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9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籠有岐伯神針之海草,篋有軒轅洪爐之燧光。 -- 出自元·楊維楨·艾師行,贈黃中子
- 煙水風塵外,先生一草堂。 -- 出自元·楊維楨·題逸樂子卷
- 神奸夜邀髑髏語,碧草無光愁露渚。 -- 出自元·楊維楨·和篇
- 自君之出矣,草青復草黃。 -- 出自元·楊維楨·自君之出矣二首
- 太仆卿君十二樓,花草不識人間秋。 -- 出自元·楊維楨·金谷步障歌
- 泥泥行間泥,零零蔓草露。 -- 出自明·何景明·古怨詩
- 四鄰務收獲,時復披草語。 -- 出自明·何景明·平壩城南村(三首)
- 隔陂見居人,蘿蔓纏草屋。 -- 出自明·何景明·平壩城南村(三首)
- 游絲倒地終無意,芳草連天若有情。 -- 出自明·瞿佑·事清明即
- 煮茶湯沸風聲轉,夢草詩成日影斜。 -- 出自明·瞿佑·暮春書事(二首)
- 朝飲馬,夕飲馬,水咸草枯馬不食,行人痛哭長城下。 -- 出自明·李夢陽·朝飲馬送陳子出塞
- 冬十二月胡馬來,白草颯颯黃云開。 -- 出自明·李夢陽·胡馬來再贈陳子
- 將尋故山隱,自芟荒草耕。 -- 出自明·林鴻·送湖南歸粵
- 又棹扁舟去,尋云到草堂。 -- 出自明·林鴻·逢牛尊師
- 凄涼獨有咸陽陌,芳草相連萬古愁。 -- 出自明·林鴻·夕陽
- 陳家小獐鹿無角,細草長林春濯濯。 -- 出自明·王叔承·貞父漁大魚未得得一獐烹之戲為短歌
- 見客能觴酒,搴余問草詩。 -- 出自明·王叔承·席上戲贈益卿幼子虎兒
- 胡馬來,勿復啼,沙黃草白江日西。 -- 出自明·王叔承·胡馬來
- 雨歇蒼鷹喚晚晴,淺草黃芽寒兔走。 -- 出自明·徐渭·與言君飲酒
- 新皮魚鼓悲前代,新草王孫唱舊游。 -- 出自明·徐渭·漁樂圖(都不記創于誰,近見湯君顯祖,慕而
- 海天萬里渺無窮,秋草春花插髻紅。 -- 出自明·徐渭·望夫石
- 風吹干草沒沙泥,嚙草奔風馬自蹄。 -- 出自明·徐渭·上谷邊詞四首
- 東風洞庭波,落日青草湖。 -- 出自明·楊基·發衡州(一本題作白發)
- 別來復秋深,露下百草凄。 -- 出自明·楊基·寄內婉素
- 蜀山江頭萬章木,細草幽泉蔭修竹。 -- 出自明·楊基·夢綠軒(有序)
- 騎出橫門外,茸茸春草時。 -- 出自明·楊慎·衍古諺漢時諺云殺君馬者路傍兒其言雖小可以
- 陳跡虛無里,荒臺蔓草間。 -- 出自明·楊慎·硤石道
- 壁古仙苔見,泉香瑞草聞。 -- 出自明·楊慎·感通寺
- 中宵風雨早來涼,謝草春池別夢長。 -- 出自明·楊慎·與諸弟別樂庵弟約有江陽之會
- 紅妝女伴碧江濆,蓪草花簪茜草裙。 -- 出自明·楊慎·竹枝詞(九首)
- 豫章出地勢輪囷,細草孤花亦可人。 -- 出自清·宋湘·說詩
- 某山某不留奇跡,一草一花是愛根。 -- 出自近代·弘一·書憤
- 嫩刺牽衣細,新條窣草垂。 -- 出自宋·李從善·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
- 的歷風梅度,參差露草低。 -- 出自唐·姚崇·春日洛陽城侍宴
- 白露下長安,百蟲鳴草根。 -- 出自唐·劉駕·長安旅舍紓情投先達(一作長安抒懷寄知己)
- 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 -- 出自唐·于濆·馬嵬驛
-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 出自唐·齊己·詠茶十二韻
- 秋風漫作牽情賦,春草真為入夢才。 -- 出自唐·齊己·得李推官近寄懷
- 何處人驚起,飛來過草堂。 -- 出自唐·齊己·聞雁
-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 出自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 刺史自上來,德風如草鋪。 -- 出自唐·盧仝·觀放魚歌
- 帆影清江水,鈴聲碧草山。 -- 出自唐·于武陵·過百牢關貽舟中者
- 二月中橋路,鳥啼春草生。 -- 出自唐·于武陵·過洛陽城
- 影接雕盤動,叢遭惡草偏。 -- 出自唐·薛能·牡丹四首
- 極目故鄉月,滿溪寒草風。 -- 出自唐·薛能·秋夜山中述事
- 賢愚與蟻虱,一種同草草。 -- 出自唐·孟云卿·放歌行
- 何以縱心賞,馬啼春草頭。 -- 出自唐·孟云卿·行行且游獵篇
- 狐白登廊廟,牛衣出草萊。 -- 出自唐·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 玉樹涼風舉,金塘細草萎。 -- 出自唐·袁朗·秋日應詔
- 寂寂蒼苔滿,沉沉綠草滋。 -- 出自唐·嚴識玄·相和歌辭·班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