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9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眼前驀地見樓臺,異草奇花不可識。 -- 出自唐·吳涵虛·上升歌
- 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春。 -- 出自唐·王軒·附:王軒題西施石詩
- 馬帶桃花錦,裙銜綠草羅。 -- 出自唐·張元一·詠靜樂縣主
- 華緘千里到荊門,章草縱橫任意論。 -- 出自唐·李都·戲答朝士
- 晚來艤棹瀕江側,汀草蘋花間紅碧。 -- 出自宋·李兼·江上
- 月皎海霞散,露濃山草垂。 -- 出自唐·周樸·贈念經僧
- 畫羅紈扇總如云,細草新泥簇蝶裙。 -- 出自清·黃任·西湖雜詩
- 百花潭上,但荒煙秋草。 -- 出自元·李齊賢·洞仙歌 杜子美草堂
- 前度春風已老,對芳草、還憶王孫。 -- 出自元·謝應芳·水調歌頭 寄江叔廉
- 春風舊池館,荒煙秋草綠。 -- 出自元·謝應芳·祭顧仲瑛詩
- 孤峰碧峭,長云中瑤草。 -- 出自元·梁寅·洞仙歌 舍后山中見群鹿
- 記滿帽簪花,分籌藉草,騎馬忘歸路。 -- 出自元·邵亨貞·摸魚子 吳門客中,九日,次魏彥文韻
- 及當道作者,蓋俯念草木之味也五陵春色舊曾游。 -- 出自元·邵亨貞·江城梅花引 陸壹天、錢索 二老相會,皆有
- 桃花浪里泊扁舟,草草相逢恨莫留。 -- 出自元·邵亨貞·暮春過溪上旋即返棹早秋成四韻奉寄
- 但愿無事長相見,春草池頭日日來。 -- 出自·袁華·春草池綠波亭
- 火流南斗紫垣虛,芳草王孫思愴如。 -- 出自元·王逢·書無題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
- 大侵交烽火,血胔腥草木。 -- 出自元·王逢·觀錢塘江潮時教化平章大宴江上
- 孤蓬任漂轉,余齒寄草木。 -- 出自元·王逢·三貞篇寄納麟哈剌參政幕下僚友
- 浮查受宿炎州翠,細草從眠墨沼鵝。 -- 出自元·王逢·秋感(六首)
- 遠慚行在周廬士,橫草無功日晏眠。 -- 出自元·王逢·后無題(五首)
- 綠林烽火沉虛璧,蔓草春風轉上臺。 -- 出自元·王逢·送葛玄素住持普福宮
- 巖花暖傍疏簾落,階草晴分汗簡青。 -- 出自元·陶宗儀·樂靜草堂為衛叔靜賦
- 流水易換,客夢迷煙草。 -- 出自元·馬需庵·驀山溪 寄完州諸公 以上六首見永樂大典卷一
- 十分修練,九轉成芝草。 -- 出自元·王哲·心月照云溪 俗名驀山溪
- 長春景,五云臺上,芝草吐香風。 -- 出自元·長筌子·滿庭芳·決烈修真
- 歸來也,人牛不見,芳草鎖江煙。 -- 出自元·長筌子·滿庭芳·老氏真機
- 道佳人拾翠,王孫憶草,都不負,尋芳眼。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去歲秋至今年春,凡七月不,有終風
- 漸鬢影蕭蕭,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 出自元·張之翰·木蘭花慢·自中年以去
- 卻倚東風,水如衣帶,草似裙腰。 -- 出自元·張雨·早春怨 擬白石
- 井塌青苔,滿地棘針草。 -- 出自元·張可久·鳳棲梧 吳山尊勝塔寺
- 朝出太平堤,逶迤芳草齊。 -- 出自明·曹學佺·金陵雜詩二首
- 蹤跡飄蓬外,詩篇脫草余。 -- 出自明·曹學佺·過沈從先
- 蘇盦徇變雅,騰吟如草檄。 -- 出自近代·陳三立·讀鄭蘇盦六十感憤詩戲和代祝
- 豐年諒可必,勿為蔓草交。 -- 出自明·貝瓊·初夏郊居(二首)
- 魏公今何在,銅臺春草生。 -- 出自明·貝瓊·晚眺
- 天心特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漢宮。 -- 出自清·吳雯·明妃
- 借吏抄陳作,黏碑學草書。 -- 出自宋·張弋·留滯
- 雨濯殘梅盡,風吹百草長。 -- 出自宋·張弋·晝坐
- 公家事簡案牘稀,芳草疏籬映空獄。 -- 出自宋·田錫·酬桐廬知縣刁衎歌
- 白門淪落歸鄉里,綠草依稀具獄詞。 -- 出自近代·樊增祥·后彩云曲
- 寄言主人道,結客毋草草。 -- 出自明·袁凱·門有車馬行
- 晴林渺渺浮云氣,細草油油疊浪痕。 -- 出自明·袁凱·清明獨坐
- ②蹂躪無余隙,巢空草木驚。 -- 出自近代·羅學瓚·詠懷
- 溪煙臥水澹不流,沙草縈毛細難數。 -- 出自明·徐禎卿·雨泊
- 浮云去去辭城闕,芳草連天那可歇。 -- 出自明·徐禎卿·青門歌送吳郎
- 吾愛陶彭澤,出處皆草草。 -- 出自明·李流芳·南歸詩十八首
- 培苗常恨草相混,鋤草又憐妙太嬌。 -- 出自·聶紺弩·鋤草
- 卻顧希顏者,遲留塞草春。 -- 出自宋·張詠·上楊大諫
- 孺亭應更悲前事,煙草萋萋叫夜蛩。 -- 出自宋·釋保暹·寄洪洲新建知縣張康
- 賈誼方流涕,楊雄正草玄。 -- 出自宋·釋智圓·贈駱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