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在第5個字的詩句
葬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微軀分合葬君腹,報答君家三畝桑。 -- 出自宋·葛立方·和盧叔才食蛹
- 瞰下憂魚葬,凌高被島猜。 -- 出自宋·葛立方·桐廬牛嶺
- 爺娘餓死葬荒郊,妻兒賣去遼陽道。 -- 出自清·尤侗·煮粥行
- 九泉寂寞葬秋蟲,濕云荒草啼秋思。 -- 出自唐·莊南杰·相和歌辭·雁門太守行
- 若待清湘葬魚了,縱然招得不堪招。 -- 出自唐·吳融·南遷途中作七首·寄友人
- 傷哉嬴博葬,淚盡老延陵。 -- 出自宋·樓鑰·陸宣城挽詞
- 稽陰終反葬,西望倍凄涼。 -- 出自宋·樓鑰·陸郎中挽詞
- 冠車紛會葬,桃李自成蹊。 -- 出自宋·虞儔·挽余丞相
- 兩母久未葬,魂冷常夜嘶。 -- 出自宋·葉適·何倫秀才親霄不能舉冀其親戚故人有知之者
- 此日移松葬,前時為菊留。 -- 出自宋·薛師石·挽張彥文提舉
- 風流何必葬,便擁菊花埋。 -- 出自宋·周弼·孫季蕃故居
- 懦夫全室葬魚腹,強者呼做作蟊賊。 -- 出自宋·衛宗武·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
- 水仙分地葬詩人,一片荒山野火焚。 -- 出自宋·仇遠·拜孫花翁墓下
- 今日青門葬君處,亂蟬衰草夕陽斜。 -- 出自唐·王渙·悼亡
- 誰言衣冠葬其下,不見弓劍何人收。 -- 出自唐·舒元輿·橋山懷古
- 一從黃帝葬橋山,碧落千門鎖元氣。 -- 出自唐·常楚老·句
- 神遷不火葬,新塔露疏檉。 -- 出自唐·林寬·哭造微禪師
- 始聞移北葬,兼議蔭山苗。 -- 出自唐·唐彥謙·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是歲上平徐方…成
- 位極君詔葬,勛高盈忠貞。 -- 出自唐·顏胄·適思
- (縣主請遷葬詩)伊彼維揚,在天一方。 -- 出自唐·臨淄縣主·與獨孤穆冥會詩
- 九衢車馬葬氛霾,誰解低眉映窗紙。 -- 出自近代·陳三立·題吳靜庵寒匏簃圖
- 四時為送葬,庶物甚充給。 -- 出自宋·釋智圓·病起自敘
- 冠劍雖歸葬,英風萬祀恢。 -- 出自宋·余靖·仁宗皇帝挽詩二首
- 莫信空山葬冠劍,且吟古屋畫龍蛇。 -- 出自宋·張镃·題禹廟二首
- 昨病失會葬,生芻東望哭。 -- 出自宋·陳起·哭丹池王隱君
-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瓏。 -- 出自宋·王镃·白蘭
- 黃金買山葬死灰,昨日官軍斫墳樹。 -- 出自明·王恭·雞公壟
- 上言親未葬,心欲土自負。 -- 出自宋·頓起·贈廣都寓舍賢婦二喻詩
- 王侯死無葬,將相謫不返。 -- 出自宋·方回·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
- 不憂無穴葬,惟喜有詩傳。 -- 出自宋·方回·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 二子言將葬,驚嗟欲斷魂。 -- 出自宋·方回·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
- 楊生昔臝葬,漢傳留佳評。 -- 出自宋·方回·次韻賓旸某氏墳庵
- 高墳崔嵬葬白骨,安得不死腰黃金。 -- 出自宋·黃榦·勉都干權君
- 橋山往日葬衣冠,玉琯深藏在此山。 -- 出自宋·黃甲·玉琯巖
- 桐鄉留語葬,銘路在生悲。 -- 出自宋·李堪·句
- 禮稱親未葬,喪服不除焉。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趙琰
- 苗枯親未葬,號泣日于田。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吳明徹
- 器工多藁葬,征旅少贏粳。 -- 出自宋·宋無·已亥秋淮南客中懷故里朋游寄之
- 六月因山葬,三年率土哀。 -- 出自宋·蘇頌·宣仁圣烈皇后挽辭五首
- 椎牛方返葬,納駟已高門。 -- 出自宋·蘇頌·駕部郎中畢公挽辭二首
- 如何元士葬,不得大夫招。 -- 出自宋·王洋·挽喬民瞻
- 舊羅魚腹葬靈均,競渡如飛不救人。 -- 出自宋·楊備·楚靳尚廟
- 松門來會葬,車馬幾千蹄。 -- 出自宋·喻良能·挽李靖少傅夫人
- 呂姬徇夫葬,義婦嚴中閨。 -- 出自宋·張祁·廬州詩
- 藥囊同日葬,空憶紫元香。 -- 出自宋·張堯同·嘉禾百詠·邦藥王龕
- 漆園山下葬車塵,冷水潭邊拜掃人。 -- 出自明·楚石梵琦·燕京絕句(八首)
- 玉棺天上葬,神劍□間飛。 -- 出自明·甘瑾·龍虎沖虛張真人游仙詩(二首)
- 千金駿骨葬何處,滿目荒丘迷草萊。 -- 出自明·馬汝驥·邵園行
- 電掃霆驅葬海中,散落南山把山補。 -- 出自明·史鑒·紫陽庵
- 親喪負土葬,哀感群烏飛。 -- 出自明·王祎·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