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第3個字的詩句
落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我行落月尚在水,水影照人襟袖白。 -- 出自宋·文同·嘉川
- 漂流落芒壤,千載厄潛奧。 -- 出自宋·文同·秦詔
- 潺潺落危壑,袞袞引飛練。 -- 出自宋·文同·曉入東谷
- 叢榆落碎鈿,蔓柳撲輕綿。 -- 出自宋·文同·東窗
- 每懼落深責(zé),取適敢自便。 -- 出自宋·文同·夏日閑書墨君堂壁二首
- 今雨落葉處,可數(shù)還在樹。 -- 出自宋·謝翱·鏟孟郊體七首
- 更無落魄耽杯酒,更莫猖狂愛詠詩。 -- 出自宋·楊樸·詩一首
- 歸來落盡梧桐葉。 -- 出自宋·劉翰·菩薩蠻·去時滿地花陰月
- 蓬山落拓復(fù)經(jīng)春,宦海茫洋懶問津。 -- 出自宋·周必大·邦衡侍郎用舊韻廢予生朝賡續(xù)為謝
- 毫芒落人間,神物護在在。 -- 出自宋·周必大·東宮出示和御制秋懷詩恭和二首
- 漲痕落后杭巫峽,風(fēng)力高時略太湖。 -- 出自宋·洪咨夔·次楊滬南以前區(qū)字韻送行
- 春隨落絮去堂堂,白發(fā)相看作許長。 -- 出自宋·洪咨夔·楊漢州見和答之二首
- 蘋花落盡蘆花老,地闊天高一個鴻。 -- 出自宋·洪咨夔·禮滅翁退天臺能仁院歸梁渚一絕寄之
-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 出自宋·洪咨夔·圣節(jié)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 金鑿落邊檛蹀躞,玉參差裹舞蹣跚。 -- 出自宋·洪咨夔·廷邁留少城和初入西龍道院詩來用韻答之
- 寒送落梅吹雪外,春隨細柳入云中。 -- 出自宋·洪咨夔·春風(fēng)堂左偏鄭宣撫詩刻猶存程季允次韻亦賦
- 斷煙落日護林丘,三數(shù)人家屋打頭。 -- 出自宋·洪咨夔·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
- 輕舟落日興不盡,三湘五湖意何長。 -- 出自唐·賈至·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 重看落英殘艷,想飄零如雪。 -- 出自宋·蔡襄·好事近·瑞雪滿京都
- 風(fēng)靜落花深一寸,日遲啼鳥度千聲。 -- 出自宋·蔡襄·甲辰寒日游公謹(jǐn)園池
- 滿地落花慵掃。 -- 出自宋·李珣·西溪子·金縷翠鈿浮動
- 憂隨落花散,目送歸云飛。 -- 出自唐·儲光羲·山中貽崔六琪華
- 寒水落南浦,月華虛北堂。 -- 出自唐·儲光羲·陸著作挽歌
- 苑花落池水,天語聞松音。 -- 出自唐·儲光羲·石甕寺
- 城頭落暮暉,城外搗秋衣。 -- 出自唐·儲光羲·臨江亭五詠
- 吹箭落翠羽,垂絲牽錦鱗。 -- 出自唐·方干·湖上言事寄長城喻明府
- 帆勢落斜依浦溆,鐘聲斷續(xù)在滄茫。 -- 出自唐·方干·題松江驛
-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聲。 -- 出自唐·方干·游竹林寺
- 吟處落花藏筆硯,睡時斜雨濕圖書。 -- 出自唐·方干·寄江陵王少府
- 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時。 -- 出自唐·方干·贈進士章碣
- 寥寥落何處,一夜過胡天。 -- 出自唐·方干·朔管
-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 -- 出自唐·貫休·送姜道士歸南岳
- 飛蓬落軍營,驚雕去天末。 -- 出自唐·貫休·古塞下曲四首
- 秤錘落東海,到底始知休。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黃葉落,白云掃。 -- 出自唐·寒山·三字詩六首
- 一畝落花圍隙地,半竿濃日界空墻。 -- 出自唐·韓偓·守愚
- 厭花落,人寂寞,果樹陰成燕翅齊,西園永日閑高閣。 -- 出自唐·韓偓·厭花落
-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無伴倚南樓。 -- 出自唐·韓偓·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
- 秋風(fēng)落葉滿空山,古寺殘燈石壁間。 -- 出自唐·皎然·秋晚宿破山寺
- 桐花落萬井,月影出重城。 -- 出自唐·皎然·同裴錄事樓上望
- 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 -- 出自唐·皎然·夏日題桐廬楊明府納涼山齋
- 金精落壞陵,劍彩沈古池。 -- 出自唐·皎然·奉陪陸使君長源、裴端公樞春游東西武丘寺
- 三花落地君猶在,笑撫安期昨日生。 -- 出自唐·皎然·尋天目徐君
- 自嗟落魄無成事,明日春風(fēng)又一年。 -- 出自唐·來鵠·鄂渚除夜書懷
-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見秋風(fēng)逐水來。 -- 出自唐·郎士元·郢城秋望
- 一葉落,搴珠箔。 -- 出自唐·李存朂·一葉落·一葉落
- 百越落掌中,十洲點空白。 -- 出自唐·李群玉·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
- 疏紅落殘艷,冷水凋芙蓉。 -- 出自唐·李群玉·秋怨
- 擲筆落郢曲,巴人不能酬。 -- 出自唐·李群玉·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
- 時有落花至,遠聞流水香。 -- 出自唐·劉慎虛·闕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