出自宋·夏竦·送王端公充荊湖北路轉運
- 綺窗人似鶯藏柳。 -- 出自宋·向子諲·虞美人·倚窗人似鶯藏柳
- 宇宙浩如許,藏用如謹獨。 -- 出自宋·包恢·留忠齋山茨
- 在郊一角麟,藏六五總龜。 -- 出自宋·蘇泂·送陸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
- 溪村楊柳好藏鴉,春水池塘已吠蛙。 -- 出自宋·方岳·山中
- 印文生綠空藏櫃,草色蟠青欲刺檐。 -- 出自宋·方岳·入局
- 云藏山塢塢藏梅,春意適從何許來。 -- 出自宋·方岳·次韻梅花
- 閒云古木山藏寺,野渡孤舟水落磯。 -- 出自宋·方岳·記畫
- 一生出處龜藏六,萬事乘除狙賦三。 -- 出自宋·方岳·人日吳明輔招不往
- 著書無復可藏山,朽骨何堪定眠觀。 -- 出自宋·方岳·鑿山為墳貽侄有詩公韻
- 買書堆屋當藏珍,硯水生春玉作麟。 -- 出自宋·方岳·山居七詠·經史閣
- 吾生只可龜藏六,世事何如狙賦三。 -- 出自宋·方岳·易地昭武去之日與家人集新作南門書水鏡壁上
- 全真文集里,藏機隱密,妙在其中。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妙行真人
- 最好終南珍藏鄉。 -- 出自元·馬鈺·萬年春·秦川勝景果非常
- 丫髻之中,明藏兩吉。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 贈丫髻姚玄玉
- 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時亦自才。 -- 出自明·李東陽·幽懷(四首)
- 目中已決行藏策,贏得從今不倚樓。 -- 出自宋·曾豐·攬鏡
- 老來姑置行藏事,它日其懷獨倚樓。 -- 出自宋·曾豐·宿上望上桂樓
- 長揖返匡廬,藏蹤杳深邃。 -- 出自明·憨山大師·寄錢太史受之
- 折檻言徒切,藏弓勢可憂。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韓蘄王墓
- 佛法曉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 出自明·高啟·吳僧日章講師赴召修蔣山普度佛事既罷東歸送
- 一從孔氏去藏書,直至秦人不喜儒。 -- 出自宋·謝枋得·儒富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