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葛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方期束帛迎申老,忽舉空衣葬葛洪。 -- 出自宋·蔡戡·挽胡通判
- 老僧真是百無能,有口何嘗話葛藤。 -- 出自宋·蔡戡·偶作
- 只因淮察須裴度,不為并州戲葛強。 -- 出自宋·曹彥約·況子沿檄來歸舟過淮右繡衣左國錄贈行以詩因
- 陶然樂吾真,是謂羲皇人,是謂葛天民。 -- 出自宋·劉學箕·宿興國寺方丈與容對狀
- 老師若許中分魯,也會漫天話葛藤。 -- 出自宋·程公許·借宿洞門五絕
- 平章江浙素馨種,小白花山瓜葛親。 -- 出自宋·程公許·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
- 無衣空緼包胥志,遺幗終留諸葛名。 -- 出自宋·岳珂·白水浦懷王建寧
- 使其知根荄之物則,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闃。 -- 出自宋·岳珂·張文忠至都帖贊
- 黃鶴來遲,丹砂成未,何日風流葛稚川。 -- 出自宋·張輯·沁園春·東澤先生
- 治齊固有曹參逸,理蜀寧無諸葛勞。 -- 出自宋·吳潛·曉兒輩
- 手攜菖歜歌清些,淚染含風細葛班。 -- 出自宋·王柏·挽思泉居士
- 窗前誦徹淵明賦,卻傍禪床聽葛藤。 -- 出自宋·李曾伯·宜興山房十首
- 一年光景消磨半,又見羅衣換葛衣。 -- 出自宋·衛宗武·和黃山秋吟
- 奇功畢竟屬吾曹,狄武襄無諸葛豪。 -- 出自宋·羅椅·見陳制帥子華二首
- 惟應上墓似龐老,便合移家隨葛公。 -- 出自宋·仇遠·送李介甫赴官塘湯氏館
- 敲窗更苦西風急,又攬閒情伴葛仙。 -- 出自宋·董嗣杲·縣齋東堂盆荷著花樓恪齋約客賞之時葛秋巖作
- 存亡去住一壺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 出自唐·崔郾·贈毛仙翁
- 不知誰唱歸春曲,落盡溪頭白葛花。 -- 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 竹西歌吹歸時晚,也勝揚鞭問葛 -- 出自元·王惲·鷓鴣引 丁亥上已日,與諸君宴林氏花圃,李
- 多病留侯空自苦,慚愧長身諸葛。 -- 出自元·安熙·酹江月 前日歸途,偶記和仲欲把鋤 門人愿
- 近吟氣味無蔬筍,舊學工夫尚葛藤。 -- 出自宋·葉茵·詩僧歸儒
- 枕書午睡正朦朧,云翠風涼透葛中。 -- 出自宋·王镃·午睡
- 湛盧夜吼將安從,爾來和嘯招葛洪。 -- 出自宋·林景熙·贈玉泉真士
- 出翁不識時宜甚,獨學淵明裹葛巾。 -- 出自宋·才人·句
- 他年一缽江湖去,先向苕溪訪葛洪。 -- 出自宋·陳棲筠·贈泊宅翁方勺
- 葫蘆自與葫蘆纏,更要閒人纏葛藤。 -- 出自宋·方回·題廬山白蓮社十八賢圖
- 長藤橫系巖邊木,何日重來掛葛巾。 -- 出自宋·鞏豐·洞霄即事
- 歸來尚憶淵明菊,高臥誰知諸葛廬。 -- 出自宋·黃庚·茅亦山相過
- 云泥夢覺空陳跡,桑海吟殘嗅葛藤。 -- 出自宋·劉震祖·題汪水云詩卷
- 八篇擬授無司馬,銀鼎浮珠問葛翁。 -- 出自宋·盧正中·游洞霄宮
- 誰信漁家小船上,猶是無懷并葛天。 -- 出自宋·毛直方·漁父辭
- 敢同計事追韓信,每辱揚鞭問葛強。 -- 出自宋·沈繼祖·次瞿塘寄呈楊帥
- 山房恰好松醪熟,夜半無眠話葛藤。 -- 出自宋·沈說·紙衾三首
- 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渾身是葛藤。 -- 出自宋·釋如凈·偈頌三十四首
- 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渾身是葛藤。 -- 出自宋·釋如凈·頌古五首
- 剜心剖腹繼傳燈,鬼面神頭打葛藤。 -- 出自宋·釋勝·頌古二十四首
- 三峰紫翠浮亡屐,五岳煙霞染葛巾。 -- 出自宋·宋無·送葛鍊師遠游
- 清時未易忘軒冕,大隱何妨傲葛裘。 -- 出自宋·蘇頌·王都尉示及呂丞相柳溪圖詩見邀同作走筆奉呈
- 地水火風分裂時,親書贈予黃葛布。 -- 出自宋·徐敏子·呈癡絕庵主頌
- 官清便是長生訣,謾把丹砂問葛洪。 -- 出自宋·徐泳·壽廣東陶漕
- 青衫憔悴鬢毛節,還記并州舊葛強。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趙十太尉留題驛亭絕句
- 風流我已非山簡,賓客公應念葛強。 -- 出自宋·袁說友·守郡不能同憲使倉使游靈巖
- 聞師曾得長生訣,同采丹砂訪葛翁。 -- 出自宋·張爚·請趙季憲主玉虛道院
- 齋時野雀臨薌幾,定裹山蜂立葛巾。 -- 出自宋·趙庚夫·心宇
- 西窗盡是農桑域,北牖無非花葛鄉。 -- 出自宋·鄭樵·題夾漈草堂
- 忽思鱸鲙慚張翰,將學丹砂就葛洪。 -- 出自明·郭奎·秋興(三首)
- 得歸仍喜故園春,日日花前倒葛巾。 -- 出自明·李先芳·春日山莊
- 不知何處炎蒸在,日日清風灑葛裳。 -- 出自明·浦瑾·閑居漫興(五首)
- 青山不下烏皮幾,留客先除白葛巾。 -- 出自明·王汝章·簡心齋席煉師
- 九衢三伏漲黃塵,病發蕭蕭掛葛巾。 -- 出自明·文徵明·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