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6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秋高塞上沙草愁,夜半軍中羽書急。 -- 出自宋·方岳·送少卿奉使淮西
- 飛絮游絲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 -- 出自宋·方岳·題八士圖
- 阿連夢中春草碧,更向那邊添一筆。 -- 出自宋·方岳·謝兄編言仁求詩
- 老子地寒余草逕,廣文官冷合蘭臺。 -- 出自宋·方岳·次韻林同年見寄
- 但得清溪裹草堂,溪頭山色有炎涼。 -- 出自宋·方岳·次韻酬率翁
- 也知晴更好,草木已爭妍。 -- 出自宋·方岳·道中連雨
- 三十六宮瑤草碧,不知多少恨春風。 -- 出自宋·方岳·貴妃夜游
- 寧知地下郎,草記天上樓。 -- 出自宋·方岳·夜夢至何許巖壑深窈石上苔痕隱起如小篆有僧
- 盡讓世間凡草木,再三守此歲寒姿。 -- 出自宋·方岳·正月盡山間梅花猶有未放者
- 遲日逍遙蕓草長,圣朝清凈諫臣閑。 -- 出自唐·姚合·偶題
- 方當繁暑日,草屩微微冷。 -- 出自唐·姚合·題金州西園九首·葼徑
- 舊隱匡廬一草堂,今聞攜策謁吾皇。 -- 出自宋·伍喬·聞杜牧赴闕
- 黑水游魂啼草地,白山新鬼哭胡笳。 -- 出自清·錢謙益·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二
- 十地遍生芝草。 -- 出自元·馬鈺·無夢令 贈蓬萊散人
- 漸覺溪田芝草,異香馥郁。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寄與平張先生
- 云水不游芳草徑,身心豈著杏花天。 -- 出自元·馬鈺·十報恩
- 得金花,成芝草,分無闕。 -- 出自元·馬鈺·柳梢青 藏頭
- 云水不游芳草徑,內行持。 -- 出自元·馬鈺·楊柳枝 贈云中子蘇鉉
- 朱雀橋邊野草,白鷺洲邊江水,遺恨幾時終。 -- 出自元·白樸·水調歌頭 初至金陵,諸公會飲,因用北州集
- 待訪還丹瑞草。 -- 出自元·白樸·燭影搖紅 前事用呂東窗韻
- 軒墀敞御園,草樹靜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孫。 -- 出自清·乾隆·避暑山莊
- 經歷名山,芝草飜飜。 -- 出自當代·金庸·苗若蘭與胡斐對答
-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 出自宋·包拯·書端州郡齋壁
- 自從三子亡,草中無豪英。 -- 出自宋·蘇洵·襄陽懷古
- 緬懷當今人,草草無復閑。 -- 出自宋·蘇洵·途次長安上都漕傅諫議
- 花影掃不去,草根鋤又生。 -- 出自宋·真山民·春日
- 晚色催詩歸草夢,春光隨筆上桃符。 -- 出自宋·真山民·歲朝
- 踏盡平堤憐草綠,到來幽谷見云生。 -- 出自明·李東陽·西山(三首)
- 胡馬不肥春草細,過河消息幾時來。 -- 出自明·李東陽·春興(八首)
- 白紙黃墳野草生,柳煙桐火照清明。 -- 出自明·李東陽·茶陵竹枝歌(十首)
- 二老經行處,草木生輝光。 -- 出自宋·白麟·寓居敘南
- 野橋煙樹接草廬,飛流如練懸空虛。 -- 出自宋·白珽·題松雪臨郭河陽溪山漁樂圖
-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犢外醉分芳草臥,鶯邊吟踏落花行。 -- 出自宋·白云人·句
- 東風起兮百草芊,緣楊飛絮杏花鮮。 -- 出自宋·陳普·歸去來辭
- 黃犢眼中荒草,鷺鶯立處枯荷。 -- 出自宋·陳普·野步十首
- 按步緩尋幽草,揚眉一望平林。 -- 出自宋·陳普·野步十首
- 北極星辰臨草地,西風觀闕臥花門。 -- 出自宋·諶祜·句
- 屈原離騷芳草遍,召南治世梅先見。 -- 出自宋·諶祜·句
- 湘江兩岸芳草深,湘江 -- 出自宋·釋斯植·寄衣曲
- 石榻未成芳草夢,古風吹雨過池塘。 -- 出自宋·釋斯植·夏夕雨中
- 信手拈將莖草插,玉樓玉殿凌蒼穹。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長莖短莖芳草翠,東個西個秋蟲寒。 -- 出自宋·釋惟一·題草蟲圖
- 容易撫之何草草,顛來倒去直至老。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雁自會書真草字,標題安用此峰為。 -- 出自宋·曾豐·回雁峰
- 題詩答公隙,草疏排奸萌。 -- 出自宋·曾豐·謝廣東經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
- 馬蹄輕踏百草香,鶯花助喜酒助狂。 -- 出自宋·曾豐·應童子科歐陽文成覓詩漫以塞責
- 一段池塘萱草奇,其形便畫理便詩。 -- 出自宋·曾豐·有售畫于余令作楊柳黃鸝池塘萱草既成可觀用
- 麟閣故基為草鞠,云臺遺屋與煙飛。 -- 出自宋·曾豐·再題嚴子陵釣臺
- 乾坤容盎盎,草木意蕓蕓。 -- 出自宋·曾豐·晚春客路