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在第8個字的詩句
葛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何人問真理,笑指葛溪聲。 -- 出自宋·釋智圓·寄葛溪爽上人
- 悕若葉公牖,怪甚葛仙陂。 -- 出自宋·劉筠·赴郡之初尋屬愆亢有議舉舊典取湫水徵巫覡以
- 佛記廬藏用,仙壇葛稚川。 -- 出自宋·陶弼·容管
- 塵世為霖消底物,葛陂龍是向來筇。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連通州禱雨彌勒像二絕句
- 柳岸風連荷葉上,葛巾人坐竹陰斜,題評更得吾詩后,醒睡從今合勝茶。 -- 出自宋·張镃·檐蔔花盛開因賦四韻
- 我方水際呼清風,葛巾高掛千丈松。 -- 出自宋·張镃·張戶部惠山楊梅
- 誰信南湖當暑夜,葛衣風透覺寒生。 -- 出自宋·張镃·五月十六日夜南湖觀月
- 新篇因吊古,時寄葛天民。 -- 出自宋·葛天民·送薛子舒
- 未登楊子渡,先訪葛翁家。 -- 出自宋·葛天民·徐趙紫芝
- 花下閑談尸解事,葛翁忽跨白驢來。 -- 出自宋·王镃·游仙詞三十三首
- 水近洞門云氣濕,葛花開上石眠床。 -- 出自宋·王镃·初夏三首
- 乍逢還又別,龍竹葛陂陰。 -- 出自宋·林景熙·薛德之之江東簡熊西玉諸公
- 秋空杳杳豁四顧,葛衣藜杖尋堤去。 -- 出自宋·孔武仲·江上
- 蓬頭歷齒王霸子,葛帔練裙任昉兒。 -- 出自宋·陳杰·故人家
- 云藏安石館,竹掃葛仙壇。 -- 出自宋·陳謙·華蓋山
- 雙成吹笛駕鸞下,葛翁擲杖為龍來。 -- 出自宋·陳延齡·丹霞觀
- 竹戶紙窗清灑灑,葛衫紗帳冷修修。 -- 出自宋·方回·喜雨
- 傍觀果孰識,無懷葛天民。 -- 出自宋·方回·送呂主簿還任永豐
-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 出自宋·郭印·仁壽縣后有亭余名之曰明遠賦詩二首
- 粃糠嵇阮輩,自號葛天民。 -- 出自宋·郭印·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
- 吳許遺留試劍石,葛艾棄置燒丹爐。 -- 出自宋·黃誥·題道巖二十韻
- 梧葉多應愁夜雨,葛衣漸覺怯西風。 -- 出自宋·黃庚·秋思
- 涼透書窗人未覺,葛衣竹簟已先知。 -- 出自宋·黃庚·秋意
- 淵明喜閒放,自號葛天民。 -- 出自宋·李復·陳元常醉眠庵
- 雨余秋葉潤,露重葛衣輕。 -- 出自宋·李復·夜意
- 山名孫綽賦,觀額葛玄書。 -- 出自宋·李建中·福圣觀
- 自言秦世家,家住葛洪井。 -- 出自宋·劉玄英·題潭州壽寧觀
- 山收雨腳云氣溫,葛藤剌屢穿徑人。 -- 出自宋·陸文圭·訪何庵觀水陸功德
- 幾人遭絆倒,反怪葛藤多。 -- 出自宋·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
- 臨際爺爺得一杓,葛藤浸爛又萌芽。 -- 出自宋·釋紹曇·瓢泉
- 一路機先滑似苔,葛藤窠里出頭來。 -- 出自宋·釋紹曇·維石
- 槌瞎正法眼,打破葛藤禪。 -- 出自宋·釋曇華·表微首座請贊
- 山中夏日足幽娛,葛帔藤休誦寶書。 -- 出自宋·釋永頤·初秋憶湖上諸山
- 潮滿沙頭起寒雁,葛藤芽孽又重生。 -- 出自宋·釋智朋·天衣生緣
- 要識根莖來處遠,葛仙丹井冷云邊。 -- 出自宋·釋智愚·端書記赴云城辟命
- 路回蓬島下,杖化葛陂邊。 -- 出自宋·宋無·寄眠云處士
- 酒容山簡醉,騎想葛強聊。 -- 出自宋·宋無·送牟都事景陽赴浙東師幕
- 唐聞馬練師,晉傳葛仙翁。 -- 出自宋·太史章·桐柏崇道觀
- 元來畫時不用諸葛筆、梁杲墨,別有妙法惹形跡。 -- 出自宋·汪炎昶·壁間古木新篁影有可愛走筆戲題
- 功名非我事,自是葛天民。 -- 出自宋·王阮·次韻葉教二首
- 未經華胥國,聊追葛天民。 -- 出自宋·衛博·不寐
- 吟譽先君者,多埋葛嶺傍。 -- 出自宋·徐集孫·挽李山房
- 文翁室暗封苔蘚,葛亮祠荒享豆籩。 -- 出自宋·薛田·成都書事百韻
- 渭水侯封元有節,葛陂龍化本無心。 -- 出自宋·楊公遠·見竹溪羅權府
- 許鄉松老神仙遠,葛井丹成日月長。 -- 出自宋·袁抗·句
- 尊前欠佳各,豈無葛強生。 -- 出自宋·袁說友·和梁飾甫通判招飲林子長溪堂韻
- 遠孫無悟解,卻笑葛藤多。 -- 出自宋·張堯同·嘉禾百詠·云門家舍
- 千仞奇峰薄上清,葛洪于此尚留名。 -- 出自宋·趙永言·紫麟峰
- 丹崖之山丹氣浮,葛洪老仙居上頭。 -- 出自宋·鄭瀛·丹崖
- 還因袗絺绤,深念葛覃詩。 -- 出自宋·周麟之·端午貼子詞·皇后閣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